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了,州牧,我这里还有一份旨意,是斥责刘备的,还望州牧转交。”张既拿出另外一份旨意递给刘表。

陛下的旨意,当然要亲自去传达才行,但这是乱世,也没有几个人当皇帝是一回事。再者,这旨意是斥责刘备,张既也怕刘备翻脸杀了他。

他把旨意交给刘表,倒不是真的让刘表把旨意给刘备,只是借刘表之口把这事传出去,刘备自然也会知道。而且,整个荆州的人都会知道,到时刘备丢尽颜面,张既也完成任务了。

事情办完之后,张既本想告辞,刘表却苦苦挽留,他只好留了下来,打算先住几天再走。

刘表让人把张既送到馆驿,又召来自己的几个得力下属,分别是蒯越、蒯良、蔡瑁等人,来商议大事。

“诸位,刚才朝廷派人前来,升我为征南将军,这官职升了,多半是为了安抚于我,今刘鑫入主朝廷,占据北方及中原数州之地,权势太大。”

“然,刘鑫野心勃勃,必不甘满足于此,其地又与我荆州接壤,必会南下夺我荆州。我坐拥荆州已有数载,数年来,我兢兢业业,治理地方,荆州兵力雄厚,带甲十余万。”

“只是这兵力与刘鑫相比,仍是不及,自刘鑫入许都以来,我一直忧心忡忡,不得安宁。召你们过来,只想问计于你们,若刘鑫大军南下,我该如何应对?”

蒯越、蒯良、蔡瑁等人面面相觑,一时无人说话。

刘表又接着说:“你们乃我荆州的文臣武将,一直以来,我对你们颇为倚重,此关键之时,你们当为我出谋划策才对。”

刘表这一说了,手下人不出来表态一下,那就不对了。

一个年纪四十出头的将领站了出来:“州牧,我乃武将,一向只听凭州牧调遣,若刘鑫率军前来,我必为州牧拒之。”这是老将王威,是刘表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刘表看了一下王威,点了点头。他需要的是一个主意,不是想看谁表忠心。

蒯越向刘表行了个礼:“州牧,以我看,刘鑫近一年内恐怕不会南下,请州牧不用太急躁。”

“哦,你这话如何解释?”

“半年多以前,刘鑫从陈留出兵攻打谯郡的同时,又派一军从河东渡河,进驻雒阳,这支军队留在雒阳驻城长达半年之久,才兵进许都,其原因是在重建雒阳。”

蒯越显然并不知道雒阳已改名洛阳,也或者是明明知道,却又叫习惯了,不想再改口。

“刘鑫攻破许都,如我所料没错,他必定会将都城迁都雒阳,如此大事,起码耗一年时间才行,所以,一年内,他不会南下,州牧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即便将来一战,州牧也是准备周全。”

“异度之言有理,只是那刘鑫总会南下的。”

“州牧先准备应战,防范其犯境,以坐观形势。待其南下时,再待机而动,实无需过于忧虑。”

刘表看到蒯越好像也说不出什么来,只好也点了点头。

此时,紧接着另外一个人站出来,正是韩嵩韩德高。

“州牧若是想于乱世中有所作为,当乘天下方乱时起事,若不然,则应选择一能人相从。刘曹大战之时,州牧坐拥十万之众,只是安坐而观望。已是错失良机。”

前年与曹操大战之前,刘鑫曾派使者联系刘表策应,被刘表所拒。对于曹刘之战,刘表互不相帮。韩嵩说的正是此事。

“所谓见贤而不能助,大将军必归怨于州牧,州牧也不可能继续从容自立了。以大将军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向而归之,今大将军灭了曹操,必定会带兵南下以击江汉之地,恐怕州牧也不能抵御其大军。”

“所以我以为,州牧不如举州依附大将军,大将军必然会重待州牧;如此便可以长享福祚,子孙晏然,此乃是万全之策。”

韩嵩这话说得多明白,就是建议刘表赶紧投降刘鑫,把荆州交出来。

刘表一听这话,心里就很不满,荆州有十几万军队,要是举手投降,那他还要不要脸。只是,韩嵩不过提了个建议,刘表一向善待文人,也就忍着不表露出自己的怒意。

在场诸人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还对韩嵩指指点点。或许荆州还远不到投降的时候。

“德高,刘鑫势大于我,我亦深知,但我又恐他不过是虚张声势。今日朝廷派使者来我襄阳,礼尚往来,我自然也应该派一人前往许都,拜见陛下,你可否为我去一趟?”

韩嵩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说:“州牧,我乃守节之人,君臣名分已定,我必以死相守,我侍州牧,即便赴汤蹈火,我死也不会推辞。”

“以我看来,大将军贤明,必能统一天下。州牧如果上顺天子,下归大将军,必能享受百世之利,我就愿意去一趟许都。”

“可若是州牧对此犹豫不决,我到了京师亦是无用,倘若陛下给我一个官职,我难以推辞,反成了天子的大臣,于义我就不能再为将军效死了,希望州牧慎重考虑。”

刘表却心中恼火起来,他只是让韩嵩去许都探一下虚实,这韩嵩就唠唠叨叨老半天,莫非是不愿意去?

“德高,你既是我手下之臣,当听我命令,今我让你去许都,只是查看许都的状况,我好了解许都虚实,你又何故推脱呢?”

韩嵩听到这话,心里明白刘表仍有让他去都城之意,只好答应了下来。

“州牧,以我看,我大军虽众,但难挡刘鑫大军锋芒,如若州牧打定主意一战,不妨……”这次站出来的是蔡瑁。

“不妨什么?”

“不妨与孙策结盟,共抗刘鑫。只要孙策愿意,我军和孙策军便能以长江为线,借水军防守,我虽听闻刘鑫也有水军,不过是耳闻 而已,且就算是有,也是战力有限,不足为惧。”

“德珪,与孙策结盟?非我不愿,而是孙策不愿。当年孙策之父孙坚乃袁术部下,我出兵在南阳击败袁术,袁术令孙坚断后,却被黄太守伏击,孙坚因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