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魔法打败魔法,经洪兴这么一闹,这些大臣再也没人敢提这事了。
洪兴这个骚操作,顺利帮太子渡过了难关,也让太子监国之事再无压力。
他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地和钟洵搞研究了。
这次的研发对象,是洪兴期待已久的蒸汽轮船。
这玩意儿搞好了,以后南下诸国就可以事半功倍。
可尽管有了研发火车的丰富经验,蒸汽轮船的研发难度还是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大明这些年的造船技术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
特别是郑成功到处做海上贸易,吸收了不少外国船只的先进理念,让大明的船舶业非常发达。
但无论这船造的再大再高,有一个问题始终横亘在他们面前。
这个问题不解决,船再大也是活靶子。
——动力问题。
中国古代包括整个世界,在蒸汽机发明出来之前,船的动力主要分为两种。
人力和自然力。
人力指的是依靠人力来驱动船只航行,主要有水手划船,如果遇到狭窄湍急的水域,还得依靠纤(qiàn)夫拉船。
那首着名的歌《纤夫的爱》里唱道“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
描述的就是纤夫在岸上拉船,荡悠悠的纤绳对面,是坐在船头满脸通红的姑娘。
有意思的是,纤夫是一种古老的职业,他们大多出身贫寒之家,靠出卖体力为生。
因此他们身上几乎是没有衣物的。
所以现在回过头来听《纤夫的爱》这首歌,这画面感……
自然力,指的主要是风力。
这时候的船只,只要是稍大一点的,都会有风帆。
起风的时候,拉起风帆,在风的吹拂之下,带动船只向前航行。
这两种动力方式太过于依赖人力和风力。
人力还好,百公里耗油几碗大米饭就行,划不动了换一批,二十四小时三班倒没问题。
风力可不跟你讲道理,它不会乖乖的听你的话,你叫它往哪刮它就往哪刮。
它就像一个任性的小孩,一下大一下小,一下东一下西,你得随时关注着它的走位,调整风帆的方向。
这样的动力方式推进效率很低。
如果要南下诸国的话,这套传统的动力系统肯定不能满足洪兴的需要,也给不了当地的土着人多大的震撼,威慑力不够。
当今之世,唯有冒着白烟的蒸汽船才是王道。
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按照钟洵最初的设想,把蒸汽机安装在船上之后,再在船两侧安装两个大型水车状轮盘拨水前进就行。
这是传统的造船方式,安装两个水轮代替船桨就行。
钟洵能想到的,在真正的历史上,老外也想到了,他们还给这样造出来的船取了名字,叫外轮船。
这便是轮船一词的由来。
但是这样的船有一个弊端,他的转向还得重新依靠外力。
这就严重影响了船只的航行速度。
洪兴摇了摇头,要干就干脆一步到位,直接跳过轮船这一阶段,研发推进力更大的螺旋桨轮船。
钟洵已经习惯了皇上这天马行空的想象,所以当洪兴提出来螺旋桨轮船的想法之后,钟洵想都没想就埋头搞研究去了。
大明此时的船只主要以木船为主,但要想搞蒸汽轮船,用木船做船身隐患非常大,而且不耐用。
还等什么,上坚船利炮!
洪兴出创意,钟洵以及他的研发小组画图设计,天津机械制造局负责生产。
蒸汽轮船的研发难度比火车要难好几倍。
钟洵的团队先在木船上用小一点的蒸汽机做实验。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循环往复。
蒸汽机安装在木船上面,一启动就发现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
木船振动。
这个问题在陆地上的时候可能没多大感觉,可要是在水里,那问题可就大了。
振动频率太高,轮船根本啥也干不了,人在上面肠子都快震出来,一不小心还会翻船。
费劲千辛万苦,解决了轮船振动的问题,其他问题又接踵而至。
如何解决螺旋桨轴轴承磨损?如何处理桨轴密封?推力轴承的生产等等。
钟洵头发都要掉了,他把目光投向洪兴。
洪兴一个文科生能知道原理就不错了,要让他来设计和铸造,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大明皇帝连连摆手,来了个素质三连。
不知道,别问我,自己想办法。
随后一溜烟跑了。
钟洵无奈,只得和自己的研发团队继续埋头研究。
蒸汽轮船的事交给钟洵之后,洪兴也没有闲着。
当初尚之信从罗刹国那里缴获了一批新式枪支,据说这些枪比大明的燧发枪还好使。
洪兴命人把这批枪带来京师学堂,丢给这些学子去研究。
理论和实践要紧密结合起来。
不知不觉,京师学堂创立至今,已有五年。
这五年的时间,学堂发展非常迅速。
第一批学子已经顺利毕业,成绩优异的直接可以留校任教。
不想留校任教的,全国几大工厂可以任意挑选。
就业率百分百。
如果不想任教,也不想去工厂上班的,洪兴也支持他们出去单干。
但是有一个条件,必须留校任教或者在大明国有工厂上满五年的班才可以出去。
一时间,京师学堂风头无限,人数也越来越多。
当初的场地已经完全满足不了这么多人。
洪兴顺手在几大工厂附近又开了几个分校。
天津京师学堂分校、南京京师学堂分校和广州京师学堂分校。
这三所分校的建设大大的减轻了北京总校的压力。
随着人数众多,所学科目也逐渐丰富起来。
除了常规的机械知识外,洪兴还开设了数学、航海、军事和翻译等课程。
特别是翻译课,这对洪兴很重要。
以后是要周游世界的,随身带几个翻译很合理。
要进入京师学堂不太难,可要是想顺利毕业,那可是要花费一番狠功夫的。
京师学堂属于是免费入学,大明政府几乎会承担你在里面这三年的大部分消费。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学习考核不达标,严重的是要掉脑袋的。
平时不考核的时候,大伙相处很融洽。
拆拆机器,打打枪,做做实验,学几句鸟语,有人包吃包住,生活很惬意。
但若是考核不过关,轻则断了你的补助,让你自费学习。
重一点的直接拖出去大棒子伺候,几棒子下来,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想中途退学,没门。
这是皇家学堂,又不是菜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学堂会有人统计你这些年花费了多少钱,想退学的看看这些天文数字,顿时就没脾气了。
假如真遇到富哥,那也好办。
把钱补齐了,然后全家要不拉去充军,要不拉来矿山挖煤,有的是法子收拾你。
皇帝要有皇帝的脾气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