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520章 大婚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转眼七月初八,距离谢岩、冯宝大婚还有两天。

“洛阳”以外的贺客陆续抵达。其中有那么一些人,需要谢岩与冯宝亲自出面款待,是以,他们那也是忙得紧。

七月初九,“洛阳”城里的达官显贵,以及众商贾,陆陆续续派人送贺礼。好在这事由府内管家操办即可,不需要谢岩与冯宝多费心思。同日,房元昭来到“谢府”,与韩跃议定大婚当日流程与其他事宜。

七月初十,大唐皇帝陛下与皇后,分别差遣宫内宦官,赏赐大批礼物给谢、冯二府,并且明确告知:“太子殿下明日登门道贺。”

“皇太子”要来,那可就是大事了。

在谢岩授意下,一些礼仪和安排皆做了些许调整,旁的不说,符合朝廷规制才是第一要务。

当晚近“子时”,两支人数众多的迎亲队伍,在同一时刻,分别出“谢府”、“冯府”,没有大张旗鼓,更没有鼓乐齐鸣,在安静中行走,直至官道上。

重新整队后,各走官道一边,径直前往“洛阳”。

七月十一日。

当“洛阳”城门如往常一般打开的时候,守卫城门的军卒,即看见两支长长的队伍,缓缓走来,同时,鼓乐声骤起……

很多围在城门口的百姓,纷纷议论……

“让开、让开!”一队军卒从城门里跑出来,将聚集百姓分开,且大声道:“‘卫岗乡’二位侯爷今日大婚,请诸位让一让,行个方便。”

差不多同一时刻,两支队伍里各有些人快步跑来,至城门前,有两个去跟军卒们说话,余下则给百姓们派发“喜钱”,同时对百姓们让开道路的举动,表示感谢。

让个路还有钱拿,百姓们笑逐颜开,些许不满自是随之消散,纷纷主动后退,让开大道。

按照事先约定的流程,“冯府”迎亲队伍先行入城,“谢府”随后。

如此安排当然是有缘由,因为,狄萱萱借居“异姓姐姐”家中,也就是说,从“中书令”李义府宅邸中出嫁,李家,等于成了娘家人。而贺兰敏月自然居住于“周国公府”。“李府”稍微远些,故“冯府”队伍先去城。

而等到出城的时候,“谢府”迎亲队伍先走,除了是平衡两家关系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谢岩大婚的良辰吉时,要比冯宝早半个时辰。

据说,此乃“太史令”李淳风推算而出。

但实际上是个什么情况?恐怕谁也不知道。

就在两支迎亲队伍前后入城的时候,大唐皇帝李治,方才刚刚起床洗漱。

“陛下,今日无早朝,何不多睡一会儿?”先一步起床的武皇后,亲自伺候李治,且轻言而道。

“睡不着。”李治淡淡言道。

“陛下以微恙之名,休朝一日,对谢、冯二卿着实恩宠有加,料必定感激得紧。”

“二位卿家皆是能臣,同日大婚,许些便利亦是应有之意。”李治随口道:“全且当休沐日罢了。”

武皇后微笑道:“古来明君,亦不曾如此,陛下此举,当名留千古。”

“哈哈,皇后所言,甚合朕心。”李治显得心情很不错。

“陛下,今日天公作美,不知可否陪妾身宫中赏玩?”

“自无不可。”李治想也不想,即应允了。

帝、后二人用过御膳,即起身走出寝宫,步入宫内花园,闲庭信步,间或闲说……

差不多同一时刻。

经过一番闹腾,谢岩、冯宝如愿接到新娘,启程返回。

唐朝的婚礼,可要比后世复杂多了,好在谢岩有过一次经历,倒也应付得了;冯宝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他按照自己的意思,将一些不必要的流程给省了,当然,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他可就不管了。

婚宴时间定在“酉时”。

所有来宾都没有想到的是,凡商贾、胥吏、低级官员等,皆于“谢府”与“冯府”内入座,而包括前来贺礼的“皇太子”李弘等所有高官显贵、世家大族来人,全部安坐在两府正门中间的道路上。

这条路,今日被完全封闭,一百多张方桌、圆桌,分成两列,占据了整条道路。

两府正门左侧,为各自主桌,余下向两端延伸,且按官职、地位、名望、辈分等条件,由专人引领入座,丝毫不乱。

“太子”李弘到底年轻,见状虽好奇,却有些不明两家用意,是以转首询问身边东宫属官。

属官大致看了一下,猜测出谢、冯两家用意,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方便宾客。

因为很多官员,实则为两家而来,可若在婚宴时,居于其中任何一家,不免“得罪”另外一家,如今,两家看似泾渭分明,各据一边,却对来宾而言,大为便利,无需再费思量,权衡如何应对。

这种来自于后世“集体婚礼”的创意,对唐人那当然再新奇不过,且官员们私下皆以为——如此甚好。

当然,也有极少部分有心看笑话的,不免大感失望。

大唐是开放的,唐人思想同样颇为豁达,对新鲜事物接受力很强,所以,上到“皇太子”,下到“卫岗乡”官员,无不满者,或许有,亦或泯然众人矣。

婚宴,热烈进行中……

武皇后寝宫内,皇帝李治却正在为一件事情而疑惑不解。

稍早些时候,王伏胜得到一个听起来“很怪异”的事,只是一直都没有说。

可无巧不巧,在帝、后言及谢、冯二人时,专门提到冯宝“挣钱”能耐,王伏胜一时兴起,将自己听到的给说了出来。

事情看起来很小,那就是王禧代冯宝出面,意欲租下“宝庄”附近所有田地。

在王伏胜想来,冯宝肯定是又有了什么“发财”门道,因此当做一件轶事说出。

地位和高度不同,决定了看待问题的眼光。

李治可没有认为冯宝会为了“挣钱”去租田地,原因那太简单了,出海一趟,获利远超土地所得。

那么,冯宝租土地做什么用呢?

李治隐约觉得,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重新回到武皇后身边的王福来,在这个时候,忽然抬头看了看武皇后,欲言又止。

“汝有话说?”武皇后问。

“禀陛下,皇后娘娘”王福来躬身行礼道:“奴婢听闻冯侯租田地,不免想起一事,或可释疑。”

“说来一听。”李治道。

“回陛下话,冯侯当日与谢侯争端之际,曾有言称‘吾他日领一乡,必可胜汝’!奴婢以为,冯侯租地之举,或、或有关连。”王福来说完,微微抬眼喵了一下皇帝脸色。

那一日,谢岩和冯宝当众闹腾,说了很多话,而且基本上用的都是后世的语言和说法,所以很多人根本不是太明白。

而王福来选择在这个时候说,其实根本就是有意,他受了冯宝的委托,在适当时机,向皇帝表明自己有意做官,愿领一乡之地,而最合适地方,即“宝庄”一带。

王福来搞不清楚冯宝用意,只不过,他从冯宝那里得到太多好处,这种见机行事的“小忙”,当然无法拒绝。

原本以为还需要等待时机,哪知道王伏胜突然提及“租田地”,王福来觉得,“租田地”多半与冯宝的设想有关,这才有了适才之言。

“冯卿家果真如此言及?”李治很是诧异地问。

“确曾有言,奴婢岂敢欺瞒。”

“陛下,冯卿家领一乡之地可胜谢卿家,此言未免夸大些。”

“那倒未必。”李治道:“皇后有所不知,冯卿家行事随心,却非大话之人,有所言,定有所依。”

“可何来一乡之地?妾身记得,‘卫岗乡’乃陛下圣心独断,单独划出,是为特例。”

“不错,皇后所言极是。”李治道:“此事可一而不可再。”

“既如此,何来一乡之地?”武皇后不解地道。

“朕以为,冯卿家已想好所在。”李治双眼闪动,流露出智慧的光芒。

武皇后同样聪明得紧,立刻反应过来,惊道:“莫不是‘租田地’?”

“善!”李治言简意赅。

租下田地,再加上部分无主荒山野岭,的的确确构成了“一乡之地”,然而,要想得到皇帝和朝廷授权,那就不容易了。

权力给大了,容易形成独立王国;全力给小了,掣肘太多,难以成事。

因此,尽管李治猜测到了冯宝设想,但是,他很清楚,最终能不能成,可不完全取决于自己这个大唐皇帝,毕竟此事牵扯太多,干系重大,即便贵为天子,也不好独断专行。

况且,李治也非常想知道冯宝到底要干什么?毕竟“卫岗乡”珠玉在前,新弄“一乡”,又岂能毫无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