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一千六十七章 莫兰的作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六十七章 莫兰的作用

在刘琅的别墅里,除了莫兰姐弟二人,这里只有一名四十多岁的华人女保姆,这个女子是三年前来到美国的,国内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以为美国是一个天堂,所以跑出来追求美好的生活,她还幻想着在美国闯出一片天来,然后把自己的儿子和丈夫接过来。

但现实狠狠的打了她一记耳光,她几乎不懂英语,而且没有美国的教师资格证明,找工作就很难,要不是莫兰碰巧遇到她,她现在恐怕也就在华人餐馆打工而已。

在这里她负责莫兰的生活,每天给莫兰做两顿饭,然后打扫打扫房间,陪莫兰说说话,大多数时间还能自学英语和教育考试,每个月莫兰会支付她两千五百美元,这份收入她只留下五百元,毕竟在这里她吃饭和住宿是不花钱的,五百元足够了,剩下的钱要寄回国内,一来让儿子和丈夫知道自己“混的”不错,二来也是给儿子结婚娶媳妇用的。

莫兰就像主人一样招呼着刘琅和孙虎,刘琅也不见外,毕竟这里是自己的家,三年时间没回来也是很想念这里,他来到二楼,推开了自己曾经住的那间房。

让刘琅有些意外的是,里面没有任何改动,还是自己离开时的样子,只是桌子上多了很多关于法律的书籍,显然这里成了莫兰的卧室,书柜里放着大量的书籍多半还是自己当初离开时没有带走的书,除了这些书外还有圣唐公司发行的每一张唱片和录像带。

“刘琅,这原来是你的房间,不过现在是我的卧室了,你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莫兰靠在一旁笑道。

“莫姐姐你可别说笑了,这几年要不是你帮着收拾,房子早就荒废了,唉,在这里住了两年时间,真是有感情了,可能以后我还会回来,接着在斯坦福大学里上学,把当年遗憾的事情弥补上!”

当年刘琅的导师克莱尔教授是要保送刘琅读博士,可是刘琅要回国建厂,这个大好机会就错过了,也算是他心中一个小小的遗憾。

莫兰听了刘琅的话大笑起来。

“哈哈,你才几岁?十岁吧,嗯,三月底是你的生日,现在你是十一岁了,别人十一岁也才上四五年级而已,你现在研究生都毕业了,还遗憾!你现在不会有任何遗憾!”

莫兰说得还真没错,她三十岁考上了斯坦福读本科,刘琅现在才十一岁,没读博士就遗憾了?那莫兰怎么算!

刘琅听了对方的话讪讪一笑,自己还真没有任何反驳。

当然,刘琅现在的水平不比任何博士生差,就是克莱尔教授在很多方面也未必能比的过他,刘琅对他所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任何人能和他相提并论。

刘琅现在欠缺的是对世界顶尖技术的了解,世界发展这么快,每天都有很多技术诞生,这些技术不断积累和升级才让世界发生了改变,一年两年可能看不出什么来,但是五年十年后再去看,两个时间段的世界完全不同,刘琅离开美国三年了,再次回来后就看到很大的变化,他最怕的就是自己掌握的知识落后于世界。

当然,刘琅是不会出现这么大的错误的,在这三年中,莫兰每隔两个月就会为刘琅买下美国学术界最新一期的期刊。

美国的学术刊物出版很有意思,在六十年代,绝大部分的学术出版仍然掌握在各个专业的学术团体手中,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一方面学术论文的产量呈指数级上升,一方面研究领域细分后的专业性也逐渐提高,许多学术团体根本无法独立承担学术期刊的审稿和出版,于是商业性的出版公司就出手了,他们组建自己的专业团队对浩如烟海的论文进行筛选和研究。

刚开始,出版商也不敢漫天要价,毕竟整个出版领域的平均利润摆在那里,后来他们发现,研究者和机构对学术论文的订阅属于刚需,出版商手中握着的大量学术期刊资源竟然奇货可居,只要你有资源,那就一定有人会看,会去购买,于是利润由此产生了。

与此同时,在学术期刊最重要的审稿流程中,研究者们还是按照传统的方法,坚持免费的匿名审稿制度,于是就变成了,研究者们为出版机构提供文章,看文章和购买期刊掏钱,发文章还要掏钱,审稿却是免费的,而研究经费的来源也是国家统一下拨,到头来出版商一分钱不掏,反正钱都让出版机构赚了。

这种制度好不好刘琅不知道,但是有一个好处,只要你有钱,很多核心期刊都能买到,价钱方面要高一些,但是刘琅最不缺的就是钱,几百美元一本的核心期刊就定了十几套,一年花在这方面的费用就近万美金。

这些期刊定期会送到刘琅在斯坦福的家里,然后莫兰会把这些期刊邮寄回国。

三年下来刘琅对美国当下的科技非常了解,当然,这些期刊上的大部分论文并不会讨论太多的技术细节,只是提供一个方法和结论,尤其是工程类论文,只会发布一个思路和结论,过程不会太细,要不然就有被人偷学的可能了。

这样的论文对别人来说没有什么用途,充其量会告诉你如今已经有了什么技术,可能有些商家会找到作者,研究一下商业合作的事情,那样的话论文就会向现实转变,比如当年刘琅的研究生论文是针对一种轮船汽轮机工艺的分析,这篇论文后来就被一家船厂卖了过去,专利费是二百万美金,刘琅把这笔钱分为两部分,一百万捐给了斯坦福大学,另外一百万给了莫兰,作为她在斯坦福求学的费用。

理论转化实践是科学的目的,但是转化率就不一定了,大多数论文都是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能向实践转化的恐怕连一成都到不了,所以绝大多数的论文最后就只是成了纯粹的学术研究,很少被人们注意,不过在刘琅眼里这些论文也有它的价值,他的发散思维无以伦比,别人得不到启发,他就未必如此。

大量的核心期刊论文被刘琅完全消化,就算这些文章里没有涉及核心技术,但也能对刘琅起到很大的触动,今年刘琅都准备建立一个自己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