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满的爷爷朝罗老太,竖了两根手指,“二十二年了。”
罗老太看了看他的行李箱,问,“你还没有回家去?”
“没有。”爷爷说道,“我来的时候没告诉建设,想自己找回家去。但不认识路了,我刚才在这附近转了好久,这附近巷子真多,找不到哪条巷子了,正巧在这里遇到你了。”
“巧了巧了,我在这里买只鸡,等杀好后,咱们一道回。”
罗老太挑了点蘑菇,又回到鸡贩子跟前,指挥着,“肠子要弄干净一点。鸡胗里的黄皮也不要丢哦,”她转头告诉爷爷,“那是个好东西,我晒干后送中药铺呢,五毛钱一个,我家里攒了有十多个了。”
爷爷附和道,“确实是好东西,好东西。”
他陪着罗老太等,同时环视着周围,有点忆古往昔的感慨,“这地方一直没变,还是以前的老样子。”
“地方是没变,人变了。”外婆搭着腔。
“是的,你看我们不是都老了吗?”
外婆再一次打量爷爷,爷爷的精神气,确实不像是个八十岁的人,倒像是六七十左右。“你还行,比我小两岁,看上去比我岁数小多了。”
爷爷大声笑起来,“咱俩差不多差不多。”
小贩终于把收拾好的鸡递给外婆,两个老人便往桥下走。路过的熟人看到外婆旁边有个陌生老头,外婆主动解释,“我亲家公,从大西北过来的。”
待人走后,外婆对爷爷说道,“你不知道这巷子里面的人,天天没有穷事,就喜欢嚼舌头根,我不说你是我亲家公,不到半天,就不知道传成什么样了。”
他们下了桥,朝莲花巷走去。
当爷爷看到院门口那高大的芭蕉树时,突然想了起来,“就是这里,就是这里。这里的芭蕉,还是我那年来的时候种上的。当时就是一小株,没想到现在这么高了。”他温和地抚摸着叶子,“叶子都这么大了,可以编草帽了。”
“编什么草帽啊,现在谁还戴草帽,时代不一样了。”罗老太说着,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张玉叶。张玉叶先看到了外婆,外婆也不着急说一下遇到爷爷的情况,先把手里的鸡往上提了一下,说,“你小哥想喝鸡汤,我买只回去炖炖,价格还算公道。”见张玉叶的目光越过自己的肩膀,看向爷爷时,才说,刚才在凤凰桥遇到的,他认不得路了,我带他过来了。
张玉叶的表情一下子凝住了。她本就不愿意公公过来。但现在又不能当面将这种情绪表现得过于明显,毕竟面场还是要顾的。只能挤出点笑容,说,“爸来了,进来进来。”
爷爷走进院子,四处看看,像是寻找二十年前的回忆,不停地说,“老样子,还是老样子啊。”
张玉叶把爷爷的行李拿进屋,问,“怎么没提前说一声,让建设去接你?”
“他工作忙,我就没打扰他。”爷爷走进客厅,张玉叶给他倒了一杯茶,打开电视,并给了他一个遥控器,说,“你想看什么,自己调。”说完,进入厨房,看了下冰箱,又返回客厅对爷爷说,“爸,我出去买点菜,一下就回来。”
罗老太还没走,正好和张玉叶一道出了院子。出了门,张玉叶脸色就僵下来了,掏出手机给冯建设打电话。电话一接通,便硬梆梆地通知,“你爸来了。”
那头顿了一下,问,“真来了?”
“我骗你有糖吃吗?人已经在家里了。我早就跟你说过,别让他来,来了住哪里,要是不走了怎么办?”
“来都来了,说这些干什么,我等会儿回家。”
张玉叶挂了电话后,继续生着闷气。
罗老太在旁边哼了一声,“这个冯建设啊,能做什么事?当年要不是我拼死拼活给你们弄了这点宅基地,盖了两间房子,你们有现在这么敞亮的院子?他爸过来露过一次面,一分钱都没有掏,多少年了,基本上也不联系,现在老了,反倒过来享福了,换成我,我真没有那个脸。”罗老太说完,咦了一声,“会不会得了什么大病了?在那边没有人服侍,跑过来靠你们了。”
张玉叶吓了一跳,“不会吧?”
“有就麻烦了,指望着你们掏钱了,万一交代到这,你们用的钱更多。”罗老太似乎已经看到爷爷躺在床上,身上全插着管子的情形,满脸焦心的说。
“妈,真的会这样吗?”
罗老太回味着爷爷的容貌,说,“我也是瞎猜的,不过气色看上去不像生病,精气神比我好。”
张玉叶心里已经忐忑不安了,罗老太的话没有起到安慰作用。她说,“有些病是看不出来的。”
“反正这老头,来肯定是有目的。”罗老太一副已经了然于心的神态。快分道时,她又问张玉叶去哪里。
张玉叶不悦地说,家里没菜,我去买条鱼。真是的,最烦家里来人了。
中午,冯建设回来了,父子俩好久不见,相见甚欢。两个人边吃边聊,冯建设专门请了假,吃饭过后专程将爷爷带去怡州城一些重点景点转转,老爷子心情不错,一直夸怡州这些年的发展日新月异,比西北要强很多。
冯小满下班回家,人还没有进院时,就听见一个陌生老人的声音,走进家里,才发现冯建设正和一个老人在说话。冯小满一出现,老人就站起来,有些激动地说,“你是小满吧?”
冯小满一眼就认出来了,“爷爷!”
爷爷接连两声诶诶,祖孙俩互相打量。爷爷欣慰地说:“长这么大了,成大姑娘了。爷爷就不行了,老了。”
冯小满说,“爷爷您不老,您永远年轻。”
爷爷笑道,“你看你说的,那我不成老妖怪了。”
祖孙俩有说有笑,张玉叶在房间里面,慢腾腾地整理衣服,耳朵却格外留意着外面的动静。她现在最想知道的事情,就是冯建设的父亲为什么来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