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脸色阴沉 > 第1087章 量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每块灵地都是唯一且无法复制的,其形成着实夺天地之造化,需要多个环节的耦合才能生成,多一点少一点都不成。

那个长出玉球的位置也必定有很多因素的配合才会出现,或者可以视作一个天然的大阵。

灵地、法阵等深奥的学问时来新不懂,他只需要一模一样去重复就好。

时来新回到玉球的生长处,在巨大的脊骨上盘膝坐下。

还没有入静,那些绿色小点点就热烈地扑来,确实是一个好位置,光是坐在这里,就可以获得很大的好处。

或许在当年,像龙这样的神兽都不需要刻意修炼,霸占一块灵地后在上面睡觉就可以提升进步。

时来新觉得皮肤上痒痒的,用灵觉就可以看到,绿色小点点爬满了他的皮肤。

蘑菇爆把他的衣服都烧没了,倒是方便他了,全身上下都是绿色小点点,无一遗漏。

被粒子射线暴射伤的皮肤此刻最痒,绿色小点点直接参与了伤口的愈合,伤口在极短的时间里长出一层薄膜,应该就是新皮肤的雏形。

时来新闭上眼睛,并没有立刻进行修炼,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了玉球的身上。

他一翻手掌,随意地让玉球粘在手背。

当神识进入玉球时,他看见了数量极其庞大的绿色小点点,准确来说这些绿色小点点已经改变了形态。

原生态的绿色小点点已经很小,而玉球上排列的小点点更缩小了百倍,应该是保留了小点点的精华。

更有意思的是小点点的排列方式。时来新在杂志上看过dNA的螺旋结构,放大了玉球就可以看到,它由螺旋结构一层一层规律地缠绕在一起,每一缕,每一层都紧密契合,相互之间几乎没有空隙。

螺旋结构上每一个点都是缩小了百倍的绿色小点点。

时来新的神识溯源而上,往玉球的内部走,他发现,内部的小点点有进一步压缩的趋势,越往里面看,压缩得越小。

而且螺旋结构也不是胡乱生长的,每一缕都有个内生的源头,不论绕了几圈,条理都一丝不乱。

再往中心看去,微观世界的深处,时来新的神识已经够不着,别看是一个小球,其实就是一方小宇宙。

球当中的那个核心说不定如宇宙中心的黑洞一样神秘。

每一缕从内核延伸出来的螺旋结构,都可以看作是银河系的旋臂。

身边虽然有大量的绿色小点点,唾手可得,时来新却没有急着吸纳,如今他有更好的选择,玉球可以视为绿色小点点的加速器。

脑子里又冒出个新想法,时来新睁开眼睛把玉球直接放在了丹田外面,也许这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省掉了中间环节。

时来新开始行功,全身的穴位打开,聚在外面的绿色小点点涌进来,然后顺着经络进丹田,这个过程不需要时来新去刻意关注,自然而然就完成。

他的主意识放在丹田外的玉球身上,玉球暂时没有任何变化。

时来新有多次沟通法宝的经验,相当有耐心。

玉球是个容器,丹田也是一个容器,相较而言玉球的压力要高得多,物质的移动通常都是从高压走向低压,关键是要把两者连结在一起。

丹田本身是在轻轻搏动着,随着时来新的脉搏走,当全身心宁静下来,这种搏动就变得明显。

他把神识放在丹田与玉球接触的位置,调整脑电波与丹田搏动同节奏。

过了一会儿,玉球似乎适应了丹田的搏动,随着搏动微微起伏。

不知又过了多长时间,玉球内部出现了共振,当共振到达一定程度,玉球与皮肤接触的表层上,螺旋结构上的压缩态小点点开始脱落,渗进皮肤来到丹田外壁。

压缩态小点点实在太小,丹田的外壁阻碍不了它们,它们像有目标,进入丹田之后就一头扎进半液态半结晶态的混合物中。

原有结构对于它们来说太粗疏了,它们从中穿梭而过,来到核心处,闹腾几下后与之融合在一起。

时来新即使在静中也不禁心头一喜,成了。

这道无形闸门打开之后,接下来的过程变得井然有序,压缩态小点点源源不断进来,成为时来新丹田内的一份子。

有了压缩态小点点的加入后,结晶的密度和质量都显着地提高,结晶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渐渐地,这样吸收的另一桩好处也体现出来,有些压缩态小点点留在了丹田壁上,直接成为时来新身体的一部分,将来对丹田的成长大有好处。

时间慢慢流逝,丹田内的结晶化过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这很正常,压缩态小点点本来经过极度加压,它们在丹田内重新聚合在一起就是高质量的结晶态。

终于在某个时间点,时来新的丹田内部完成了结晶化,从液态完全变成了固态。

压缩态小点点仍然不断进入,结晶体继续增长,迫使丹田膨胀起来,丹田反施加给结晶体的压力也更大。

这是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结晶体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凝实,达到一个临界点,丹田无法再增大,开始对结晶体单向施压,这时候已经不需要再注入压缩态小点点了,时来新的修炼也告一段落,睁开眼睛。

他把丹田上吸附的玉球取下来,它的体积已经小了一半。

他继续静坐,回想丹田结晶化的这段过程,与吕祖传授的经验一一引证,他发现自己身上发生的情况都是那些经验的加强版。

有两个重要的不同,一是关于丹田的膨胀,时来新的丹田有段时间实在胀得难受,前人的丹田结晶阶段虽有膨胀,但绝没有到这种程度。

二是结晶的密度,时来新此刻丹田内的结晶密度相当接近于玉球内部的状态,这明显要比吕祖说的高一个数量级。

现在没法向吕祖请教,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总算是过来了。

目前离结丹只差一步,量的储备已经够了,接下来就是促成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