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人也在家里盼着安姐儿,只是她人在宫里,所以他们只有等着而已。
这不,安姐儿一回来,就受到了全家人的关心。
萧母拉着安姐儿的手道:“可算回来了。不过,我怎么感觉你还瘦了呀?”
严舒窈细细打量,果然,安姐儿看起来略显疲惫,“估计是在宫里牵挂我们,这才轻减了些。”
安姐儿笑着回应:“可不是嘛,我天天都想着家里人呢。”
只能这样说了,不然总不能说她在宫里吃不好睡不好,偶尔还要给不太喜欢她的太后请安,被嫌东嫌西吧。
萧母立马有的忙了,家里的好东西可不少,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了。
之前在并州,萧母还有生意忙活,这会儿到了京城,每日却只能吃喝睡了。
好在家里现在有她的用武之地,然后,安姐儿就开始了每日被投喂,痛并快乐着的生活。
虽说萧家人留京是为了年底的宫宴,可这会儿离着过年还有些日子,严舒窈闲不住,刚好李盼儿手底下事情多,就交了些到严舒窈手上。
严舒窈最近需要负责的,一是京城附近的女子学堂,还有一些陈年旧案,再加上李盼儿手底下的一些生意。
特别是快到年底了,就更加忙碌些。
严舒窈不仅自己忙,她还带着安姐儿一起忙,本来还打算拉上郑意的,可郑意已经被李盼儿安排到户部去了,现在郑意是正儿八经的六品京官了。
这还是安姐儿第一次没有人陪同,独立处理事情,不过她好不容易被萧母补起来的肉又开始掉了。
这天,安姐儿又一次往退学的女子家里去劝学,受到了对面一大家子的谴责。
“也不知道你小小年纪安的什么心,我家大妞已经十五了,人家都相看好了,眼看着就要嫁人了,怎么可能还去学堂。
大小姐,你就放过我们吧,我们家贫,她能识的几个字已经不错了。
而且我们家已经算不错的人家了,又不是卖女儿,给她找的可是好人家,她一进门就能管家里杂货铺的帐呢!”
安姐儿不死心,她对着退学的女子道:“你呢?是何想法?是想回学堂继续学习,还是听你家里的意见,退学嫁人?”
那女子迟疑的看看家里人,又看看安姐儿,而后低着头道:“我听我娘的。”
安姐儿恨铁不成钢,转身就走。
安姐儿哪里能想到,在京城,女子学堂的影响力居然比不上北地,这事放到北地,只会在早些年间出现。
现在北地家家户户都知道女子进学一样可以考取功名,而且平日里官府还有补贴,所以再北地劝学的很少,大家都很主动。
从另一方面来讲,也足以证明以严舒窈为首的北地官员做的很不错。
所以,在京里遇到这种事情安姐儿才更加气愤。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处理这种事情,可她心里依旧不好受。
在又一次被人批评辱骂后,安姐儿颓废的回了家。
严舒窈对此,也早有耳闻。
一个经济和军队都绝对强劲的北地,另一个是各方势力都在争夺的中心,两者并不能相提并论。
当然,这样也说明京里的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哪怕当今愿意提高女子地位,可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那些面上不显,背地里反方向而行的不在少数。
严舒窈宽慰道:“孩子,你要知道,这个世上并不是所有人所有事都是完美无瑕。
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男女平等。
有很多人,他们的心里并不认同男女享受等待遇。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他们了解并认同。
这并不是一件短期内可以促成的事。有可能需要一年,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当然,也有可能终其一生我们都不能完成。
不过没关系,只要我们努力过,无愧于心就行。
你想呀,只要是有人做这件事情,那么也许有一天,就能成功。
可若是没有人做,那么这件事永远不可能成功。”
安姐儿知道,她娘说的都是对的,可她总感觉难受,整个人都提不起劲儿。
严舒窈劝过之后就做其他事去了,也没反复劝,只有让她自己慢慢想通。
说到底,就是安姐儿被家里人保护的太好,没怎么见过人间险恶,过的顺风顺水罢了。
哪怕当初去到江南处理事情,她也只是辅助,前头冲锋陷阵的还是郑意。
也许是后头见识的多了,安姐儿已经能很平静的处理女子到了年纪就退学的事情。
她甚至都不会气愤了,只会心疼。
没有人会不愿意在舒适圈里,只是她们没有那个权利和机会而已。
要是换作家中男子有些许成就,估计就是砸锅卖铁,家里人都会愿意继续送他们进学吧。
安姐儿这边事情日渐顺利,严舒窈那边也还不错。
在她的努力下,她已经处理了好几宗案子。
其中还有事关朝中重臣的,都被堆积了许久旧案。
原本都以为无处可查,却被她弄的明明白白的,搞得许多官员人心惶惶。
甚至还有人偷偷给严舒窈送礼,可这一送礼,反而显得那人有鬼,更需要特别关注,着重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