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 第75章 旧党版神宗实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礼部试过后,等着发榜的时间,苏过这才又去了一趟苏辙所住的东府。

汇报了考试的情况之后,苏辙对苏过的应答表示满意。

当年他也是知道仁宗的宽厚和主考官们的惜才,这才敢在殿试时骂皇帝好色。

纵横家也不是傻子,逮着谁都大放厥词,岂不是油锅都不够用了。

苏过则问起父亲的情况,知道太皇太后已下诏,拨下钱粮解决了浙西的灾民问题,苏轼上奏的兴修水利一事朝廷也已经同意,自有后继者接手施行。

苏轼无奈之下,缓慢北移,同时再次上书,继续以避嫌为由要求外放一州。

朝廷的回复则是兄弟二人同居高位,乃是一段千古佳话。

苏轼行至江北,以惶恐不安,导致眼疾复发为由,暂时滞留原地。

苏辙问道:“这是五郎你的主意吧?兄长就算旧疾复发,也不会以此推诿。”

苏过点点头,说道:“父亲回朝,不过是给言官们当靶子,何必非得遭这个罪。”

苏辙叹了口气,也道:“朔党对兄长的顾忌犹在我之上,只怕已经是磨刀霍霍,只等着他进京了。”

“刘莘老鼠目寸光,”苏过不齿道:“他如今已经是次相之位,却还如此不择手段,迟早被宫中所厌弃,而且吕微仲只是老实人,又不是死人,吏额房的仇他肯定一直记着呢。”

苏辙苦笑,这侄儿说话是越来越放肆了,说起宰相来跟说土鸡瓦狗一般。

苏过问道:“还要请教叔父,不知道殿试的参详官定下来没有?”

“你倒是有信心,就开始考虑殿试的事情了。”苏辙笑道:“具体任命还没下来,但大概率是刘器之,你小心着点。”

刘器之就是刘安世,司马光的学生,吕公着举荐入朝的,以直谏闻名,时称“殿上虎”。

此人一向看不惯苏轼,认为苏仙恃才傲物,做事不按常理来,苏轼也看他不爽,认为他为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的。

看样子好运气是用完了,苏过叹道:“好在殿试不黜落,而且刘安世虽然和父亲不睦,但总不至于迁怒到我这个晚辈头上。”

苏辙点点头,刘安世是顽固了些,但还算不上小人。

后来论起元佑党人,宰执之下,苏轼第一,他第二,所以都很惨。这里不得不再一次点名章喵,原来的历史上刘安世被贬到了昭州,现在的广西平乐,北宋时那里是真的糟。

章惇这奸臣形象,算是立得稳稳的,连这种谐音梗都加在他身上。

苏过又问道:“叔父觉得我后面向朝廷申请去西北,会得到同意吗?”

苏辙闻言照常瞪了他一眼,说道:“朝廷如何我不知道,但你父亲与我都不会同意,老老实实找个太平地方熬资历,其他的就别瞎想了。”

早猜到是这个回复,苏过只能采取先斩后奏了。

换个话题,苏过问道:“叔父觉得父亲装病可以拖过去吗?”

宫里摆明就是要利用苏轼的声望来制衡朝局,既然他不回来,削弱另一边也是一样,所以苏辙笑道:“当然可以,不给吕微仲加帮手,就给刘莘老剪羽翼,朝中能平稳过渡就行。”

小皇帝的婚事如今已经提上日程了,官家一旦立后,便是一个要求亲政的好机会,所以太皇太后这时候也只求稳定。

立后亲政这件事,不仅蛰伏中的新党在关注,旧党中也有不少支持的,一来谁不想得到这个功劳,二来这本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离了东府,苏过又马不停蹄地往返于高俅的各个生意场子,毕竟也是自家产业,这么长时间不闻不问,眼下有时间总得去看看,顺便提一些改进意见。

至于入仕后这些生意怎么办,苏过还没想好,本来交给二哥苏迨是最好的,可他不感兴趣。

他对做官不感兴趣,对做生意更不感兴趣,苏过也勉强不得。

宗泽在京中没有亲友,跟着苏过一路巡视各个作坊,不解道:“五郎花如此多的时间精力在生意上,岂不可惜?”

这个时代的商人地位虽然高了一点,但也有限,他实在不能理解苏过的行为。

苏过则解释道:“许多事情没钱都做不成,再说我堂堂正正做生意,不偷不抢不逃税,有什么不可以的。”

正好两人来到天机阁,苏过指着黄河模型说道:“没有钱我就做不出这个来,也不能让京城里的人都知道黄河流向到底是怎么回事。”

宗泽叹道:“我若是早点来看看这个,礼部试的时候不就把握更大一些。”

“这就是我的目的,”苏过笑道:“黄河改不改道首先是个水利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或者国防问题。”

宗泽点头道:“指望一条河就能挡住契丹人南下,也确实是异想天开。”

苏过来天机阁的目的是打算将这里改成一个小的图书馆,毕竟以后来的机会不多了,藏书就从苏轼的诗词文集开始,先前让高俅准备的书坊已经到位,只等苏过将他老爹的作品筛选一遍了。

最近有空,正好就将这件事也给做了,自己过一遍,再让苏辙过一遍,应该就没问题了,也省得那帮言官整日从里面挑刺。

不过三月里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神宗实录》终于修订完成,这件事从一开始就难度很大,司马光等人一方面尽废新法,一方面还得从变法这件事情里面摘出神宗来,将锅全甩到王安石和吕惠卿等一干人的身上,所以实录的改动很大。

黄庭坚、陆佃和范祖禹等人负责具体编修工作,虽然大家对于将皇帝和变法撇清关系这点没有异议,可陆佃认为也不应该归罪于王安石。

黄庭坚不服,认为陆佃之说,是修佞史,就是有所袒护且多作谀辞的历史记载。

陆佃则称一切都如黄庭坚等人所改,则为谤书,就是充斥着毁谤内容的史传。

不过双拳难敌四手,毕竟黄庭坚的看法才是当朝主流,整个《神宗实录》便是在这样的基调下修订完成。

据说递交之日,在朝堂之上,首相吕大防帘前朗读时,帘后的太皇太后失声痛哭,小皇帝见状则命令停止诵读,将书收入。

知道这个细节,自然是苏过又来找叔叔打探消息了。

苏辙的态度很奇怪,他首先不赞成变法一事是神宗皇帝被大臣所蒙蔽这个说辞,其次又赞成王安石就是罪魁祸首这个观点。

苏过都不赞成,不过他更在意的是官家赵煦的态度。

小皇帝没有哭。

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伤心,而是有另一种情感比伤心来得更强烈。

是愤怒,因为无论怎么修改,都是在抹杀神宗皇帝的功绩。

而他祖母的眼泪,在这种情况下更是放大了他的愤怒。

这一切都是在她的授意或者首肯下进行的,她如此对待自己早逝的儿子,有什么理由还要在大臣们面前哭?

祖孙的关系,已经在破裂的边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