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惟忠、李景维这一行几百人马浩浩荡荡,却并没有直奔淄川的东面方向,而是一路向南而行。
原来,李惟忠是想跟随李景维到那木雅热岗看看,那里有不少大夏的族人们在此居住,而且这跟随出来的三四百人也是要汇入到这里,这里保存的可是大夏复国大业的希望!
这木雅热岗就是在今天的四川甘孜州康定市的折多山一带,距离中兴府有三千多里之遥。而中兴府去往淄川和木雅热岗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方向。
李惟忠赴淄川上任,却绕道木雅热岗,最起码要多走几千里的路程。不单单距离遥远,更让李惟忠没想到的是,这一路行来路途竟然是如此的艰险!
尤其在进入四川行省辖地之后,大多都是高山峻岭,很多通行的道路都是蜿蜒崎岖的小路,两边则是深沟险壑,人马稍不留神就可能葬送在这荒山野外。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近三百字的代表作《蜀道难》,正是描写四川盆地通往外界的道路是如何崎岖艰险、群山高峻伟岸的佳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至今令世人耳熟能详。
这一路艰难旅途不再赘述。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眼前的山地渐渐开阔起来,远处一座巍峨的雪山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
与李惟忠并驾齐驱的李景维此刻已经难捺兴奋之情,手指着雪山说道:“惟忠兄,那座雪山就是被当地人奉若神明的贡嘎雪山!”
李惟忠见那金色的贡嘎雪山高耸入云,傲然屹立在群山之中;皑皑白雪折射出万道金光,像是披上了一件金装,气势无比恢宏、神秘;周围数座雪峰环绕,绵延千里,端的是大气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李景维又指向前方一大片沟谷地带:“进了那谷口就是寨子了!”
后面那几个李景维的侍卫此时已经欢呼起来,口中嗷嗷欢叫着,手上的马鞭狠狠抽向坐骑,一阵风似的狂奔而去!
李惟忠也被大家的情绪感染,催动后面的家眷马车加快速度。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看着那谷口距离已经不远,但是这队人马又走了一个多时辰,这才来到了谷口。
见那谷口一道巨大的寨门,此时已经大开,从里面涌出了男女老少好几百人!
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小孩子们欢呼雀跃;青壮年们奔过来热情地拥抱迎接;有的老人们眼中已泛出激动的泪花。
看到李景维,很多人匍匐在地,高呼“太子殿下!”
李惟忠跟着李景维跳下坐骑,与蜂拥而上的人们拥抱寒暄。被欢乐的气氛包围着,就连一向沉稳持重的李惟忠此刻也是笑逐颜开,接过有人端来的下马酒一饮而尽!
李惟忠的夫人顾氏领着家眷们也都陆续下了马车。一路旅途劳顿,突见眼前欢乐景象,孩子们立刻兴高采烈,撒着欢儿地追逐嬉闹起来。
一个约莫七八岁、相貌英俊的少年走在李惟忠身后,扯了扯李惟忠的衣襟。
李惟忠回头一看,是自己的四儿子李恒。就见李恒皱着眉头,不解地向李惟忠问道:“父亲,这些都是何人,为何与咱家中语言相通?怎的都居住在如此荒郊僻壤?”
原来,李惟忠回到中兴府入了军职以后,娶了汉女顾氏为妻,生下了四个儿子。为了让自己的后人不忘本,李惟忠在家中除了教儿子们蒙语和汉话,还教他们大夏语,告诉他们这是自家族人的土语。但是,为避免节外生枝,李惟忠坚决不允许儿子们在外说大夏语。
蒙古人占领中兴府以后,严格禁止百姓在公众场合说大夏语,只能说蒙语和汉语。所以,李恒很难能听到外人讲大夏语。今日看到在这离中兴府几千里之遥的山谷里竟有这么多人都说着与自家族语一样的语言,令李恒十分困惑不解。
李惟忠拉过李恒,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些人均是与我等一样,乃大夏国党项羌族人,此处乃是彼等居住之所。”
李恒所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一声呼喊,跑着向前追赶哥哥们去了。
李惟忠跟着李景维等人缓缓走过寨门,眼前顿觉豁然开朗!
就见一大片开阔地上青草芬芳、花海怡人,缓丘与溪流交错,大片的杨树枝繁叶茂,无数牛羊怡然自得地吃着青草,一座座白色的石屋错落有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令人心旷神怡!
看着眼前的美景,李惟忠忽然想到一事,对走在身边的李景维问道:“贤弟,此地如此土肥水美,又有如此规模大夏族人居住,就不担心那蒙古人前来袭扰?”
李景维呵呵一笑答道:“兄长顾虑的极是,但此处一是离蒙古人驻地甚远,再者我等已嘱咐族人一律不得泄露实情,对外说我等均是藏人,平日里尽力学习藏语,与外人接触时均说的是藏语,只有回到这里才说大夏语。”
李景维又指着前来迎接的人群说道:“就连服装,我等族人也是尽量模仿藏人服饰穿戴,故那蒙古人很难有所怀疑。”
李惟忠仔细看看大家的服饰,果然更像藏族人的风格,而蒙古人与藏族人一向和睦,确实是很好的隐瞒手段,不由赞许地连连点头。
草地上已燃起了好几堆篝火,一些女人们在忙碌地烤着全羊、准备着可口的美食和美酒。
一千多大夏的族人们就在这如诗如画的风景里有说有笑、载歌载舞,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到处都是欢歌笑语,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夜已经深了,狂欢的人们已陆续散去,各自找寻地方休息。
由于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人,现有的石屋肯定是不够住的。除了极少数人能安排进不同的石屋里挤一挤外,大多数从中兴府过来的官兵们只能搭起了临时的帐篷,或者干脆就铺了毡毯睡在草地上。好在天气刚刚入秋,夜晚也并不甚寒冷。
李惟忠领着夫人顾氏和孩子们住进了一间李景维已经安排好的石屋。
石屋并不是很大,但也收拾得干净整洁。里面只有一张不大的木床,尺寸只够李惟忠夫妻二人躺卧。而地上则已经铺好了毡毯,是孩子们睡觉的地方。
孩子们躺在毡毯上仍然在说笑打闹。也许是兴奋之情难以平静,李惟忠全无睡意,于是和夫人打了声招呼,换了件干爽衣衫,开了房门,独自走了出去,想到外面散散步。
刚没走几步,就听后面噔噔脚步声,李恒跟着跑了出来,冲着李惟忠嘻嘻笑着说道:“孩儿李恒护卫父亲大人微服私访!”
李惟忠也被儿子逗乐了,摸了摸李恒的脑袋:“小鬼头!”
李恒在四个儿子里面生得最为俊俏,且从小聪明伶俐,深得李惟忠的喜爱。
父子二人闲庭信步,在漫天的繁星下,吹着微风,呼吸着夹杂着野草和花香的空气,心情无比的轻松惬意。
大多数石屋内已经熄了蜡烛,想必里面的人们已经入睡。外面的草地上也有很多人席地而卧,响亮的鼾声和含糊不清的呓语此起彼伏,令李恒时时忍俊不禁。
一路溜溜达达,不知不觉走到一处僻静的地方。突然,就见李恒的耳朵连续翕动了几下,目不转睛地看向前方,像是极为吃惊的样子。
李惟忠觉察出了儿子的异样,顺着李恒的眼神方向,借着月光定睛看过去,影绰绰竟然看见有几个人从一架马车上拉下一个人来!
从身形和服装上来看,这个被从马车上拉下来的像是个女人,而且身上被反绑着,嘴里也像是被塞了东西,在拼命地发着呜呜声,身体也在几人的挟持下不停地挣扎!
李惟忠心中一惊,一个闪念立刻窜上心头。
在路上,李惟忠就无意中发现有一架马车有些蹊跷。启程的时候,这架马车是李景维等人带过来的。可无论走到哪里,这马车的轿帘从来就没有打开过。而且,那几个李景维的侍卫总是轮番守卫在马车旁,不允许其他人靠近
李惟忠一开始并未在意,以为可能是李景维带出来的什么贵重物品,说不定不便让外人知道,也就没好询问李景维。
哪成想现在无意中发现车上藏的竟然是女人!
李惟忠急忙拉住李恒顺势趴在地上。那几个人环顾了一圈四周,好在光线昏暗,地上杂草丛生,这几个人并没有看到李惟忠父子。
几人架着那女人走到一座还透着烛光的石屋,门口有两个人打开房门放他们进去,然后仍旧守在门口。这石屋占地面积比其它石屋都大得多,从结构和外面的设施来看,像是一间马房。
其它的石屋周围草地上都睡了很多人,而唯独这间马房周围一个人都没有,隐隐透着一丝怪异。
李惟忠心中莫名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拉着李恒在草丛中匍匐前行,躲过看门人,绕到了这间马房的后面。
这马房是用当地开采的石头垒砌而成,接缝处用黄泥粘堵,有的地方已经干裂脱落,有光线从里面透了出来。
李惟忠悄悄走到墙边,找了一处可以透光的缝隙向里面窥探。
哪知这一看,直气得李惟忠目眦欲裂、怒由心生!
相关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学士,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着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蜀道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全诗二百九十四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感情强烈,一唱三叹。诗中诸多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绝壁之险,还是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皆有逼人之势,气象宏伟,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深受学者好评。
微服私访:古代帝王或者官吏为隐蔽身份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出行、探访民情或巡查疑难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