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咸丰和清廷的官员们当然不是傻子,他们之所以无视广州危机,根源还是在太平天国。】
从千里迢迢的北方调兵到广州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大清南方的所有兵力,此刻都在和太平天国鏖战。
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六个省份,没有任何一个省份可以调兵南下的。
贵州、云南的兵力已经被派去湖广战场进行支援,福建的兵力也早就抽调到浙江协防。
广西方向,天地会死灰复燃,前不久刚刚攻克了该省中部重镇南宁,大有北上威胁省会桂林之势。
大清南方九省,没有任何一个省能支援广东!
【但也必须要看到,太平天国起义之所以爆发并不断做大,根源则在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廷内部矛盾的继续和爆发。】
【归根结底,是乾隆、嘉庆、道光连续三任皇帝的不思进取,让落后的大清无法抵挡外来侵略者,最终导致的局面。】
【按照事物的两面性来说,大清此刻的危机并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咸丰皇帝的无能,导致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在北京城内破口大骂,却无计可施。】
【不管怎么说,广州城的丢失对大清而言是非常丢脸的,咸丰皇帝必须要想办法挽回颜面。】
咸丰八年四月。
九江城外,湘军大营。
一名朝廷使者到来,高声下旨。
“按察使李续宾当尽快破城,鼓舞天下臣民之心。”
“若得捷报,朕重重有赏!”
李续宾毕恭毕敬接过旨意,大声道:
“臣接旨,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得到封赏许诺的李续宾精神振奋,带着李续宜等部将出营巡视。
湘军以城东麒麟坡为起点,沿白水湖、八里湖一线,西抵官牌峡口,构筑连营一百二十余里。
在上万民夫青壮夜以继日的挖掘下,长达百里堑壕深逾两丈,还有高达一丈五的垒墙。
垒墙和堑壕组成的防线上,每隔五十步设哨楼一座,昼夜轮值五名火枪手。
城外三里范围内,所有树木全部砍掉,所有水井全部封死,并在封口前丢入动物尸体,希望以此污染城中水源。
李续宾麾下陆军总共两万三千人,还有杨载福的三千多水师。
此外,鄱阳湖内还有曾国藩的老帮手彭玉麟所率领的近四千水师。
总兵力达到了三万人。
若是按照太平军惯常把所有民夫、青壮、辅兵都算上的做法,也可称之为十万大军了。
李续宾看着远处的九江城。
城墙之上,有整整七处坍塌的城垣。
但都被守军以糯米灰浆掺铁砂进行了紧急修补,和其他地方的城墙明显是不同的两个颜色。
李续宾冷笑一声,道:
“马上就一年半了,林启荣这个混账东西也该饿死了!”
镜头转到了九江城内。
城里的空地中,赫然种植着许多麦子、栗米。
大量的庙宇被拆除,粗大的木制梁柱被劈成一片片,用来烧柴做饭。
铜制、金制的佛像直接送到炼铁炉之中熔化,以铸成一颗颗弹丸。
此刻,城外不断传来重炮轰击的声音,一发发炮弹接连不断地落在位于龙开河一带的九江城墙上,激起漫天烟尘。
这是湘军在城北胭脂山架设的炮兵阵地,共有“九节藜”重炮四尊,昼夜轰击不停。
太平天国贞天侯林启荣一脸憔悴,站在城墙上注视着城外那犹如恶龙般盘桓的湘军大营。
良久,林启荣呼出一口气,勉励周围部下。
“翼王援军很快就到了,大家再坚守一段!”
众人纷纷点头。
镜头扫过林启荣身边的诸多部下,明显能看出来许多人都面有菜色,身体极为瘦弱。
长久的围城战,让这些最靠近九江城权力中心的人们都显得营养不足。
至于城中的平民,许多人更是瘦到皮包骨,走起路来都摇摇晃晃。
【就在九江即将支持不住的时候,他们苦苦期盼已久的援军其实已经抵达了后方的湖口。】
镜头一转,大量太平天国船只行驶而来,在湖口处安营扎寨。
这支军队由太平天国前军主将陈玉成率领。
陈玉成麾下本部兵马两万,汇合在安徽一带的韦俊部两万,总计四万三千人。
陈玉成亲率马队八千为前锋,取道宿松。
韦俊统步兵两万为中军,押运粮草辎重。
黄文金领水营万余殿后,乘船两百余艘顺流而下。
四月十七日,陈玉成前锋抵黄梅县孔垄镇,距九江城北仅仅只有五十里。
在这里,陈玉成召集部下,进行布置。
“九江乃是水战之地,但我们的水师并不占优。”
自从田家镇之战秦日纲把太平天国的最后一点战船都败掉之后,由于缺乏足够水平的工匠和冶炼技术,太平天国虽然拥有足够数量的民船,但真正能打的战舰数量几乎没有。
陈玉成笑了笑,道:
“所以李续宾那家伙一定不会想到,我们这一次竟然会从水上发动进攻!”
许多部下闻言,不由露出意外表情。
陈玉成指着地图,继续开口道:
“根据探马来报,湘军水师粮船是从鄱阳湖经龙感湖转运到九江。”
“我们只需要从湖口突袭龙感湖,视情况缴获或者烧毁湘军粮船即可。”
“九江城外数万湘军一旦粮草不济,便是我们和贞天侯(林启荣)里应外合破敌之时!”
水师主将黄文金闻言,不由有些迟疑。
“陈将军,这是否过于冒险了?”
上一次石达开湖口——九江大胜,靠的就是突袭。
湘军难道就一点准备没有?
年轻的陈玉成信心满满,摆手道:
“放心吧,这一次肯定没问题!”
【在水师全面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陈玉成定下“断漕破围”之策。】
翌日中午时分,太平天国将军陈仕荣率五千精锐,乘坐“蜈蚣船”八十艘,自龙感湖北岸杨穴口强渡。
这是附近一带战场最窄的湖面,宽度不过三里,换算起来也就是不到一千五百米。
此地段的水面也是最浅的,湘军大船若是前来迎击很容易就会搁浅。
至于太平军方面,所谓的“蜈蚣船”其实就是后世常见的龙舟。
划龙舟比赛,便是从南方水师蜈蚣船的日常训练而来。
陈仕容率领船队乘风破浪,很快进入了杨穴口。
“快,速度!”
顺利通过杨穴口且没有被湘军拦截,让陈仕容信心大增,不断催促部下们进军。
按照之前的情报,再往前大约四五里,就能碰到湘军的运输船队了。
功劳就在眼前!
但信心满满的陈仕容并未发现,许多双眼睛正隐藏在两边的芦苇荡中,犹如看不见的厉鬼,悄无声息地注视着太平军舰队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