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弥加自是了解这一点,他不断激励将士冲杀。颜良是勇将,战场上悍勇无比,龙骧军也是精锐军队。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一时相持不下。
然而,虽受几轮弓弩,鲜卑骑兵仍是兵力占优。半个时辰之后,鲜卑军依靠兵力优势,占据了主动,并一点一点地往前压去。
臧洪退回来后,看到鲜卑军占据优势,心中大为愤怒,连忙组织退下来的两千辎重兵,骑上战马,重新回到战场,如此便暂时缓解了颜良的压力。战场之上,双方仍是处于均衡。
……
在粮仓的正面,步度根将军队分成三路,分别杀到粮仓。田豫率五千龙骧军在中路抵挡步度根,阎柔和牵招率辎重兵分别抵挡鲜卑的另外两支军队。
三边大战,战场上喊杀震天,已杀得你死我活。杀了一个多时辰,粮仓外围已是到处都是尸体,木材、沙土的物料也都四处散落,骑兵受到阻碍。
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下了战马,开始步战,这跟巷战差不多。相对而言,汉军更擅长在这种战场作战。
又过了一个时辰,天渐渐暗了下来,双方已杀得精疲力尽。步度根知道,此战自己必须获胜,否则自己完了。田豫也明白,此战自己必须坚持住,其他几军很快就会回来支援。
太阳马上就要落山,激战了两三个时辰,双方都是疲惫不堪。士兵开始坐着、躺着喘着粗气,却无力再攻击对方。
田豫连忙鸣金收兵,把军队撤回到粮仓里面。如此一来,这外围就让鲜卑军给攻占了。
然而外围本是存放材料的地方,已是满地尸体,到处是残肢断臂,血流成河。步度根看了一眼,也下令让士兵退了出去。不是他不想接着攻打,士兵太累了,谁都打不动了。
……
西面,颜良如死神附身,挥舞着手中长枪,竟把鲜卑人杀得隐隐后退。弥加一阵急躁,拼命地叫着“杀呀!杀呀”,企图让士兵围攻颜良,他恨不得把颜良给剁了。
他心中明白,颜良就是汉军的精神领袖,只要颜良死了,汉军顷刻就崩溃。
或许是受到颜良的鼓舞,龙骧军个个变得英勇起来,连辎重兵也个个悍不畏死。臧洪也是挥舞着自己手中的大刀,冲上去与颜良并肩作战。
两名大将的勇猛,震慑到了鲜卑军,鲜卑军慢慢地处于不利的位置。弥加看到这种情况,心中大惧。此时,天色渐渐变暗,弥加便下令鸣金收兵。鲜卑士兵有序地退了出去。
颜良和臧洪看到鲜卑人撤退有序,不敢追赶,也停了手。
一天的大战,双方损失惨重,但谁也不知道究竟死了多少人,伤了多少人。
鲜卑军退了出去后,步度根留下少数军队加强戒备,其他士兵休息。他仍担心汉军夜间袭营。其实,田豫已经将龙骧军和辎重兵一起投入战斗,早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去袭营。
汉军退回到粮仓里面,田豫让士兵吃饭休息,自己却不能休息,他与田丰、阎柔和牵招等人在仓库里面,利用现有的东西,再搭建防线。此时,颜良和臧洪也撤了回来。
田豫心知,鲜卑军明日可能会接着进攻。原因很简单,他只要坚持等龙吟、龙腾等军回来,即可解围。步度根也明白这点,自然要在汉军的援军来临之前攻下粮仓。
田豫了解了正面和西面的战事,推断出鲜卑兵力不下于三万大军。看来,这是鲜卑军的主力,他连忙派人向各军传递消息,请求支援。
鲜卑军虽攻正面和西面,但粮仓建于淖沦诺尔南岸,士兵可从北面出去,渡过河,离开粮仓。
次日上午,鲜卑人没有发动进攻,或许是昨日的战争太激烈了,耗费了大量的力气。
午后,步度根再次率军,从正面攻击粮仓。田豫早已率军严阵以待,龙骧军爬上粮仓的土墙,以弓弩攻击鲜卑军。攻到里面,这战马的作用越来越小,步度根也只好让士兵下马,以弓箭还射,再让士兵攻击大门,这和攻城没什么区别。
龙骧军的弓弩太厉害,竟射得鲜卑军不敢靠近。这时步度根想到弥加给他的盾牌,他连忙以盾牌挡住弓弩,步步前进,靠近粮仓的土墙外,鲜卑士兵试图爬上墙。
这土墙高度只有一丈左右,鲜卑人靠近一跳,抓住墙檐,就能往上爬。然而龙骧军早有准备,在城里面,士兵以木头垫脚站着,如此就不费劲。
待鲜卑士兵往上爬时,龙骧军士兵一刀横扫,便能把鲜卑士兵打下去。遗憾的是,墙体太矮,即便落地,鲜卑掉下去也不会受到多大的伤。
鲜卑军攻击了一个多时辰,愣是没办法攻进去。步度根心里烦躁了起来。
……
西面,弥加也发动新一轮攻击。他再次率军来到空旷的外围,却发现汉军退到粮仓里面,借助土墙防守,这防御方式和正面的龙骧军一样,自是田豫与众将商量好的。不同的是,在土墙的前面有一排木女头横着放。
鲜卑军攻击之时,木女头后面的士兵可从射孔中射出弓弩,土墙上的士兵也可以射出弓弩,如此上下一齐攻击,威力可不小。
也难怪龙骧军会这么做,这外围到处都是没有收拾的尸体,尸体本身就是障碍。
弥加见识过这木女头的厉害,想着要绕过去,可问题是外围空间并不像草原上那么辽阔。一排木女头并排,两侧的空间小了。
弥加仔细想了一下,便发动攻击。地上的尸体多了,妨碍骑兵,鲜卑军只能下了战马,手持短刀冲过去。
臧洪指挥木女头的士兵射箭,颜良也指挥土墙上的士兵攻击。上下齐射,数千支箭射来,鲜卑士兵被射得不敢上前,只能一味地挨打。
片刻之后,弥加就挡不住了,下令先把兵收回来。他想了一下,便让士兵顶着汉军的弓弩把外围的栅栏给拆了,以便腾出空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