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亮剑:开局就被察觉身份 > 第153章 连三德子都关注到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3章 连三德子都关注到了

都说时势造英雄,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刚刚经历了南昌会战失败的全国人民,急需一场大胜来鼓舞士气。

虽说129师仅仅以一个师的兵力就跟鬼子两个师团鏖战了五十来天,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想要看到的,是鬼子被打得抱头鼠窜。

在这样的情势下,在晋省攻城略地的李云龙,就成为了国府媒体关注的焦点。

神通广大的媒体也不知道从哪里打探出来的第一手情报(实际为袁立所领导的404小组宣传口提供),也可能纯粹就是自己进行脑补,把李云龙率领新一团,在晋省风驰电掣的行动描述得绘声绘色。

也因此,李云龙所率领的新一团也得到了“急速利刃”、“装甲狂飙”的称号。

只要新闻报纸上有新一团的报道,报纸立刻就会销售一空。

这让已经过了好长时间困难日子的媒体终于找到了新闻爆点,记者们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地夸李云龙,描述鬼子在李云龙的攻击下,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

甚至就连鬼子控制下的金陵媒体,也只是酸溜溜地表示,等惶军的大部队集结完成,就是李云龙的末日了。

对于绝大多数不懂军事的普通人来说,他们看不到新一团所面临的危机,他们只看到了新一团一路所向披靡的战果。

其实李云龙之所以能成为那个顺应时事的英雄,也是多亏了八路军的精诚团结。

129师、甚至是整个八路军,都在给李云龙搭台子,把最好的舞台留给了李云龙。

要是换了国府或者是晋绥军,只怕早就为了功劳争破了头。

所以当老头子看到新闻报道上,连篇累牍都是在报道李云龙的神奇战绩的时候,老头子又一次生气了。

“八路!八路!每天的新闻都是八路!我国府百万将士在前线浴血鏖战,这些新闻媒体只字不提,却对一个农民歌功颂德,真是气死我了。”

宋三夫人赶紧拍着老头子的背给他顺气:“达令你就不要生气啦,想来那李云龙也不过只是仗着日军兵力空虚,才能取得如此战果而已,不用放在心上。”

“你懂什么!”

老头子难得地对夫人发起了脾气。

不过他是真爱宋三夫人啊,很快就忍住了心中的怒火,解释道:“我气的不是八路军的战功,而是愤恨我国军将士无能啊,为什么八路军的那些高官,就可以把唾手可得的功劳送给一个小小农夫,而我们国军的将领呢?却可以为了一点小小功劳,坐视战友的灭亡,连机枪阵地移动几厘米都要找借口拒绝!”

“还有李云龙所率领的新一团,这支部队的发展速度太快了,短时间内竟然拥有了三十多辆坦克(也跟日军一样,误以为步兵装甲车也是坦克),我们军统的特务至今都没有调查清楚八路军武器装备的来历!要是继续让八路军这么发展下去,等打退了小鬼子,这万里江山到底是党国说了算,还是那群泥腿子?”

宋三夫人眉头微微一转,小声道:“达令,何必如此苦恼,如今党国还占据着大义名分,不如咱们想办法限制一下八路的活动?”

老头子微微皱眉,沉声道:“你不要听那些家伙的撺掇,此事我心中已有计较。”

老头子说的,其实是Kmt内部一部分顽固分子在暗中活动,想要搞什么限制异党活动办法。

在老头子看来,此时搞这种排除异己的活动,分明就是给别人口实,让人指着自己的鼻子骂。

但被宋三夫人一提醒,老头子却不由得动了心。

八路军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让老头子深深为之忌惮。

现在八路军都可以用一个师跟鬼子两个师团打正面了,要是换了国军,得要多少军队?

而且最近这段时间,带英驻华大使卡尔频繁活动,积极撮合国府与小日子议和,也是老头子决心压制八路军的原因之一。

因为媒体的集中报道,李云龙一时间成了远东战场上的风云人物。

消息通过电波,一路向西,竟是传到了柏林。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拿着一份报纸,走进了元首办公室。

“元首,我这里得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消息。”

“我亲爱的古德里安,莫非是毛子跟小日子之间的战争有了什么有利于我们的变化?”

元首现在很关心诺门坎战役,在他看来,小日子牵制了毛子的大量注意力,他就可以趁机出兵吞并波兰。

但目前,小日子展现出的战斗力,没办法让毛子派出更多的兵力去支援远东战场,因此三德子还必须等待时机。

“很遗憾,我的元首,我们的盟友军事实力有限,目前他们跟毛子远东军团的战况稍处下风。”

“哦,那可真是太遗憾了。”(这该死的翻译腔)

“好吧,元首阁下,让我来说一个您听了可能会开心的消息吧,在远东的中国战场上,有一支地方武装竟然也搞起了闪击战,并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战果。”

“哦?”

元首立刻来了兴趣。

因为海因茨早就已经提出了闪击战的理论。

海因茨认为,坦克与机械化部队应该集中起来进行使用,而不是装备在步兵师中。

只有这样,才能将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发挥出来,在吞并奥地利的过程中,海因茨率领两个装甲师,在两天之内前进了数百公里,创造了装甲部队机动速度的新纪录。

而海因茨这套闪击战的理论,又是来自于元首所追求的“机动、进攻、迅速”的理念。

所以听说在远东战场出现了闪击战的雏形,元首也非常感兴趣。

他接过海因茨递过来的报纸,认认真真看了起来。

“真是令人惊讶。”半晌之后,元首放下报纸,“新闻上竟然说,这支装甲部队的指挥官竟然只是一个农民?他是怎么懂得与我们的军事理论相似的战术的?”

海因茨立刻回答道:“元首阁下,我在来之前,专门询问了一位华人,他告诉我,华人两千年前的兵法里就总结出过一句话‘兵贵神速’。”

元首惊讶地微微张开了嘴:“真是令人惊讶,中国人竟然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如此令人震惊的战术思维,看来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下远东的战场了,如果那位李团长能够继续展现出他的能力,我想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进攻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