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83章 众所周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把我们脚下的这个巨大球体叫做地球,肯定会有人问既然是球体,那么住在下面的人不就掉下去了吗,这个问题会延伸出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同样可以测定,通常来说通过扭力秤是可以测量万有引力的……”

“……我们这个世界是由无数个眼睛看不到的颗粒构成的,我将这种颗粒叫做原子,就是组成物质和元素的最原始的粒子……”

随着朱弘栋的讲述,先是那些孤儿眼中出现两个蚊香圈儿,紧跟着这些军器监的技术官员们眼中同样开始出现蚊香圈……

蚊香圈越来越多,这些军器监的技术官员,非常痛苦的发现,王爷讲的这些东西,分开来单独每个字儿都认识,但是一旦组合在一起就完全不认识了。

一群技术官员知道王爷讲的东西可能非常重要,将会涉及到他们现在做的事情,最底层的原理和知识。

所以技术官员们哪怕听不懂,仍然奋笔疾书,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字儿,把王爷讲过的所有的话一字不差的记录下来。

好在能当官儿的,哪怕是匠官,文字水平都差不了,一群技术官员互相合作,你记一段我记一段,总算跟上了朱弘栋讲课的速度,没有漏下任何一段课堂笔记。

朱弘栋整整讲了一下午,把世界的常识进行了一下普及,虽然看着这些技术官员基本只听懂了一小部分的样子,不过没关系,随着基础知识的全面普及,慢慢他们回过头来就会理解今天所讲的内容。

朱弘栋在讲课最后,决定穿插一部分与军器监现在所做工作紧密相关的内容。

“……众所周知,钢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铁、熟铁、钢,其实都是同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张天伦听到王爷开篇一句众所周知,不由得嘴角一瘪,眉头一皱。

这众所周知是打哪儿来的?怎么只在王爷这听说过这套说辞,从来没有在其他人那里听说过呢?这众是哪个众?

莫非王爷还认识另一批人?在那批人中这些知识是众所周知的?

可是想想王爷平时接触的人群,貌似文武百官对这些也没兴趣,鲁王估计大概率更喜欢跟嫔妃在一起,至于那些士兵恐怕大多数不认字儿,更不可能了,那这个众到底是哪里的众?

就在张天伦胡思乱想,心里不停吐槽的时候,朱弘栋的讲课内容不断深入下去,很快吸引了张天伦所有的注意力,再也没有精力去胡思乱想和吐槽了。

“……众所周知,熟铁就是纯态的铁,简而言之就是碳含量低于百分之零点零五的铁……”

“……众所周知,铁中含有的那个碳,他实际上就是我们平时烧的炭,当碳以原子形态渗透到铁中,与铁形成某种奇特的结晶状态,就会改变铁的性质,熟铁中的碳含量逐渐升高,在百分之零点零五至百分之二之间就会变成钢……”

“……众所周知,当铁中碳的含量进一步升高高过百分之二的时候,其表现出来的物理特性就是我们平时熟知的生铁……”

“……对于我们炼钢炼铁,以及用来制造火炮和火枪的时候,我们主要的努力,就是想办法控制碳含量,让铁表现出我们需要的物理特性……”

“……通常来说,钢的碳含量越高,硬度越高,通常可以作为工具钢使用,就是类似于钻头、刀头……”

“……钢中还可以掺入其他金属,比如铬、锰、镍、硅等其他金属元素,就会形成性能极为优异的合金钢以及不锈钢……”

张天伦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完全顾不得是王爷亲自讲课,腾的一下站起来,迫不及待的问道。

“王爷,您刚才说的这几种落盟列规之类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可以在哪种框式里找到?”

朱弘栋两手一摊。

“这你可难为住我了,我虽然知道这些东西,叫得出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源于哪种矿石,我也不知道,这就需要你们自己慢慢去摸索了。”

张天伦充满求知欲的眼睛,不由得黯淡下去,就在他垂头丧气准备要坐下的时候,就听王爷似乎想起了什么。

“哦对了,硅是沙子、石英的主要成分,这个我记得。”

朱弘栋露出一个自得的笑容,好歹咱是记住了一部分,没有全都还给老师,已经很厉害了。

张天伦叹了口气,突然觉得王爷有时候还是很不靠谱的。

朱弘栋随即又开始讲钢铁的熔点,以及焦炭和碳大致能够提供的温度,以及煤炭中富含的硫、磷等元素对于钢铁性质的影响,如何除硫除磷等问题。

一群军器监的技术官员听得如醉如痴,仿佛听到了大道之音,直指世间最核心规律的知识。

结合前面的原子论,朱弘栋为这些技术官员的,建立了一个钢铁冶炼的知识框架,让他们终于脱离了知其然,而进入了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技术官员们惊讶的发现,在这个知识框架内,他们结合曾经的经验,居然可以开始尝试推导各种曾经遇到的疑难问题。

如果说朱弘栋前面讲的内容让大家一头雾水,那么现在讲的关于钢铁冶炼方面的内容,就让大家有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本来是带着模糊的眼镜,现在眼镜上的尘土被擦掉了,整个世界都明朗清晰通透了起来。

讲课到了最后问答阶段,这些技术官员们踊跃提问,不断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疑难杂症抛出来,想要在朱弘栋这里登个到答案。

可惜朱弘栋只知道大致的知识框架,让他解决技术疑难可真是难为他了。

朱弘栋只能就自己所知所闻,尽可能的解答这些技术官员们的问题,往往十个问题才能解答三四个。

即便如此,仍然让这些技术官员们欣喜若狂,因为他们提出的很多问题,都是困扰了这些技术官员好几代人,很多都是从祖辈一直流传下来,一直没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