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李庆安刚刚来到办公室坐下,小夏就找了过来。

“我把事情跟陆科长说了,他说周五的例会上讨论一下!”

“你看这几天要是有空,去找一下你那个朋友,问问他能不能来给些意见!”

“……”

李庆安一听,就跟小夏聊了两句。

中午的时候,李庆安回家跟朱珠说了一下,下午跟文员批了外出办公的条子,就骑车去了姚家那边的院子。

等李庆安到姚家的时候,姚宁氏刚好回来。

“你来就来吧!”

“怎么还带着东西呢!”

“……”

李庆安冲姚宁氏笑了笑,把东西递了上去。

“就是些酸萝卜!”

“我来就是传个信,就不进门了!”

“安子回来了,你跟他说一声!”

“就说上次做的那个取暖设备,我们厂里打算研究一下,问他能不能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

眼瞅着一些好事的人围了上来,李庆安也不想平白的添麻烦,就跟姚宁氏说几句,骑着车离开了。

两天后,姚宁氏晚上七点多骑着车来到四合院,手里拎着一篮子鸡蛋。

“还说我,您不也没空手来么!”

“我这是给孩子的,又不是给你的!”

“……”

不多时,李庆安引着姚宁氏进了屋。

朱珠一瞧,连忙进屋把孩子抱了出来。

姚宁氏连忙接过孩子,乐呵呵的逗了两下。

“行啊!”

“这孩子体质挺好的!”

“你们办不办满月酒?”

“……”

听到这话,李庆安愣了一下。

“办啊!”

“不过,不是满月那一天!”

“……”

姚宁氏先和李庆安闲聊了两句,随后才说到正题上。

“那事儿我跟安子提了!”

“他现在一心想考军事学院,说再不济也要搞航空航天,谢谢你的好意了!”

“……”

李庆安一听,就知道姚华安误会了,连忙摆了摆手。

“没有,我不是给他介绍工作呢!”

“这是开会的时候我提了一嘴,厂里想看看这个取暖设备!”

“我是想着东西是他弄得,不好抢了他的功劳!”

“既然他不想掺和,我扭头跟厂里说一声就是了!”

“……”

姚宁氏点了点头,随即掏出了一封信。

“这安子写的,关于这个取暖炉的一些想法!”

“行了,我明天还要上班,就不留了!”

“……”

李庆安见姚宁氏要走,就连忙起身送了送。

“这么晚了,我送送您!”

“别了,你明天不也上班么!”

“不耽搁,您这么漂亮的师娘走夜路,我可不放心!”

“你这说话越来越不着调了!”

“哈哈,走吧!我就送您到大路上,您回去的时候自己小心点,别走小巷子!”

“……”

不多时,李庆安骑着车一路把姚宁氏送到了大路上,看到人影消失了,才又折返回去。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周五这天,技术科召开了周度例会。

往常杨厂长是只参加月度例会,不过今天是要讨论取暖设备的事,杨厂长、许书记和李主任都参加了。

不多时,陆科长就把事情简单介绍了一下。

李怀德听了一半,就有些坐不住了。

当初贾东旭那事,让杨厂长和李怀德都失去了晋升机会。

而段局长因为不粘锅,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已经调任工业部常务了。

过年的时候,李怀德就在活动。

这要是让杨厂长搞出了科研成果,李怀德就彻底陷入了被动。

陆科长介绍完背景,看到李庆安没把人领过来,便连忙问道:“李组长,你那个朋友没来吗?”

李庆安点点头,说道:“他在考大学的关键时期,不想因为这件事分心,这个炉子的原理是我提的,他只是做了一些计算和补全工作,我可以代表他!”

陆科长早就知道这件事,也是点了点头,说道:“那好,这个炉子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现在的关键是有没有通用化的可能性!我们厂的主要业务是型钢,对于这种炉子的制造和研发,是没有经验的,需要其它分厂协作!”

杨厂长当即点了点头,说道:“这个问题我会去沟通的!”

李主任也是连忙说道:“只要你们能确认这个炉子有研发价值,财务方面是没问题的!许书记,您看呢?”

许书记看了看资料,说道:“勇于创新是好事,但现在钢材紧缺,时间也很紧迫,我们是没有时间浪费的!”

杨厂长一听,也是有些皱眉,试探着说道:“要不让技术科先拿出一个理论方案,咱们试制一个?”

许书记摇了摇头,说道:“试制也是要耗费人力物力的,而且还涉及到多厂区协同作业,等这东西研发出来,又要投入生产,中间的过程耗时太长了,组织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生问题,是不能耽搁的!”

听到这话,杨厂长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冲陆科长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李怀德笑了笑,说道:“我看还是尝试一下吧!毕竟走热力网也遇到了难题,这也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要不试制的问题,交给外厂,我来协调一下?”

许书记看了看,皱眉点了点头,说道:“这个资料我看过,确实有可行性,但我们经不起折腾,要是放在外厂也行,但依旧不能耽误我们的正常工作!”

听到这话,杨厂长也是点了点头,说道:“那我们就讨论一下这个炉子是否可行吧!”

随后,陆科长牵头,做了一个技术上的汇报。

这个炉子原理很简单,李庆安家那个等于是按照他家的情况定制的。

但现在的房子大多数都是旧房子,建的时候是有一定标准的。

就拿四合院来说,一个开间大概是十五到十八平米,通房是十到十二平,耳房是十五到二十平。

只要按照不同的房屋大小,制作不同型号的炉子,就能完成一定的通用化。

陆科长又比较了一下细分供暖管道和炉子的性价比,得出的结论就是炉子要比细分管道经济。

因此,这件事很快确定了。

只不过,原本杨厂长的功劳,被李怀德分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