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雷一声平地起。
整个鬼方郡内登时生气勃勃,古族人看押着一千六百多名霸主仙帝们到处打扫除。
应当挖的污水沟挖出来砌好,所有污水秽物全部堆起来码好。
方黑山从老林中赶出来二百头牛,把所有秽物全部装车运到城东。
城东是一片大荒野,雨水多时是沼泽,旱天长满荒草,今年夏天雨少,长满一地芦苇草。
原太守府官吏自已罢工不干挺好,正好符合苏子昂心意,因云先生说过,当地官最好一个不用。
司户李元灯和冯明等捕快还是留用下来,一来苏子昂必竟初进鬼方郡城,二来眼下确实少人手。
除了缺少人手,更缺少银子。
打劫赤衣社到手四十万两银子,给古族人订了八百柄大斧子便花去一半,又将净月道人等修士的法宝兵刃全卖给万宝轩。
眼下手中银子最多能抵半个月消耗。
李府院内四个巨大奈何球每日在苏子昂念头中滚来滚去,极想推出来化了用,但既然以王朝名义行事,必竟不能走山匪路线直接去抢。
苏子昂在等待。
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证明李都尉和丁捕头和赤衣社确实有染,这是一种凭感觉的判断,目前没有任何实据。
有一种情况可以肯定。
李都尉和丁捕头绝不会就收手,他们一定会通过各种办法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对鬼方郡的控制权。
只要对方一出手,必然会留下痕迹,那时苏子昂的机会便来了。
二日后,太守府动工了。
据苏子昂要求,在太守府原有旧址基础上,新太守府面积加大二倍,西邻仙鹿湖,南临朝阳大街。
一千名精壮霸主仙帝被从兵营中调了过来,在工匠指导下挖地基。
又过了二日,二千名赤鬼族男子被从老林中调了出来,参与建设太守府。
所幸这三千人和古族人全不用发饷银,饭肉管饱就行,古族人的作用充分彰显,他们源源不断送出大量兽肉和野菜。
这天午时,一张新告示出现在各大街头。
修建太守府缺少劳工,除熟练工匠外,谁想自愿帮忙,可自行到工地干活,没有工钱,但有饭有肉!
告示发出后,来了二千余名百姓,一半老年男子,他们要么来叩谢皇恩,要么来混口饭吃。
这天晚上。
苏子昂一人独自钻入水月道观一间道舍中。
舍内空无一物,有一人一树。
人是木桑子,青衫潇洒,见到苏子昂后灿然一笑。
树木翠意欲滴,叶片又肥又大,上面竟有淡淡灵气缭绕,树杆深深扎进道舍地面,可以看出,这株绿树多半是一件法宝。
苏子昂问:“师伯,这是啥宝贝?”
木桑子一召手,翠树倏地消失:“聚灵树是青木峰异宝,和你师尊手中阴阳鲤图差不多。”
苏子昂略有所悟,又问:“师伯何时能晋境问天?”
“没准,元婴早已归白完毕,只待一个机缘明悟了。”木桑子一翘小胡子,笑道:“说不准是下一刻,也有可能是十几年后。”
太华派道法进入元婴境后,元婴初期浅白,中期翠绿,后期深绿,进入大圆满后期开始返璞归白。
归白完毕后,便等着过坎儿。
元婴晋境化神,化神晋境问天,每一道坎儿都是天堑,可望不可及。
一个机缘到来,悟道晋境,然后又进入下一个轮回,若机缘不至,也许需要在坎儿这边徘徊数年,甚至数十年。
“师伯,啥时你和师尊都晋境问天境了,我在这古夏境内也可以横着走了。”苏子昂一脸贼笑,他在木桑子面前十分放松。
“一个人跑来找师伯干啥?”木桑子看看苏子昂,问:“说吧。”
“师伯,弟子修建太守府没银没人,想抓些山匪来干活。”苏子昂道:“有些元婴境山匪放了可惜,杀了不忍,不能在荷叶峰下布个禁神洞把他们关起来?”
“能。”木桑子简洁答道:“此事你不需管了,我明儿回山准备一下阵盘和材料。”
“多谢师伯。”
木桑子呵呵一笑:“都是为了太华派好。”
“也为了鬼方郡百姓好。”苏子昂补了一句。
当夜暮时
李府大堂中,灯火通明。
堂中又少了一个人,丁捕头不见了,除了四名族长,青年人只有蒲腾飞一人。
“丁族长,丁捕头可说什么时辰归来?”李父询问,神情有些焦急,他们最为倚仗的顶梁柱全倒了。
丁父懵懵然然,半响后才说:“我儿去洛都朝中找人了,走的甚急,却没说回来的准日子。”
李父默然,不用明说,堂中几人都清楚,形势十分不利,原来一手遮天的日子不在了。
蒲腾飞站起来,折扇一合:“几位伯父且莫沮丧,李兄和丁兄虽然不在,但小侄还在。”
他折扇一抖,睥睨自雄:“凭小侄三寸不烂之舌,可抵百万雄兵,只要让小侄上话,没有说服不了的人。”
三名族长看看他,只是笑了笑,似是不信他。
“三位伯父无需杞人忧天。”蒲腾飞道:“眼下地是咱们的,粮是咱们的,到了秋末,常平仓中无粮,这新太守得求谁?”
李父脸上有了一丝笑意:“贤侄是指熬冬春?”
“正是,城中三十万来口子人,到了熬冬春季节,百姓饥肠辘辘,时常死个人,妇孺哭声四起。”蒲腾飞十分自信的问:“这新太守能变成米来济民?”
“贤侄此言大有道理。”李父信心登时恢复。
“到时又是纳粟补官那一套老把戏。”蒲腾飞傲然道:“鬼方郡,还是咱们一手遮天。”
“有理,有理,有粮有银就有一切。”李父哈哈大笑起来,丁氏族长低头慢慢吃东西,只有蒲族长眸中多了一份不安。
鬼方郡良田基本全集中在李丁蒲三氏手中,大部分普通百姓无粮可存,夏秋有野菜和野果可以充饥,但到冬春只能清汤寡水度日,时常饿死人。
在鬼方郡,这叫“熬冬春。”
熬冬春期间,郡官为了防止百姓大面积饿死,影响政绩官名,只能向郡城中大户募捐粮食。
时间久了,官和富之间达成一条协议,叫纳粟补官,直白说就是以粮食换官位。
纳粟补官在古夏王朝是半公开秘密,许多郡府都如此办理,王朝皇族对此睁只眼,闭只眼,必竟民以食为天,以不饿死人为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