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 第252章 朱雄英:要让爷爷成为第一个坐火车的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2章 朱雄英:要让爷爷成为第一个坐火车的人

沈毅的话让工部尚书不由得连连称奇。

自己是真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做桥墩的法子!

“皇孙殿下真是奇思妙想。”

“这法子换做臣来,就算是再活上一百年,都不可能想得到。”

朱雄英说道:

“准确的来说,这只是围堰法的一种。”

“并且还是在开封府这样特定的环境才能够用得上。”

“开封府这段的黄河,是地上悬河。”

“再加上河道宽阔。”

“河水流速相对于其余的河段来说,要低上很多。”

“所以这种法子才能够派上用场。”

工部尚书点了点头,时至今日,自己才算是彻底明白皇孙殿下当初为什么要改道开封府。

“皇孙殿下有这份忧国忧民之心,是咱们大明的福气啊!”

工部尚书由衷的说道。

沈毅等人听到工部尚书的话,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

但是脸上的表情,已经充分说明了自己对工部尚书这番话的认同。

朱雄英没有接茬,而是指了指河道中间已经被立起来的水泥墩子说道:

“你不要觉得这水泥墩子立起来就万事大吉。”

“可以在上面搭建桥梁了。”

“这水泥墩子只不过是桥梁的一部分。”

工部尚书闻言心中不由得一震。

这么结实沉重的水泥墩子,竟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朱雄英对于工部尚书的反应没有什么意外。

本来这个围堰法就是要在水里开辟一个空间,然后在这个空间里面施工。

掏空里面的虚软的泥沙,夯实下面的地基。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桥墩多年屹立不倒。

否则光是桥墩的自重量,就够柔软的河床喝一壶的了。

又怎么能够支撑上面的桥梁,以及在桥梁上面通行的火车。

“真正的桥墩,这个空心最起码能够容纳三到五个人在里面施工。”

“这些人要做的,就是下到这个空心里面,在底部施工。”

“把那些虚软的泥沙全都挖出来,一直挖到没有淤泥为止。”

“然后在底部下入水泥混凝土,让那些混凝土和这些空心桩子融为一体。”

“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这才是我要的桥墩。”

朱雄英的构思,别说是工部尚书听傻了。

就连沈毅他们也听傻了。

皇孙殿下在此之前可从来都没有说过要这么做。

原本以为一个水泥墩子就够了。

没想到皇孙殿下竟然还要在水泥墩子里面注入水泥。

这简直就是天才般的构想!

“就像那些修了石壁的水井一样,既能够保证水井的水质,又能够保证水井不会坍塌!”

沈毅激动的说道。

朱雄英听到沈毅的这番话,不由得一愣。

这两个完全就不是一个东西。

水井的石壁不过是为了保护水质而已。

只要水井的夯土够结实,就算是没有石壁也是不会垮的。

但是这些水泥墩子,可是要保证这座桥的稳定性的。

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但是看着沈毅脸上的兴奋之色,朱雄英也没有开口指出他的错误。

等将来技术水平够了之后。

他们自然就会明白这些东西。

工部尚书见状立刻说道:

“皇孙殿下,臣这就回去准备!”

“争取早日开始动工!”

其余各州县的路基都已经弄得差不多了。

那些小河上的桥按照普通的修桥法子也能够顺利的修好。

唯独这个横跨黄河的大桥,足足有十几里的宽度。

根本让人无从下手。

今天有了皇孙殿下的这个法子。

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

自己必须尽快的回去准备施工。

工部尚书回去之后,立刻开始让调取开封黄河的河水流速和流量。

以此来确认所需要的水泥墩子有多大。

这可是整条 铁路最为至关重要的环节,容不得半点马虎。

黄河在水泥河堤修筑之前。

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的心腹大患。

所以其水文条件早就已经在工部记录在案。

工部尚书让人把水泥堤坝修筑好之后的水文资料全都找了出来。

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来推算需要多大的桥墩。

一个月之后,在工部夜以继日的演算和模拟中。

桥墩的资料最终出现在了纸上。

工部尚书立刻带着这些资料进宫去面见朱元璋。

朱元璋立刻派人把朱雄英给叫来。

在看到这些资料之后。

朱雄英笑着说道:

“既然爷爷让你着手去做这件事,你又把所有的 资料全都准备好了。”

“那就放心大胆的去做。”

“我之前 就跟你说过了。”

“光凭推演和模拟是没法知道真实情况的。”

“只有去实地做了,才能知道具体情况是什么样。”

“即便错了也不要紧。”

“也算是给以后攒点经验。”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也在一旁附和道:

“没错,咱既然把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做。”

“就说明咱对你是信任的,你可不要让咱失望!”

听到朱元璋和朱雄英的话,工部尚书心中不由得大为感动。

“臣就算是拼了这条命,也保证把这座桥修好。”

“保证咱们大明的第一条铁路能够早日开通!”

等到工部尚书离开之后。

朱元璋笑着对朱雄英说道:

“咱原本以为这事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

“没想到仅仅一年不到,就只剩下这座桥了。”

“如今就等着这座桥修好,咱们大明的第一条铁路就能够彻底贯通了!”

“到时候,咱要当那第一个坐你那个火车的人!”

朱雄英的心中同样感慨。

虽说这只是一条再简单不过的蒸汽火车铁路。

可是这个时代同样没有那些后世了不得的工程机械。

能用的也只有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他们那一把子的力气。

就是靠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在这个科技甚至还没有萌芽的年代。

让铁路这个划时代的产物,提前了几百年面世。

朱雄英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会到群众的力量。

“是啊,我也没想到进度居然会有这么快。”

“这些人还有铁路沿线的百姓,都是咱们大明的功臣的!”

说完转过头来对朱元璋笑道:

“到时候孙儿肯定让爷爷成为第一个坐火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