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拢徐和黄巾部。
唐山麾下的黄巾势力一跃膨胀到了4万人,加上老弱足有十余万众。
唐山下令,攻破武安家坞堡庄园。
一场简单的公审过后,曾经作恶之人全部伏法,家丁护院与佃户奴仆得到解救。
并因此收拢百姓几千余,招募从军者500。
唐山所作所为得黄巾拥戴,黄巾降将徐和、管承、徐黑痣三人投效。
一日后,武安启所在坞堡被管亥攻破。
司马俱一刀斩杀武安启,并将其人头赠予徐和,司马俱、徐和两人恩怨具消。
……
管统收到消息,羡慕不已。
别人不清楚他的战绩怎么来的,他自己能不清楚吗?
不仅如此,作为当事人,他还非常清楚城主大人接下来的部分布局。
接下来,便是唐山的扬名之战!
沿海而进,一路北上辽东,顺势拿下渤海湾。
对现在的管统来说,只要唐山的名气足够高,那他名气也能水涨船高。
这便是城主大人所说的流量捆绑。
通过手下败将来扬名,更能衬托出他这个胜利者的强大。
远方的海面上,数十艘海船正在远去。
管统收回目光,幽幽一叹,“还真是期待啊!”
“唐山!”
对于名声,管统还是非常在意的,他只希望唐山名声越大越好。
这样也更容易达成城主大人的计划。
他的名气越大,相应的东莱郡也能越稳。
这个时代,名气很重要,人生所求无非名利。
以名取士而非以才取士,这也造成了很多名不符实的情况发生,而大多数都是世家之间的利益交换。
一船一船的人口从码头下船,整个港口顿时乱成一片。
民兵队上前,一一疏导人群,他们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很快安抚了众人的情绪。
没多久,队伍就变得秩序井然。
张七九最近可忙坏了。
不仅亲自视察官吏的人员安置情况,还要为这些人指导出路,安排工作。
一切千头万绪,总得一件件来,可那些新迁来的民众却等不了那么久。
张七九不得不亲自出手督办,这可是最近的头等大事。
为了减小后勤压力,唐山送来的人口可不少。
令张七九挠头的是,青壮大都被唐山编入军队,送来的尽是老弱妇孺。
这让张七九有点火大,多次发文斥责,甚至上书张羽求教。
因为城主扩军,整个东莱郡严重缺少劳动力。
如今又要接纳十余万妇孺,如此穷兵黩武,整个东莱郡的经济很容易崩溃。
张七九一个头两个大。
好在整个东莱,目前已经没了世家豪强,这些人的安置问题算是解决了。
所有土地属于官府,除了分给民兵队与官员的田地,官府手中空地大把。
这些地,可以全部租给百姓去种,税率达到7成。
之所以如此高的税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张羽要养兵,目前要养活6万左右的军队。
再则,民兵队的税率仅一成,大都是自家亲族耕种。
但也有很多人,他们并无亲族。
这些人都去行军打仗了,他们的地自然要官府帮忙种。
待收获,还要分5成给民兵,分3成给帮农。
最后剩余的两成才是官府的。
官府帮这些民兵队的人种地,自己不可能没有损耗,官员的俸禄,人员的调动这些都是要给好处的。
最后得到的两成收益,刨除掉这些,可能连一成都不到。
刨除分给民兵队的耕地,其他人为何都是7成的税率,这也是有说法的。
帮农的收入仅有3成,若是其他人的收入超过3成,税率低于7成这也是不行的。
那些帮农可不是傻子。若是帮农种地,收入少于租种官府的耕地,那他们为啥还要帮民兵队的种地?
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7成税率,是目前最合适的税率。
加入民兵队税率1成,不加入民兵队税率7成。
两相对比就能明白,为何张羽敢夸口:东莱有民十万户,我便要募十万兵。
只要一户有1个加入民兵队的,那仅仅1成的税率,便足以养活整个家庭。
若家庭人口太多,那也可以在种自己地的基础上,租种官府的土地。
虽说7成税率,但结合加入民兵队官府分给每户的田地,总不可能饿死人。
面对如今东莱的情况,张七九走遍诸县,结合实情总结出了一套还算有效的方法。
原本需要一个男丁耕的地,张七九直接安排两三个女人去耕种。
超过40的老人,想要种地也给分,税率仅有4成。
小孩子则全送去学堂,为家庭减少开支。
能够为家庭省一张吃饭的嘴,几乎没有家庭可以拒绝如此诱惑。
得益于贵民城,整个东莱并不缺铁。
既然从事生产的青壮人手少,张羽便着力让工匠作坊生产铁制农具。
铁制农具可比现在用的木制农具好了无数倍,即使是女人,使用铁制农具也可以顶的上一个或几个青壮。
提高生产效率,便能最大程度的节省劳动力。
送去学堂的小孩子,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学堂不仅管饭,还负责给学生教授一些简单知识,这也是张羽普及基础教育的尝试。
同时,学堂还传授一些简单工具的制作。
小孩子心灵手巧,喜欢一些小玩具,一些如箭矢、甲片、编织等手工艺活,便非常适合他们。
学堂生产的这些简单武器,官府一段时间会派人收取,验收合格后,还会给予补偿。
这也算一点小小的尝试,若是效果不错,以后这些杂事可以交给学堂负责。
如此,不仅能增加每个家庭的收入,未来还可为张羽培养一些大匠。
为以后科技的革新埋下种子。
张七九的能力毋庸置疑,96的内政管理一个国家都绰绰有余。
更何况是现在,仅仅一个东莱郡,那还不是杀鸡用牛刀。
截止目前为止,整个东莱郡的在册人口已经突破15万户,达到了77万口。
距离80万,也只是几波移民的事。
在贡献移民这方面,唐山可是帮了大忙。
没有水军,沿渤海湾北上简直是痴心妄想。
唐山一路北上,须途径乐安郡、乐陵国、渤海国、右北平郡,这一路上河流众多,是如黄河等很多大河的入海口。
这也是为何,在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会派兵由水、陆两路进攻卫满朝鲜。
入海口海滩周边生长着芦苇等盐性植物,这里风景优美、鸟食很多,因此有很多候鸟在此栖息。
这里土壤肥沃,土壤脱盐性较好,非常适合作为农耕区。
周边的海滩因为营养丰富,有数千种动植物在此栖息。
在唐山行动的同时,张佐也没闲着。
吩咐王赞去了沓县,张佐则亲在带队,海船顺着渤海湾的沿海前行。
张佐大船开道,上百艘的海船遮天蔽日,没有任何人胆敢招惹。
如今天下大乱,也没有人会在意他们。
趁此机会,张佐悄悄登陆,并在沿途设立据点。
为保密起见,原本民众全都被他转移去了长岛、东莱。
拥有长岛海军的支援,这对于唐山一行,可谓于如虎添翼。
冀州境内,如今乃是黄巾天下,唐山一行黄巾军穿州过郡更是自在无比。
顺便劫掠沿海世家豪族,一路补充军需,不少黄巾军闻讯加入。
唐山也不挑剔,照单全收,淘汰老弱妇孺,连带拉不走的物资全都送与张佐。
致使唐山麾下势力再次膨胀一倍,可给其他人吓得不轻。
9万黄巾军北上冀州,却都是清一色的青壮。
无论再怎么遮掩,消息还是不可避免的传了出去。
冀州是卢植与张角的战场,卢植数战间大破张角,斩杀黄巾万余人。
由于出师不利,不得已张角只得选择撤军,退守广宗。
听闻有大股黄巾北上冀州,张角还以为救星来了,将这个好消息传了下去。
黄巾士气大震。
晨光熹微,草叶上挂满了露水。
张角一早便出了营帐,巡视整个营地。
由于唐三三北上冀州的消息,张角胸也不闷了,整个人气色都好了不少。
张宝、张梁两兄弟今个也都没睡懒觉,结伴在校场锻炼武艺。
一早训练,两人均是汗流浃背。
见张角来了,这才纷纷停手。
“大哥!”
“兄长!”
看着自己的两个弟弟,张角微微点头。
这些年陪他走南闯北,这两个弟弟,算是锻炼出来了。
都可谓一时人杰。
伸了个懒腰,张角自怀中取出一块锦书,悠悠道,“这个唐三三,当为神上使!”
“他的战绩,我也略有耳闻,虽屡战屡败,但仍能屡败屡战。虽败亦不伤其根本,实乃大将之才。”
两人闻言,也是纷纷点头。
如今城外,汉军建筑拦挡、挖掘壕沟,又有大军在外虎视眈眈。
若能得唐三三这一支生力军加入,未尝不能将之击败。
张梁肃然道,“那管统有军神之名,唐三三兵败也情有可原。”
“若是我带军攻伐,估计也讨不了好。”
张宝点头表示认可。
“怕是几次败仗,我估计就要没命了!那家伙,据说那家伙接连兵败42场,依旧能拉起现在的队伍,虽不如管统,怕也是兵仙转世。”
“弟,自愧不如啊!”
“若是他为神上使,我无异议。”
张角很是欣慰,眼神渐渐变的坚定。
“如此一来,汉军还有何惧。”
“吾张角,请大汉赴死!”
卢植已经被刘宏用囚车请回了洛阳,董卓代替卢植,刚刚接手军队。
唐三三北上冀州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他的耳中。
突闻噩耗,董卓表现的相当淡定。
反观他的副手,护乌桓中郎将宗员却是眉头一皱。
环视场下文武,他们神色各异,有担忧、有不屑、跃跃欲试者亦不在少数。
“咳”一声咳嗽,打断了所有人的思绪。
“哈哈哈”董卓忽然大笑。
好一会儿才缓了过来,朗声道,“唐三三小丑也,远不足道!”
“谁愿出战除此蛾贼?!”
董卓的话,顿时让数人眼中放光。
对于唐三三的战绩,场上众人皆有所闻。
屡败屡战,这不是草包是什么?
这是给他们刷战功、练兵的机会,一时间场下群情激愤。
华雄当仁不让,直接起身,“杀鸡焉用牛刀,小小蛾贼,不劳大家动手。还请主公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