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马谡别传 > 第五二八章 夷陵之战(50)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二八章 夷陵之战(50)

孙权接受曹丕的吴王封号,这才定下心来,准备与刘备一战。

虽然明确了君臣关系,但孙权并没有指望能够与曹丕军并肩作战。

但他也不想让曹丕闲着,难免算计自己,就上表请求曹丕派兵进攻汉中。

孙权也没有指望曹丕真刀实枪和刘备开战,就算是虚张声势,好歹能牵制一下刘备,缓解荆州战场的压力。

但曹丕吃定孙权了,打定主意要坐山观虎斗。

他父亲曹操费尽心机,才挑起孙权和刘备之间的仇恨,岂能让他们握手言和!

曹丕不为所动,开始在洛阳大兴土木,放出迁都洛阳的风声,明显就是暗示刘备,我现在没有时间理会你们,只管拉开架势大打出手!

当然,找一些借口还是必须的,曹丕起草,写下《报吴王孙权书》,鼓励孙权奋勇杀敌。

而且,曹丕也不是毫无动作,他在宛城、樊城增添了不少兵力,说是可以随时支援孙权。

但孙权可不敢把自己的后背交给曹丕,婉言谢绝。

曹丕有力使不上,就假装内疚,把自己马上就要淘汰的两匹坐骑,赏赐给孙权,助他在战场上杀敌。

刘备这次东征是动了真格的,加快了进军的速度。

沙摩柯也得到了樊胄败亡的消息,日夜兼程,来到了秭归,与刘备形成了左右夹攻之势。

刘备在白帝城调兵遣将,听说马良与沙摩柯等马上就要到达秭归,决定向秭归发动进攻。

刘备的军队一动,秭归守将李异、刘阿马上就有了判断,探子很快就发现了沙摩柯的大军,不敢出城迎战,连忙城门紧闭,坚守不出,并早早派出使者,向孙权求救。

孙权听说刘备又增加了沙摩柯、杜路、刘宁等数万兵力,而他让曹丕攻击汉中的计划也已经泡汤,要想刘备退兵,只有击败刘备这一条路可行。

孙权接到李异、刘阿的求救信,马上召集手下文武官员,商议应敌之策。

孙权看着帐下济济一堂的文臣武将,非常得意。

他的这个阵容,比起刘备来,还是有不少优势的。

刘备手下的名将,无非关羽、张飞而已,现在两人都已经亡故,刘备手下无可用之将,只能自己御驾亲征。

但孙权巡视帐下大将一遍以后,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了!

因为他看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大都督人选。

江东也曾经是人才济济,周瑜、鲁肃、吕蒙、蒋钦、凌统,无不是统帅之才,但现在也已经全部亡故。

而留下的宿将虽然不少,比如韩当、周泰、徐盛、丁奉、潘璋、甘宁、骆统等,都是身经百战、武艺超群之辈。

但他们都是攻城拔寨的将才,没有一个人是合格的统帅。

板着指头又数了一遍,还是没有合适人选,孙权觉得自己也比刘备也好不到哪里去,手下也是无可用之帅。

他也想御驾亲征,和刘备当面来一个了断。

但转念一想,又有些犹豫不定。

因为对亲自领军出征,孙权已经有了心理阴影。

当年,他两次亲自领兵出征合肥,一次比一次败的惨。

第一次折只是折了太史慈,第二次不但折了陈武、董袭两员大将,自己差点被张辽抓住,至今心有余悸。

与此相反,两次孙权没有亲自上场的大战,都取得完胜。

第一次周瑜在赤壁大胜曹操,孙权在合肥打酱油,第二次吕蒙偷袭荆州,完胜关羽,孙权在柴桑看热闹。

孙权自己不敢出征,又不知道让谁领军,也只有让将领们自己主动求战,就开口问道:

“刘备军已经围攻秭归,谁可领军前去解围?”

孙权手下将领,都是身经百战的能征惯战之辈,他们并不怯战。

但还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如果只是单纯的解围,韩当、周泰等人,马上就会挺身而出。

但现在却是要拉开架势与刘备决战,他们自问没有这个本事,尽皆默然。

孙权心中微微有些失望,请将不成,决定采用激将之法,他叹了一口气,说道:

“当年曹操大举进攻,有周瑜、鲁肃挺身而出,在赤壁大胜曹操;周瑜、鲁肃之后,又有吕蒙,为我江东夺取荆州之地,今吕蒙也已病故,难道再没有人能与孤分忧了吗?”

孙权的激将法还是管用,话音刚落,武将班中,有一少年将领,奋然而出,伏地请求道:

“臣虽年幼,颇习兵书。愿率数万之兵,前去解秭归之围,御刘备军于国门之外。”

孙权定睛一看,是自己非常看重的侄儿孙桓。

孙恒,字叔武,其父孙河,曾经跟随孙坚征战,年龄略大于孙策,屡立功勋。

孙河是孙坚的族侄,曾经过继给姑妈,改为俞河。

跟随孙策征战,立下大功,又恢复了孙姓,是孙权地地道道的宗亲。

孙河生有四子,孙恒是长子。

因为孙河是一员虎将,练的武功是与孙坚一脉相承的孙家秘传刀法,虽然武功比不上孙策,但也是勇冠三军。

孙恒从小练武,弓马熟娴,深得孙权喜爱,每次出征都带在身边。

孙权每次亲征,虽然屡战屡败,但对孙恒的指点,尽心尽力,孙恒的进步很快,累立奇功,被孙权当做自己的得意弟子看待,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已经官授武卫都尉。

孙权自己不敢亲征,免得失败以后,大军锐气尽失,不可挽回。

但孙恒就不一样了,就算是失败了,也只能说孙权用人不当,不会对军心士气造成太大的影响。

如果孙恒能够击败刘备,其效果比孙权自己击败刘备还好,毕竟孙恒只是一个小辈,而且还是孙权手把手教出来的弟子。

孙权怦然心动,但还是抑制住内心的激动,问孙恒道:

“你可有破敌之策?”

孙恒其实没有什么破敌之策,就是想替孙权分忧,听了孙权的提问,并没有怯场,而是中规中矩地回答道: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秭归守将李异和刘阿,都是武功高强之辈,只要救援及时,定能力保秭归城池不失。我部下两员将领谢旌、谭雄,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我领军数万,前往秭归城外驻扎,与城内的李异、刘阿成犄角之势,相互救助,打败刘备或许不能,但挡住刘备的进攻,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孙权一直把孙恒带在身边,对孙恒的秉性非常了解,见他的回答中规中矩,并没有贪功急进的表现,心中非常满意。

孙权认为,孙恒就算不取胜,也不会大败亏虚,有心让他前去立功,但为了保险起见,就想给他找一个好帮手,替孙家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