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家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已经结婚,二儿子准备结婚,老三也有对象了。
李向南不偏不倚,给三个兄弟全部准备了四件套,一个人两套。
是他们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的。
棉布的质量特别好,不缩水,花色鲜艳,这绝对是在小地方买不到的好东西。
在京都这都是最流行的。
就以现在的物价,这些东西都差不多值1000块钱。
李小姑虽然不知道这个东西多少钱,但是一看就不便宜。
向东给准备的东西也不少。
是给他们夫妻从里到外买的新衣服,另外还要塞给她钱。
侄女们知道感恩惦记她,她心里真是有说不出来的熨贴。
这些年,每年过年的时候,三嫂也是给她寄东西的。
这也就足够了。
现如今这么多东西,她怎么能拿呢?
不过最后这东西还是拿回去了。
向东说了,小姑要是不拿,过后她就给邮回去。
这么多东西,邮费都不少钱啊!
李母给向春也准备了一份东西,但是不多,东西多的话太打眼,对她并不好。
知道她经济上困难,给她塞了100块钱。
其他人就谁也没给东西了。
相比之下,李二伯和大儿子是不敢指望李向南家的东西的,但是他大哥也没有给他们什么。
他眼红也没有办法。
他说他家困难。
他儿子接了他的班,他儿子工龄短,工资低。
儿媳妇的单位已经很久没发工资了。
女儿婚姻也不顺利,还需要他的补贴。
他是提前退休的,退休工资低,家里生活都挺艰难的。
老太太的丧葬,回村里还要有一笔花费。
当时,他说他家太困难了,掏不出钱啊。
难不成他还能指望着别人给他什么?
二伯现在是后悔的。
早知道老太太的丧葬,他怎么这也掏点钱了。
大哥家那么富,哄着他开心,他手指缝儿里流出来点儿也不少啊。
如果他们家能对李向南好一点,哪怕就是当年,在李向南上门借衣服的时候能借给她几套干净衣服。如今也能有一点香火情啊!
他们一起回老家,他们家和老四家两手空空……
李向南现在可没有时间去管他们是怎么想的。
她到了羊城先落脚在了保安公司。
她先检查了一下公司的情况。
还不错。
而且做事情也是规规矩矩的。
她有事情要做,就把顾明调出来了。
以前的时候不涉及这一行,她不知道。
这回要用到了, 她一打听才吓一跳。
走私,所获的利润是难以想象的暴利。
很多很多人为了钱就铤而走险了。
在改革开放初期,因为政策不完善,这边有一段时间内走私很猖狂,这是她知道的。
只是没想到事实是她都不敢想的。
李向南的吓一跳,仅仅是吓一跳。
顾明的吓一跳才是真吓一跳,是慌了。
南姐让他打听走私不说,还让他去那边租仓库。
而且还让刘武帮着去码头上寻摸干活的人。
所谓的这个寻摸干活的,是指帮着那些人接货的。
这些人,不仅是有人还有车。
是那种大解放车。
顾明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南姐要干什么?
这买卖要是做一次,这辈子都洗不干净了。
南姐却云淡风轻。
顾明的老婆,孩子已经来羊城了。
李向南她们暂时也不来羊城的房子住。
她也不想她的房子空着没人打理,也不舍得租出去。
经她同意,顾明夫妻和孩子就住在,窦兴盛夫妻和顾明他们住的那两间屋子里了。
花园他们打理,菜地他们种着。
南姐回来还在主屋里住了一天。
请他媳妇和孩子们吃饭。
南姐没有看不起他媳妇儿穿着土气,说话又满是乡音。
可是,窦兴盛高兴不起来呀!
“南姐,你不是一直在约束公司里的人,不许干违法的事吗?
我们这……这样不行啊!”顾明都快吓得腿肚子转筋了。
顾明能这样想,李向南还是很欣慰的。
李向南:“你放心吧,要做也不是咱们做。
你去把这一行探一探,我想知道他们中间常常都有什么样的猫腻!”
南姐说要做不是咱们做。
那也不行啊。
南姐让他租了那么大一个仓库。
那得装多少货啊?
顾明就是腿肚子发抖,他也得听南姐的去打听。
这些李向南频繁的和齐曼婷联系。
秦助理也不断的给她这边送消息。
顾明都觉得这个世界是颠倒了。
邓贵江邓局长,他亲自来找南姐。
他要知道货大概是哪一天到。
还要协调海警局、海关,还有他们的人避开船只。
因为他们货运的体积大,想躲过稽查人员太难了。
所以他们只能避让。
顾明觉得不是自己疯了,是这世界疯了……
李向南自己亲自去仓库转了几趟。
预计货物今晚或是明晚到,李向南就一个人先到了仓库。
她把铣床和武器都拿了出来,然后将仓库锁好。
在仓库旁有小小的一个休息的房子。
这屋就是给看仓库的人住的。
这时的顾明被李向南安排去办事了。
顾明担心李向南一个人在这里不安全。
南姐吩咐的事,他真是火急火燎的去办。也好,抓紧时间回来。
当晚,李向南带着顾明,还有两个保镖,准备亲自接的货。
等到天亮也没有消息,货物没到。
第二天他们仍准备着接货。
晚上货到了。
李向南在海边亲自看着他们卸船装车。
而顾明,李向南让他带着两个人去给放哨。
顾明不放心,做这一行的没有好人。
南姐就是戴着口罩,谁能还看不出来她是孤身一个女人啊!
“我让你服从命令!”李向南是不想顾明他们看到有多少货。
李向南掏出了一支手枪。
只听咔一声,枪保险打开了。
“大哥,不知道你们怎么称呼。
我想你们干这一行,就会守这一行的规矩!”李向南对着带头的人说道。
这个人来了之后看着是一个女人带头,他还有点不屑。
没想到这还是个狠人,居然有家伙。
干这一行的,带点家伙不习惯。
但是看她那么熟练,可不是装出来的。
顾明也这么想。
李向南另一手又拎出来个东西,在那晃悠晃悠的。
是手雷。
顾明这时候,真的比那些接货的人还吃惊。
“怎么不说话?守规矩还是不守?
我这人可从不赖账!
我答应付双倍的钱,就是双倍的!”李向南手里那个手雷晃晃悠悠的。
“我们肯定守规矩!”他们就是想挣钱的。
轻易都不会坏规矩,更何况这是个硬茬子。
顾明刚才已经跟他们透露了,保证今天晚上没有人查。
关键是人家的船只直接靠岸了。
这哪是一般人能干的事儿啊?
顾明这时候也不说什么了,他听南姐的……
李向南亲自看着东西装进了仓库。
她把提前准备的钱扔给了带头的人。“钱货两清!”
“以后有用着的地方就开口!”双倍的工钱谁不愿意呀?
李向南应了一声好。
岂不知她心里想了,这辈子她就想干这一回。
这次的惊心动魄就不少了。
“南姐!”一切都安全了,顾明就回来了。
“去送信吧!
让邓局长来接货!”李向南就去休息了。
顾明让人送信后,他也没敢睡,等着来人呢。
这时候他还有啥不明白的?
这些东西是南姐,给国家弄来的。
他本来以为只邓局长亲自来接货。
谁知道这阵仗……
有部队的,和公安的,两队人马。
而且那些当兵的一个个荷枪实弹的。
立马就把仓库包围了。
有可能他们早就把这片区域包围了,不过是远距离的、大范围的而已。
李向南被叫醒了,她和来人一一握手。
老客亲自来了。
这个时候顾明和他带来的人都需要回避。
李向南也不说废话,就带着人验货了。
老客先让李向南指出来,他们要的东西在哪一个箱子里?
李向南指出了那四个箱子。
包装箱全部被拆了。
和老客带来的人都是懂行的,看见这些武器他们激动的都快哭了。
仓库里所有的东西当着李向南的面,全部拆开。
机床、铣床、铣床刀具、汽车,这些东西的型号数量全部登记。
顾明不知道在这个巨大的仓库内发生了什么。
但是南姐走的时候,他们所有的人都给南姐敬了军礼。
而且他们送了又送。
至于这些人的身份,邓贵江邓局长都没有靠上前儿。
顾明在部队里待过,最懂得不该问的事情不要问的重要性。
所以他什么没有问,就跟着南姐回去了。
这两天跟着的人全都是双倍工资,顾明有单独的红包。
不过顾明还是好奇,南姐真的会用枪吗?
李向南把一把手枪塞给他。
是挺沉实的,但是摸过枪的人一摸就知道,这不是真枪。
南姐拿的是玩具枪?
在匆忙间,顾明根本就没发现这是假的!
李向南笑笑:“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只要我的气势足,谁能分辨我手里的东西是真是假?”
其实,之前李向南手里拿的的是邓贵江给她的枪。
邓贵江还特意教她用枪。
让她一个女同志去,邓贵江不太放心,给她把枪让她防身。
邓贵江没想到李向南原来就会用枪。
李向南确实也有防身的本事,再加上她自己带着保镖。
这就好的多了。
这事儿他们主要是配合着放行,但真不适合参与进去……
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了。
李向南的日子紧张了这么久,终于悠闲起来了。
每天在保安公司转一转,然后往家里打个电话。
和四个小崽崽聊聊天。
她要不是每天打电话,她怕孩子们把她忘了。
即使是每天打电话,她都觉得初一和铖顺没有以前粘她了。
反而是扬帆和长风,比以前对她热情。
李向南觉得这两个孩子的记忆比另两个孩子的记忆长得多。
她有赶紧把孩子弄回来的冲动。
可是,现在邱姥爷每隔一天必然到家里看四个孩子一次。
他老人家觉得孩子和母亲分开时间长了不好。
他还建议李母赶紧带着孩子来找向南。
问题是他都准备好了,随时跟着孩子要来羊城。
邱阿姨也知道,每隔一天他老爸就不知道去哪里溜达了。
她问老爷子,老爷子就说去会朋友了。
他爸明显看着比以前开心。
她担心母亲走了之后老爸会受不了,没想到精神状态这么好,她也放心的多。
世人已逝,沉浸在悲痛里,也只会让你们操心的。
你妈知道了会难过的。
用邱老的话说,我看你妈了无牵挂的走了,我安心。
我要好好的生活才能让她放心。
李向南万万是不敢把邱姥爷拐走的。
那估计这孩子的事儿立马就瞒不住了。
邱姥爷每隔一天去看孩子们,不只是想孩子们。
他是去教孩子们的。
尤其是扬帆,在邱老爷的教导下,明显的看出来这孩子高于同龄人的智力许多许多。
尤其在数学上,他表现出来了异于其他孩子的天赋。
邱姥爷怕这个孩子太小了,会慧极必伤。
所以并没有教他太多的数学知识。
他去是和扬帆聊天的,用英语、法语。
其实他老人家还会俄语和德语。
他觉得两种外语就不少了。
孩子太小了。
其他三个也跟着学,但都是只有英语。
这是给孩子们从小就创造语言环境。
也能看得出来,长风也要比初一和铖顺学的快一些。
而且邱姥爷给孩子们讲故事。
他的故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李母和刘春景都忍不住去听听。
再加上一个黄老,隔三差五的就去家里。
长民到现在为止,手艺小有所成了。
因为娘回家了。
他现在有一半的时间住在家里了。
他为是跟着娘走,还是跟着师父,每天都纠结不已。
向北今年毕业了。
如果娘来羊城,向北估计也想往这边来。
那就把大姐一个人扔在京都了……
李向南现在真不差请家教的钱。
但要想请邱老这样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人,她请不着。
而且听她娘说,老人家风雨无阻的。
如果不是怕家里怀疑,他估计想住在这里不走了。
为了家人的情感,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的将来……
总之孩子是领不来羊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