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687章 不如投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说汉卡进入国内的时机还不成熟,不过也只是暂时而已。

无论是决定进口、还是决定自研,一旦国内开始重视个人电脑这一块,就是汉卡起飞的时候。

想到这里,陈凡忍不住说道,“老舅,你跟国内在专利这一块是怎么谈的”

周正东好整以暇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头也不抬地说道,“没谈。”

陈凡眨眨眼,“啊”

周正东笑了笑,说道,“我跟这里的人接触过,在知识产权方面,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完全不懂;第二种,懂,但是不重视。”

他抬起头看着陈凡,轻声笑道,“其实呢,我很能理解这种现状,当年美国也并不是一开始就重视知识产权,或者说,他们也有过故意放纵的时期。

要不然,他们怎么能免费使用欧洲国家发明出来的技术呢。

只是后来资本、市场都有了需要,知识产权才会得到重视,并成为西方国家最重要的游戏规则之一。”

他说着两手一摊,“而现在国内一穷二白,技术落后于西方,如果这时候严管知识产权,其实是不利的。”

顿了两秒,他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又点燃一支烟,皱着眉头轻轻吐出一口烟雾,“关于这种情况,我会慎重思考如何与西方企业进行沟通,或许,‘市场’会是一块决定性的砝码。”

等他说完,陈凡深吸一口气,眼珠微转,随即对着周亚丽说道,“汉卡必须基于电脑才能发挥作用,你先盯着汉卡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但同时要关注到国内个人电脑的发展状况。

我们可以不在意专利情况,但不能一口肉都吃不到。”

周亚丽瞬间明白他的意思,“等国内开始大规模进口个人电脑,或者启动个人电脑工厂建设的时候,我会准备将汉卡输入内地,至少也要与内地合资,哪怕不能办工厂,设立一家专营代理公司也未尝不可。”

基于现在的情况,她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开办外资工厂,哪怕只是合资的也行。还有另一个,那就是汉卡工厂的技术条件,以及相关设备,不知道能不能解决。

虽说现在已经发布公告、确定建交,可是美弟从来没有说过要把中国从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名单中移除。

嗯,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巴统是干什么的吧

所以,无论是周亚丽还是周正东,对这种事情都没有丝毫信心,更别说办成的把握。

或许只有当ibm或摩托罗拉这样的巨头先行一步之后,有了榜样在前面,才有后续其他公司操作的可能。

陈凡搓了把脸,知道汉卡暂时也只能这样。

其实哪怕不能在国内办厂也没关系,……呃,站在国内的技术角度来说,汉卡虽然是美国友商的专利,可真要生产的话……,用周正东的话来说,专利是什么东西!

所以他也懒得去纠结,到时候各凭本事就行,没什么可说的。

只要把这个专利掌握在手里,等互联网时代来临,汉卡以及未来迭代形成的技术成果,自然可以转化为公司的底蕴,带来巨额利润。

若是有国内公司擅自生产汉卡并自研技术,那再好不过。

等国内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必须规范知识产权的时候,只需要一场官司,所有厂家的相关技术成果,都会自动成为自己公司的。

能看到未来的人,就是这么淡定。

相比之下,陈凡更重视另外一样东西。

他看着周亚丽问道,“多协议路由器的事怎么样了”

周亚丽闻言,脸上立刻露出笑脸,“完成汉卡的设计之后,恩格尔巴特博士立刻启动了这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并组建了一个三十多人的团队。

有汉卡销售回笼的资金支持,研究非常顺利。

我们过来之前,他还跟我说进度非常快,慢则一年,快则半年,就可以完成产品研发。”

顿了一下,她眼里闪过几分犹疑,“倒是推广工作,我们暂时还没有什么头绪。”

正如恩格尔巴特博士发明了鼠标,可只能束之高阁、最后卖给苹果公司一样,哪怕他研究出来多协议路由器,但没有应用空间的话,这玩意儿也实现不了其价值。

当年思科之所以能一炮而红,是两位发明人都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一位是计算机系的计算机中心主任、一位是商学院的计算机中心主任,他们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将这个发明应用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网络中。

而斯坦福大学在美国计算机界的地位自然毋庸赘述。

这种情况下,这门技术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应用、并引起行业乃至政府的重视。

换成一家小小的华人企业,哪怕发明人是所谓的鼠标之父,可谁会在意!

陈凡摸了摸脑袋,哈出一口长气,抬起头笑道,“没事,先把东西弄出来再说,只要手里有好东西,再把专利牢牢掌握在手里,就不怕找不到识货人。”

大不了,到时候招一批销售员,一家一家到处去推销。

嗯,第一家就去斯坦福。

聊完工作,周正东一手扶着茶杯,一手夹着烟,笑眯眯地说道,“小凡呐,我有个事跟你说一下,也算是请你做个见证。”

陈凡掸掸烟灰,“嗯,您说。”

周正东转头看了看女儿,回过头来,笑道,“就是以前嘛,周家只有一个继承人,那就是亚丽。现在你舅妈不是又怀上了么,也在医院检查过,确定是个小子,所以关于周家集团公司财产安排的事,就需要做出调整。”

顿了两秒,他接着说道,“周家跟很多华人家族不一样,大部分华人家族一般不提倡分家,以便保持家族的完整性。

但女儿总归是要出嫁的,而女儿也是家族的一份子,所以你姥爷当年还在世的时候,就定了一条规矩,女儿也有继承权,在出嫁的时候,分割出一部分家产,以嫁妆的形式赠与。

所以啊,在确定了亚丽有弟弟之后,我就动手将家产做了剥离,一分为三。一份是属于你母亲的、一份是亚丽的,最后则是周家保留下来的业务。”

听到这里,陈凡看了看两人,默默抽了口烟,没有出声。

上次他就说了不要,但周正东执意如此,这部分家产也没有交到自己手上,那就没必要多说。

周正东见他不说话,欣慰地笑了笑,继续说道,“其实啊,几乎九成的业务都被保留下来,剥离出去的基本上都是浮财和不重要的业务部分。

现在公司业务大致没变,仅有的变化,就是我把出版公司彻底转给了亚丽,并注入了一千万美元的资金,归你们二人所有,股份你们一人一半。

我做了一份法律文件,你的那一半股份,暂时由亚丽代持,但基础文件上明确了那一半的股份所有人是你,这份文件目前不方便给你,回头等你有机会去美国,再交给你,你开个银行保险箱存起来,如此就万无一失。

另一方面呢,就是资助你们两个人合伙成立的科技公司,汉卡、还有你说的那个多协议路由器,都放在这家公司里面,这方面我是这么想的,……”

说到这里,周正东咂咂嘴,斟酌了两秒,才继续说道,“你不用出资,算创意入股,开办公司的所有资金需求、由我替亚丽垫付,算是她的出资。

然后股份方面,也是一人一半,如果以后有设立期权池的需要,稀释部分也由你们按比例共同承担。”

他看着陈凡,正色问道,“如果你觉得不合适的话,现在可以提,回去后我再做修改。”

陈凡抿抿嘴,看了看两人,笑道,“我只是张张嘴,就占了一半的股份,是不是太多了”

人家以技术入股的,折算成股份也不会超过三成,而他只是简单提个建议而已,什么都没做,却占了一半。

坦白说,如果这不是自家老舅,绝对不可能。

再一个,如果没有他们,即便陈凡有再多想法,也不可能把这份资产揣进兜里,只能是和两款汽车一样,成为公家资产,然后给自己添一笔不轻不重的资历。

甚至还不一定能得到上级单位的重视,极有可能最后被锁进仓库吃灰,等互联网传到国内、上级想起来的时候,才发现由于没有注册国际专利,被历史上的思科如期发明并注册,结果便是白忙活一场。

没办法,相比汽车,这个时期的电子产品确实很不受重视,这不是陈凡以一己之力就能改变的,人家学部委员,也就是当前的院士,都没有办法,他又能怎么办

等陈凡说完,没等周正东说话,周亚丽便呛声说道,“你还真打算亲兄弟明算账啊。差不多就得了,还有别的问题没有”

陈凡,“呃呃,没有。”

周正东呵呵笑道,“那就这样。对了,还没完。”

陈凡瞪大眼睛,“还有什么”

周亚丽没好气地说道,“利润啊。”

周正东笑着点点头,“我给你在瑞士银行纽约分行开了一个不记名账户,以后所有的分红都会汇入这个账户里面,还是等你有机会去美国,我再将账户资料给你。”

他这边话音刚落,周亚丽便在一旁小声说道,“老弟,你的在北美已经卖了两百多万套,稿税超过350万美元,都已经给你存了进去。

不过你这笔钱还要交税,但是呢,欧洲市场那边也开始启动,反正钱很多,税务方面我爸也会找人帮你办妥,你等着去拿钱就行了。”

陈凡张了张嘴,想了好一会儿,说道,“这钱放银行有点浪费,不如你帮我做投资吧。”

这个时期美国的所得税率高得吓死人,不过投资和消费都可以抵扣免税额度,所以尽管周亚丽说税务的事情周正东可以办妥,他还是不想把钱放银行凭白被扣。

拿出来投资,不仅可以避税,还能增值。而未来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最好、股市一路狂飙的20年,巴菲特的主要财富增长就是在这一时期,投资风险小、收益高,岂不比存银行强多了。

而周正东两人听到陈凡的话,不禁面面相觑,随后一起看向陈凡,脸色满是惊讶,“你还懂投资”

陈凡无奈撇撇嘴,“我说,为什么你们总觉得我孤陋寡闻呢都说了很多次,我在国内也能看见国外的期刊,了解投资有什么奇怪的。”

周亚丽讪讪笑了两声,“呵呵,差点忘了。”

周正东也笑道,“主要是国内大环境如此,你这种情况,什么都知道一点的,确实是个例哈。”

周亚丽赶紧岔开话题,问道,“你想怎么投资股票还是地产,又或者其他的”

陈凡笑了笑,也没多说,只是对着周亚丽说道,“苹果电脑还挺好用的,都帮我投资苹果电脑的股票吧。”

周亚丽,“呃,可是苹果电脑还没有上市啊。”

陈凡比划了几下手势,笑道,“没上市也可以投啊,就是风险投资,……”

没等他说话,周正东摆摆手,正色说道,“这件事交给我来安排,保证都给你换成苹果公司的股票。”

进了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法务部,要是连这点小事都办不成,那这个贸易代表也太不值钱了,单单看在这个职位的面子上,各大投行也得分出一部分投资份额,区别无非是份额多少的问题,绝不会一点都拿不到。

何况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见未来,有人一起分担风险,人家还巴不得呢。

顿了一下,周正东又说道,“不过,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万一要是有其他公司超过了苹果,那你的投资就有可能打水漂了哦。”

陈凡笑着点点头,“没事,投资就跟打牌一样,买定离手,输赢都不悔。”

周正东也笑了笑,“行,有气魄。”

他转头看着周亚丽,“那还是老办法,用你的名义代持”

周亚丽感觉债多了不愁,“行啊。”

她随即眼珠微转,看着陈凡问道,“老弟,除了苹果,还有什么投资意向公司没有”

陈凡想了想,“我记得,王安电脑是上市公司吧”

周亚丽转头看向老爸,周正东点点头,“是上市公司,而且是明星股票,公司经营状况一直不错,分红也还可以。”

陈凡笑道,“那以后还有进账,也可以买点王安电脑的股票。”

周正东忍不住笑道,“反正你是认准电脑股票了。”

陈凡耸耸肩,说道,“其实除了电脑,做软件的公司也不错,比如微软。”

周正东有些惊讶,“你还知道微软”

不等陈凡说话,他便摆摆手,“我知道,期刊上看的。行,我记住了。”

总共才三个公司,想记不住都难。

陈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哈出一口长气。

他倒是想直接买下dos,当年比尔盖茨买下dos系统,也只花了几十万美元,以他现在的资产,可以一下子买十个。

但还是那句话,东西有没有价值,不是看东西本身,而是看在谁手上。

人家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的董事,也只有那种身份的人,才能轻而易举得到ibm的订单,成为微软崛起的基础。

换成周家,咳咳,还不如人家公司自己做一个新的呢,所以还是得投资微软,哪怕他现在只是一个小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