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成女屠夫后,全村去逃荒 > 第982章 徐家村的服务是五星级的服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82章 徐家村的服务是五星级的服务

最后李家还是决定到了仙源县休整两天再继续赶路,李世子爷非常担忧李夫人的身体健康。

等走到天黑的时候,陈嬷嬷过来买活鸡,说要给李夫人熬鸡汤喝,还给了徐麻子1两银子。

徐麻子眼睛亮了又亮,100文的老母鸡卖1两,他们赚大发了,恨不得李夫人把徐家村剩下的鸡全买去。

只可惜明天中午就能到仙源县,李夫人要是买也进城买,哪里会买徐家村的高价鸡呢。

徐老大拿出杀猪刀,三下五除二地把鸡杀好。

他们徐家村的服务是五星级的服务,买鸡帮忙杀,还非常体贴地根据陈嬷嬷的指示,把鸡肉切成一块一块,最后还送货上门。

陈嬷嬷满意地说:“福兴,你的手艺不错。”

陈嬷嬷看到徐老大把鸡肉切得大小均匀,一看就是好刀工。

徐老大乐呵呵地说:“嘿嘿,俺是杀猪的,俺更会切猪肉哩。嘿嘿,有机会,俺切给你看。”

陈嬷嬷偷偷地瞄了瞄程顾卿,又瞄了瞄徐老大,母子俩长得真像,但性子却不一样。

程娘子比儿子心眼多多,儿子反而像个缺心眼的。

陈嬷嬷面露微笑地说:“行,有机会再看看。”

一两一只鸡,这是天价鸡,所以徐家村为了不让李家觉得吃亏,给李家送了两斤地蛋子。

徐老大憨厚地说:“陈嬷嬷,这些是地蛋子,可好吃了。你尝一尝。其实地蛋子炒鸡块最好吃,你也可以试一试。”

熬鸡汤不一定全只鸡熬,可以拿些头头爪爪,鸡骨架熬汤,至于肉用来炒地蛋子,那一个香啊。

所以徐家村特意赠送两斤地蛋子,让陈嬷嬷做来吃,肯定很美味。

陈嬷嬷看到地蛋子,这不是他们在军中看到过的吗?怎么徐家村也有的?

陈嬷嬷不解地问:“福兴啊,这些地蛋子你们哪里来的?”

怎么眼前这个叫地蛋子的?不是叫土豆吗?莫非是同一事物不同称呼?

徐老大还记住程顾卿说的尽量不要说地蛋子之事,陈嬷嬷这么问,徐老大直接说:“俺也不知道,俺村长给的。”

面对不想回答的问题,就直接回答不知道。

何况徐老大没有说谎,这次出门的伙食的确是村长给的。

徐老大放下鸡肉和地蛋子就赶紧溜走了,他害怕说得太多会露馅。

陈嬷嬷皱着眉头,把土豆交给李世子和李护卫。

李世子疑惑地问:“这是徐家村给的?”

这次出行,李世子是到禹州,在那里遇到谢清仁拉着好些土豆过来,说这些土豆亩产几千斤,要是能好好种上几年,军中的粮草就有了。

谢清仁又说土豆唯一的不好就是越种越少,需要不停地育苗子。

至于怎么育苗子,需要农学专家来研究。

谢清仁又说即使地蛋子越种越少,但也有几年的时间,好好利用这几年,能种出好多粮食。

卫国公听到后大喜,把谢清仁从杨江府调到禹州府来负责这件事。

李世子离开的时候,也看到过土豆,也吃过土豆,觉得这东西很糯,很软绵,吃一个都好饱。

如果产量真得像谢清仁说的那样,那么就天佑国公府。

此时看到徐家村有土豆,李世子非常惊讶。

李护卫想了想说:“程娘子说过,谢清仁前不久跟他们见过面,会不会拿时候给徐家村的?”

如果是这样,谢清仁真的和徐家村的关系匪浅,竟然给那么宝贵的种子徐家村。

李护卫想都不敢想。

陈嬷嬷说:“徐福兴说他也不知道土豆哪里来的,只说是村长给他们带出来做干粮的。”

李世子,李护卫皱着眉头,思考着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夫人平静地说:“会不会雉儿表叔看到村长,于是给他送了些。村长不舍得吃,就给出行的乡亲们吃。毕竟土豆吃得饱肚,又方便煮食。出门在外最讲究省功夫。”

顿了顿李夫人又说:“或许雉儿表叔尊重徐家村的村长,所以才给他送土豆。从这几天观察徐家村的汉子,徐村长的确是不了不起的人物,能把一个村子管理得那么好。雉儿表叔或许对他有几分欣赏。”

李夫人的意思就是谢清仁尊老,所以给徐家村村长送上土豆。

毕竟土豆软糯软糯,最适合老人吃。至于徐家村为什么叫地蛋子而不是叫土豆,那可能传啊传啊就传错了。

李世子不再多想,土豆一事已经交给谢清仁负责了,他为人虽然孤傲,但做事一向靠谱,这也就是为什么卫国公让他负责那么重要的事了。

李世子深深地看了看不远处忙活的徐家村人,认为他们非常特别,模样说话举止的确像泥腿子,但做事却不像,真是一群奇怪的人,一个奇怪的村子。

李世子已经暗暗决定,等回到吉庆府,就派人查一查徐家村的底细。

程顾卿哪里知道两斤土豆就引起李世子查他们的决心,要是知道结果,肯定不会多此一举地送。

不过查就查,徐家村光明正大,经得起查。

此时她正在啃鸡骨头,是熬了汤后的鸡骨架。也是她是大队长,才有得啃,别人想啃也啃不到。

程顾卿倒是不想啃,无奈她的大厨小弟徐麻子一股脑地给她舀,让她的大海碗出现了好多鸡骨架子。

明天中午就可以到仙源县,只是那么多人进去,不知道会不会引起仙源县的注意呢。

程顾卿找上李护卫,把她的担忧说了出来。

李护卫笑着说:“程娘子,仙源县不远处有个驿站,明天我们住驿站,不进去县城。

”李护卫解释他们请大夫出城看病,不进去县城。毕竟那么多人进去,肯定惊动当地的县令。

李护卫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的身份。所以选择住驿站。

不进城。在驿站休息两天后,继续赶路。

至于徐家村人,李护卫也考虑了,住在驿站的大通铺。

程顾卿疑惑地问:“李护卫,有那么大的大通铺吗?驿站能住那么多人?”

200号人,到哪里也不好安置啊。

这个问题李护卫早就想到了:“如果驿站住不满,就住隔壁的客栈。我们李家付钱。”

说好的一直赶路,但李家要停下来,途中产生的费用,李家负责。

程顾卿想了想说:“李兄弟,这个到了驿站再看。不用那么早决定。”

一般驿站,破庙这些是危险事发地,所以程顾卿要看情况再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