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杨旭仿佛突然开了挂。
整个1月,大盘从2440拔地而起,一路勇往直前,穿过5日,10日,20日,30日,50日,60日线,基本保持一进两进再一退或一横的节奏,稳步向上。
半个月的时间,从2440稳步爬升到了2600。
且5日均量和10日均量亦稳步上升。
和之前一路滑坡,甚至上蹿下跳的走势,完全不一样。
而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杨旭的2100股底仓一直未动,跟随着大盘,宝息软件的价格,一路到了25块多。
期间没有任何大的下跌。
并且量能配合相当完美。
上涨放量,下跌缩量。
而杨旭制定的中线止损价格,根本没有任何考验的机会,已经活生生地从保证安全的止损,变成了保证利润的止盈。
不仅如此,杨旭的差价仓位,在操作的过程当中,简直是有如神助。
看到持续大单爆量,杨旭即刻就追上个1000股,随后等待大的卖单出现,或者分时图价格线拐头的时候,就随手抛出;
看到忽然往下的杀跌,尤其是下跌以后出现背离的时候,杨旭就抄上1000股,随后等待反弹以后抛出;
到了5日线,或者10日线的时候,杨旭有的时候甚至会接上2000股。
但一个月以来,几乎每次差价,他都能轻易地赚出一两个点,甚至两三个点来。
再不济,也能赚上个一两毛。
总之,几乎是只要你想做,就给你捡钱一样。
杨旭略微统计了一下,仅做差价,这个月内的收益,就超过了4000块。
算起来,一个月的差价,都能赚出超过百分之十。
杨旭自己都曾一度感觉到有点神奇。
接近月底的时候,杨旭的总持仓,依旧是2100股,但个股的总盈利,已经接近.
成本已经降到了18块以下。
这是杨旭炒股以来,最愉悦的一个月。
心想事成,得心应手。
顺利得,让杨旭总感觉有点恍惚。
25号,周五。
杨旭将剩下的6万多现金,取了出来。
临近春节,周末开始,杨旭就要提前回老家,准备婚宴了。
“老大,这个月,赚嗨了……”
“加上做差价的,赚了快两万了……”杨旭向老大炫耀战绩。
“嗯,厉害。”老大淡淡地赞赏道。
“差价都赚了4000多,胜率奇高……”杨旭继续分享。
“嗯,快要出师了,哈哈……”老大笑道。
“啊……”杨旭忽然感觉头皮一紧。
他似乎预料到,将有意料之外的情况要来了。
“嗯,总结一下,看看这段时间,赢在哪里。”老大只是悠悠地提醒了一句。
杨旭忽然冷静下来了。
他将最近大盘,以及个股的走势,再次翻看了一遍。
忽然就通畅了。
“哎呀呀……”
“罪过,罪过……”杨旭尴尬地向老大说道。
“哈哈……看出问题来了?”老大似乎早已预料到了杨旭的反应。
“嗯,是的。”
“根本不是我厉害。”杨旭平静地回答道。
“哦?”老大故意来了句油腔滑调。
“哈哈……”
“其实就是行情好了。”杨旭尴尬但又坦诚地回答。
“大盘一路向上,宝息软件更是领先大盘。”
“归结起来,就是一点。”
“因为刚好处于趋势当中。”杨旭直接说出了最核心的原因。
“再加上,在上升趋势中,先买后卖的策略,符合了大盘的趋势。”
“仅此而已。”杨旭补充道。
“哈哈,不错。”老大认可。
“能明白就行了。”
“但结果来看,你的计划,策略,都还是成功的。”老大依旧还是来了肯定。
“嗯。”
“但实际上,就是顺应趋势。”
“这点对了,你怎么做都是赚钱的。”杨旭再次总结道。
“哈哈,这个认识中肯。”
“看来,你差不多是真的可以出师了。”老大再次表扬道。
“哈哈,这,又再次证明了那句话。”
“是市场让你赚钱,不是你自己。”杨旭接受表扬,但更深刻的认识,让他感觉更加惬意。
“嗯,看来,这段时间的学习,确实还是有成效。”老大也总结道。
“哈哈,名师出高徒啊……”杨旭真诚地送上马屁。
“这才哪到哪,别急,慢慢来……”老大一听奉承,又来了个急刹车。
“啊,老大的意思是,这趋势,才刚刚开始?”杨旭似乎感觉自己听出了弦外之音。
“哈哈,不知道,慢慢看吧。”
“但节前这种走势,总归是不错的。”老大淡淡地回道。
“宝息走势也挺不错,看看接下来有没有加仓的机会。”随后老大又补充道。
“加仓?”杨旭忽然一愣。
但随即反应了过来。
“老大说的是,已经站上了所有均线,接下来,看看年线和20日线附近的走势?”杨旭问道。
“嗯,对。”
“一般而言,起势以后,第一次回踩10日线,20日线,都是比较好的加仓机会。”老大肯定。
杨旭听过这个说法。
他往前一看,还真是如此。
14号,宝息软件第一次回踩到了10日线,随后就又上去了。
“这……”
“错失了10日线的机会了……”杨旭呆呆地说。
“哈哈,不急,现在已经到了前高箱体的中位线附近了。”
“正常来说,这里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买卖双方的力量平衡。”
“同时等待均线上移,否则乖离率过大,平衡不够,脚步就不稳。”老大笑了笑,安慰道。
“原来如此……”杨旭感觉又学到了东西。
“好好回去准备婚宴吧,暂时先不要管了,哈哈……”正待杨旭还想深扒的时候,老大忽然来了一句。
“哈哈……”
“好,谢老大!”杨旭听到这话,也顾不上再深究了。
周末,杨旭和萧潇,大包小包地折腾了半天,将结婚需要准备的东西,弄上了车,下午才驱车前往老家。
将萧潇送至老家,放下萧潇的东西以后,杨旭又独自开车回了镇上。
老家的传统,要从女方家里接亲,接亲之前,新郎是不能见新娘的。
尽管现在,这些老掉牙的传统和规矩,在如今社会中,已经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没有任何的意义,已经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
但杨旭和萧潇,对这些却并不反感。
相反倒觉得,挺有趣。
待杨旭回到老家,发现自己提早回来,简直是多余的。
父母早已定下了专门包办酒席的队伍。
从桌子,到餐具,到厨具,到厨师以及帮工,一条龙服务,一个队伍全部搞定。
甚至还包括了酒席以后的打扫卫生。
“这……”
“现在都这么厉害了?……”杨旭一时有点惊讶。
他不禁想起小时候。
那个时候,哪家有好事,要办个酒席,那可是要大费一番周章的。
要先挨家挨户地去借桌子,跟左邻右舍及村里的人预定好哪天用,到了时间,则叫上一帮亲朋好友,挨个地将桌子,碗筷,扛回家来。
碗筷也是借的。
所以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瓷碗底下,都是用钢针凿了自家的名字或者印记的。
就是便于出借以后,方便找回各自家的东西。
办完酒席以后,又要拉上一大堆亲朋好友,将借来的桌椅碗筷等,一一还回家去。
然后顺带带上花生瓜子,喜糖鸡蛋等,以示感谢。
而帮工,除了亲朋好友,还有很多,就是邻居,村里人。
今天这家办喜事,我去帮忙。
改天我家办喜事,你来帮忙。
于是一到哪家办喜事,几乎附近的邻居以及村里人,都会行动起来。
那种走家串户的感觉,那种纯粹脱离了工资和报酬的人情,让杨旭至今仍记忆深刻,甚至有点怀念。
农村结婚的各种仪式,道具等,父母已经找了亲戚里最懂行的姑奶奶们,一切商量置办妥当。
至于当下需要和流行的仪式和工具,例如接亲的婚车队伍,装饰,跟拍,摄影,甚至红包等,杨旭的姐姐姐夫,早已一切安排妥当。
“这……”杨旭再一次感觉,结婚的似乎,不是自己。
“那我回来,好像一点用都没有啊……”晚饭桌上,听完了一切安排,杨旭傻傻地看着父母和姐姐姐夫,伸长了舌头,假装问道。
但心里,却是满满地充盈着幸福和感动。
“要你做什么?你到时候好好地去接亲就行了。”姐夫在一边笑着亲昵地骂道。
“老大不小了,早该结婚了,硬是拖到现在。”
“赶紧办酒接回家来,好好待人家。”姐姐也在边上唠叨。
“你就回来个人,把老婆接回来,就万事大吉了。”父母也在边上,悠悠地说道。
“敢情,我是回来喝喜酒的,不是回来办喜酒的?”杨旭傻傻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