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 第一章 俩糊涂议论成国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生于富贵清流之家,一世福报,一世修行,但世间富贵毕竟少数,大多人还是要为了碎银几两终日乾乾,吃身心的苦,吃尊严的苦。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一代,为了不让子孙吃苦,贵族希望后代持续垄断特权,平民梦想一朝翻身。隋唐时期为了打破贵族的特权垄断诞生出了科举制度,大大抬高了读书人地位,于历史进程有大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条一步登峰最容易的路,令无数平民饱学之士终其一生为出人头地,效死寒窗。

话说大明盛世年间,经济发达,科举壮大,这一年春闱发榜后的两个月,京城一片热闹喜庆,在这条富饶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似乎都不曾注意到街角边一个卦摊。

摆卦先生名李浩胜,与当下朝中炙手可热的成国公一族同姓,浩胜先生也常以成国公同宗身份自居,有心之人为此特意访查过成国公李氏族谱,但是成国公宗族往鼻太爷上十余代都寻不到有关此人的任何蛛丝马迹,所以听过些许内情的人都私下讥笑浩胜先生是个大吹。

更为人乐道的是,有一年浩胜先生借着姓李的名头,在过年期间跑去李国公某一叔房家拜年,大过年的家家都人来人往,本以为能借着机会认认人,谋算点人脉出路,哪知没帖子进不了门,又被当场识破并非本家,直接晾在门口,还被一个看门人将此事说了出去。

结果李浩胜大受刺激,曾一度一蹶不振。

浩胜父亲在世时是个账房,家境也算过得去,浩胜年少时长得清秀,父母就想让他从科举入仕,但李浩胜似乎没有科考天赋,屡试不第,如今年近不惑,却还未过县试,连个童生都算不上,这中间也曾数度转行,但是学手艺没恒心坚持,做生意抹不开脸面,干体力活又吃不了苦,当个轿夫没两三天就撑不住,书画方面真比起下功夫的人,实在让人看不上眼,好在认识字,把家中易经占卜之类的书粗粗过了一遍,到街边摆个卦摊,给人算起命来。

只是李浩胜的卦摊鲜有人问津,倒不是人们无知,不识浩胜先生大才,确实是浩胜先生没什么本事,算命也不准。

李浩胜心里始终放不下科考之事,所以干什么也不曾真正用心,人活半生一事无成,父母在世时为他娶了一房妻子龚氏,生有两个女儿,但李先生靠卜卦养活自己都难,纯粹图个不让人说他无所事事的名头,天天坐在那儿也舒坦,家中生计,包括两个快将笄的女儿的婚嫁打算,全靠妻子和女儿一起做针线活维持,住的还是父亲当初留下的三间旧屋。

这日天上云层积聚,眼看就要下雨,李先生便迅速收摊准备回去,行至一座简便的茶楼前,倾盆大雨立刻下来,无奈李先生只得转入茶楼,准备暂行避雨。收拾时突然见到一人,正是董隆,此人是位清客,常年混迹于京城一些小权贵府邸,二人原是旧识,今日碰巧遇到,便笑着上前相互招呼寒暄,随便叫了一壶茶,坐下攀谈起来。

李先生向董清客打听最近京中权贵府的新闻。董隆知道李浩胜喜欢拿成国府往他脸上贴金,便故意笑道:“先生还不知么?时下京中最热的新闻,便是先生你贵同族兄弟府出的大喜事,春闱放榜,李国公的二公子高中榜眼,李三老爷府的大公子也中了二甲头几名,此番春闱殿试,李国公一族就得了两个大大的好彩头,了不起啊!”说罢连连赞叹起来。

混迹于权贵间的董隆曾想方设法欲投身于成国公府,不过成国公府历代掌家主事之人都十分务实,看重家族前途地位,家风严谨,门第清白,教子习文武,重功名仕途,不令儿孙生不良癖好。现任当家主子对置业办产全力用心,买古董珍玩等物也好,但对养清客相公这种打磨时间的无用花头是分文不出,至于赌场青楼别说花钱,就是不花钱去消遣,一旦被发现,回来定是好一顿家法伺候,必得打到再不敢去为止,所以这样的成国府一直以来董隆连门都摸不进。

眼下这些时日成国公府真风光,多少家有淑女的名门权爵纷纷相中成国公二郎,直言二郎文武双全,前途不可限量,门户堪配的大都托人说媒。董隆想趁此机会多打听些关于成国府的事,这以后若和谁说起来也好有话,另外也看看有没有机会能进成国府混个客位,都知这成国府几代当家人勤俭经营,几无不该花销,实在算上京城数一数二的巨富,哪怕是府里低等的下人出门也非同寻常的体面。李浩胜这位总以成国府同宗自居,董隆今日就想趁机套问李浩胜关于成国府到底了解多少。

把成国公说得与己这般亲近,这话李浩胜当然爱听,成国公家族名望何其大,京中无人不知,当初李浩胜父亲仿照成国公李家的排辈取字来为儿子取名,本意想听起来似与成国府同宗一般,世人皆说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李浩胜受其父影响,对成国府的情况很关切,虽知道的不多,这厢也知无不言与董隆说起来。

只不过李浩胜对李国公府的了解仅限于李国公三兄弟的名字,至于男丁到了李国公儿子一代的长字辈,李浩胜连名字也说不出一个,虽说李先生把知道的关于成国府的传奇故事都详细说与董隆听,像浩然二爷年轻时的风流韵事,浩荡三爷助人为乐的好事,外传李国公府校场家塾选址的大好风水等等,李先生根据自己一番想象,添油加醋形容一通,连成国公府邸的朝向如何兴旺后代都分析给董隆听,一边形容起来与有荣焉,算命的口才真比说书的精彩。

桌上一壶茶大半都让董隆干了,听到最后却很失望,算命先生知道的还没听客多,董隆好歹知道这三兄弟各有几个儿子,听李浩胜说的这么没斤没两,也是明欺对方没能耐,干着长脸奚落道:“先生口才可以,我看你这样别干什么算命了,还不如换个地方说书,这样保不齐还能养活家小。”

李先生听话不太灵光,况许久没人听他说话,今日难得有听众,所以扯起来没完没了,平生唯此一长处终于有了施展机会,最后听董隆如此说,便顺嘴讲到家里两个女儿,希望董隆帮忙打听人家。

董隆没想到李浩胜这么没心没脑,立刻不耐烦道:“我是清客不是媒婆,你女儿想嫁人找媒婆去,你这当爹的要知道家里多准备些嫁妆。”看雨停立刻借故起身说要走。

李浩胜不过慈父心肠,他无能,多少想为女儿打听着好人家,觉得董隆该有些人脉,可最后却被骂红老脸,只好收拾东西,付了茶钱,离开茶楼。

这二人口中的成国公府,作为开国辅运的大功臣,数代下来,除去迁居外省,在京有十二房,房房皆出为官者,或任军职,或任文官,家族实力强大。

已故老成国公共有三子,长子李浩瀚,次子李浩然,三子李浩荡,皆元妻所出。老成国公夫妇教子有方,三子出身公府,各个题名杏黄两榜,入朝为官,皆为栋梁,自此一改家族重武传统,传成一段佳话。

大房李浩瀚袭国公爵,文韬武略,少成大器,时年刚至不惑,官至从二品北直隶巡抚,深得皇帝信重。其妻张氏乃英国公嫡女,其父兄皆在朝为官。张氏之母出生江南豪门望族,当初嫁与还是世孙的英国公时,典型的名门强强联手,婚后与英国公共育四子一女,这个女儿便是张氏。张氏自幼最得父母宠爱,当初嫁与年少的成国公,带足百万嫁妆,名动天下。

张夫人先后为浩瀚生下三子一女,大儿长春天资不凡,自幼受教于其祖父,继承家族在军威望,因祖上功勋被送入国子监读书,考取了举人,三年前殿试中进士。朝中有爵之家与科举文官界限分明,长春这般独属人中龙凤,入仕初便在兵部授了官职,后与皇族中颇有威望的显王联姻,娶了显王嫡长女敦睦郡主朱氏。婚后生下儿子恩奕,夫妻相爱美满。

二儿长青小兄长三岁,比之兄长更显聪颖睿智,玉树临风,这一年春闱高中榜眼。众人皆知状元出身平平,所以传胪大典三甲金花白马游城夸耀时,风头最盛的反而是这位出身公府的榜眼,眼下春风如愿,前程似锦。

三儿长友十六岁,小名三友,年少美名,生得人物风流,白璧模样,不同于兄长是恩荫考举,硬是从童试开考,小小年纪中了廪生,现下正在家塾苦读,准备日后搏个两榜功名再入仕。

张夫人三十好几的年纪又生下了一女儿,取名雅俗,取这名字是因国公夫妇中年得女,爱的不得了,本想取个最好的名字。家族中男女分开排行,这一代大姐是二房浩然的女儿雅颂,名字由来于《诗经》风、雅、颂,后面妹妹便都从一雅字。浩瀚为女儿取名想了足足两年没定下来,原想取个雅俗共赏的名字,所以最后便取名雅俗。小女儿长得粉雕玉琢,聪明可爱,夫妇俩视若掌上明珠。

二房李浩然是个风云人物,当朝一代宠臣,圣恩优渥。浩然少时美名京城,如今快近四十的年纪,京城第一美男子的名号也始终无人取代,现下官至正三品通政司通政使,深得皇帝信任。

浩然发妻是勤敬侯爷的爱女贾氏,夫妇二人共生一子三女,大儿长久酷似父亲,天赋异禀,去年秋闱中举,春闱落第,如此也是自恃聪慧,心傲不学所至。

次女雅颂是女孩儿排行中的大姐,自幼熟读诗书,骑射治家样样擅长,堪为同族女儿榜样。

三女雅嫄长相最似其父,生得倾城风姿,绝色肌骨,明艳不可方物,深为浩然宠爱。

浩然的小女儿雅慕是贾夫人与夫君再度和好时生下的,贾夫人怀小女儿时胎位不正,生产时吃了不少苦,所以对小女儿宠爱万分。雅慕现在两岁,目前家族同辈里最小的女孩。

浩然是兄弟三人中唯一纳了妾的,其妾薛氏原本是富商之女,先后为浩然生下两子一女,儿子长生在家中序齿老四,长远在家序齿老六,女儿雅娴在家排行老五。

薛氏一直深得丈夫宠爱,过的尊贵体面,所以二房多年来妻妾不和,闹得全族皆知,薛氏也些许程度上导致了浩然与贾夫人的爱淡情疏。

三房李浩荡目前官居正四品顺天府府丞。三夫人秦氏官宦之女,温柔贤惠,颇善打理家业,浩荡仕途顺遂,多得力于秦氏这位贤内助。

秦夫人教子有方,与三爷共有两子,大儿长平此次春闱虽不如大房长青考的那么拔尖,也中了二甲第五名的进士,仕途大好,家门光耀。二儿长安与大房三友同庚,一样早中了秀才,现在与三友一起在国公府家塾读书,兄弟俩时时比着高下。

秦夫人心地善良,与三爷夫妻恩爱。当初老国公夫妇在世时十分赏识这个小儿媳,从不因其出身低而轻看。秦夫人不负期望,把家里经营的完善富足。

同僚总夸三爷是个有福之人,当官富贵中还能这么清闲,都亏了娶到秦夫人这位好媳妇。

如今这三兄弟家排前头的儿郎都到了成婚年纪,近期上门说媒的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