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满想起自己曾经的座右铭,就是跟孤独有关的——我的快乐,源于远离人群。就像俄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里面写的那样,我对这个世界的要求主要是,让我自由自在,别来烦我。
如此看来,年轻人的孤独和老年人的孤独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年轻人的孤独,是慎独,是自发的,是可逆的,而老年人的孤独,是无助,是被动的,是不可逆的。
蒋波和冯小满默默地陪伴着他。星星三三两两地缀在天鹅绒般的苍穹上,月亮也清亮亮地紧跟而后。四周的喧哗散去,一切又恢复了静谧。
朱老师艰涩地说了声,“回吧。”
街道上,灯火辉煌,车水马龙。
他们三人被另一种喧闹裹挟,进入小区后,再次回归宁静,等到上了楼,蒋波和冯小满即将离去时,孤独又从四面八方喷涌而出,将朱老师脸上的光熄灭了。
“你们能不能帮我找找我儿子?”朱老师说。
已经走到门口的两人,又走回来。
朱老师颤抖地用一支中性笔在纸上写了一串号码,最后还写上儿子的名字,朱刚。刚字的立刀旁最后那一勾,勾得惨烈。“我想见我儿子,帮帮我,好吗?”
蒋波和冯小满齐声说,“好。”
他们两人今天出来都没有开车,两人打了出租车,冯小满先在凤凰桥下,没有想到,蒋波也下了车。他说,解放桥离这不远,他走回去了就行了。今晚有月亮,他想在凤凰桥赏月。
凤凰桥的夜晚也是灯火辉煌,但这里的灯火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凤凰桥边的灯,是花灯。平日里花灯会少一些,到了每月十五,凤凰桥的花灯就会全部盛开,河堤上、河面上、桥墩上,都是花灯,各式各样,造型别致,五彩缤纷。
冯小满和蒋波站在桥上,看着天上的月亮,又看看河面上被花灯簇拥的月亮倒影。一拨拨的人流从他们身后走过。有个卖花的小姑娘走到蒋波的面前,对蒋波说,“大哥哥,买朵兰花送给你女朋友吧。”
蒋波受不了小姑娘乞求的目光,便买了一朵。那兰花,小小的一朵,豆绿色的花萼,狭长的花瓣白色泛绿,紧密地束在一起,如婴儿的手指般大小。这兰花看着素雅,香色却异常,特别香,闻着还不腻。
蒋波将花送给了冯小满,冯小满接过,说了声谢谢,将那花放在掌心里面转了转。蒋波看着她的手,涌起一股冲动。他想握住那只手。他小心翼翼的,将半边身子侧了侧,手因为紧张而渗出了汗。
就在他鼓足勇气,准备一蹴而就时,冯小满突然扭过头,问他,“是你给朱老师儿子打电话,还是我打?”
蒋波连忙缩回手,站直身体,“嗯,随便,你打我打都行,要不我打吧。”他有些结巴。
“好。那我等你电话。我先回去了。”
“你,要回去了?”蒋波恋恋不舍。
“是啊,你呢?”
“那,那我也回吧。”
两人反方向走去,一个朝南,一个朝北,从桥中走到桥尾,越来越远,彼此都渐没在人潮中。
冯小满很快到家了。她打开院门,就看见张玉叶站正在厨房门口,冲自己笑。“这么快就回来了?”
冯小满见她笑得意味深长,话中有话,便知自己刚才和蒋波在凤凰桥的事,她已经知道了。
“哟,这花还蛮香的嘛。”张玉叶看向冯小满的手中的花,“我在家就闻到了。”
“妈!”冯小满没好气地喊了一声。
张玉叶又笑着问,“吃过饭了吗?还有粥呢,要不要喝点?”
冯小满自己去盛,张玉叶却抢先了,好像在奖励冯小满,一边盛一边说,“这好事要么不来,要么就一块来。”
“什么好事?”冯小满问。
“你还想瞒着你妈呢,凤凰桥看灯的人都告诉我了,我电话接了好几个,都说看到我女儿女婿了,小伙子呱呱叫,两个人就站在凤凰桥上看月亮。我不放心,就去了桥上看,还真看到你们了。”张玉叶为自己的小动作得逞沾沾自喜。
冯小满翻了下眼,脑海里面已经自动勾勒出当时的情形。张玉叶躲在某个桥墎,或是某盏灯后面,踮起脚,伸长脑袋,如探照灯一样寻找他们。等寻找到目标后,目光就锁死了,不停发出偷笑声。反正凤凰桥喧闹声大,完全盖得住她的声音,她的动作愈发自如了,直到看够了,才攒赚着一肚子的欢喜朝家里赶,以此来掩盖她的不在场证明。
“妈,我说清楚,我跟他没那回事,你别乱想了,我说过的,我这辈子不结婚。”冯小满说完,喝了一口粥。
张玉叶脸色僵了一下,但又笑起来,“你看你又小孩子气了,行行,不结婚,嘴上说不说话,我倒要看看到时候谁要结婚。”
“妈,你再说我不理你了啊。”冯小满只觉得刚才那口粥格外爽口,问,“在哪家买的?”
“买的?就不兴我自己做吗?”张玉叶故意说道。
“难。妈,不是我小看你,你绝对做不出来,我爸也做不出来,我就更别说了。这手艺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张玉叶这才说,是腊八送来的,巧莹熬的。“巧莹虽说腿不行,但熬粥这手艺是真好,哦,我忘了跟你说第二件喜事了。大呆子要跟巧莹结婚了。”
冯小满只觉得事情来得突然,“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你觉得突然吧,我也是。你看巧莹也快结婚了,咱们这凤凰桥大姑娘就剩下你一个人了。我身体你是知道的,你再不抓紧点,我可能还真等不到抱外孙的那天。”
张玉叶这次将目标提高了,不仅要结婚,还得生个孩子。冯小满不想再听她说下去,端着碗钻进了自己的房间。张玉叶在最后追问,那男孩子是谁啊,做什么工作的,家哪里的?冯小满只当没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