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王府的萧思远听到又有新的战船返回,立即骑上马跟着李恪后边想要再次一睹风采。
李恪看到后面跟着一起来的萧思远,也没有说什么,继续向着襄阳海岸港口而去。
心道:“这个小舅子真是的,好好的大少爷不当,偏偏想要出海,海里那么危险有什么可去的。在家族当个大少爷不好吗?整天喝着小酒,没事勾栏听听曲儿,或是去调戏一下小姐姐,那生活多滋润。”
......
白路远和姚广孝等其他将士,来到襄阳港口岸边。
众将士双脚踏上土地的那一刻,许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终于回来了。”
这是此刻所有将士们共同的心声。
出去时间好几个月,不仅要面临着大海上的狂风暴雨,还要在漆黑的夜晚,坚守着,最后还要去与敌人战斗,虽然这次战斗损失不大,可终究还是有些人留在了那里,自此不能再回到家乡。
白路远也是明白,没有制止众人的举动。
姚广孝道:“阿弥陀佛。”
心道:“这些将士历经众多磨难终于回到安州,此刻一定很是想念家人。”
很快众将士整理好心情,经历过战场厮杀以及海上与老天的对抗,他们已经成长,无论是内心还是外在,他们深深明白,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
白路远下令,众将士很快神情肃穆,等待着李恪的检阅。
看着归来的众将士,李恪很是欣慰,这些将士出海作战已有时日,没想到回到家乡后,竟然还能忍住,还能遵守军令,这一点很是难得。
看来路遇平时训练的很好,即使出外作战,训练貌似也没有落下。
姚广孝和白路远来到李恪身前,道:“王爷,我们回来了。”
李恪点头道:“嗯,回来就好。”
“回来就好。”
姚广孝道:“阿弥陀佛。”
“一月不见,王爷可还好?”
李恪笑道:“大师可还好?”
白路远道:“王爷,路远回来了,没有辜负王爷信任。”
李恪用手拍了拍对方肩膀,肯定道:“嗯,好样的。”
“你做的一切,本王很是欣慰。”
“今晚咱们几人,不醉不归。”
随即又对路远道:“让众将士们也回家一次,看看自己的家人,分批次返回,不可一次性全部撤回,明白?”
白路远点头,随后下达军令。
众将士听后,个个脸上露出笑容。
“王爷真是太好了。”
“竟然还给咱们放假,允许咱们回去探亲。”
“谁说不是呢,刚刚路远将军还说了,王爷还额外给此次出征回来的将士,每人额外发五贯钱。”
“有了这笔钱,回去可好交差了,要不然俺家那婆娘非得上了天不可。”
众人哈哈大笑。
很快港口众人散去,只有一少部分留下看守。
萧思远看着停靠在港口的三宝七号,兴致勃勃的上去,没有和李恪一起同行回府。
此时。
吴王府内,李恪与白路远以及姚广孝三人,推杯换盏,各自诉说这些时日所发生的一切。
姚广孝道:“如今倭国那里,一切已经走向正轨。”
“有着赵吴两家的子弟,政务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也能顺利正常进行。”
“于将军只需决断即可,不用事事都关心。”
白路远道:“那里的金矿银矿也按照王爷的吩咐,没有带回过多,全部都安置在倭国。”
“听大师说,那里今后将会成为王爷最坚实的后方,要是有大量的黄金或是白银运回,容易被人发觉。”
李恪点头,道:“是的。”
“倭国日后将是我等的最强后方,无论是军队或是粮草,以倭国为起点,向着四周国家逐步拓展,直到慢慢吞掉周边国家。”
白路远道:“王爷这个愿望想必不久就可实现。”
李恪疑惑道:“哦?为何如此笃定?”
姚广孝道:“王爷有所不知,这一次对战倭国之时,陷阵营一千五百名将士屡立奇功,把敌军二十万大军弄的无法正面作战。”
“否则也不会如此顺利的攻下倭国。”
“而且,经过这一战,许多安陆营的将士也想加入陷阵营。”
“贫僧和于谦将军以及路远商议后,同意在此次征战的大军中筛选出一千五百名将士来,加入到陷阵营当中。”
李恪道:“这样一来,陷阵营可就有三千人了。”
白路远道:“王爷说的是,陷阵营想必此次扩充后实力将会更上一层楼。”
“而且于谦将军,还给陷阵营众将士立了一条新规矩。”
李恪:“什么规矩?”
心道:“不会是什么变态的规定吧。”
白路远笑道:“陷阵营所有将士,每三个月考核一次,考核失败的人则将被他人替代。”
“而且不可拒绝其他将士的挑战。”
李恪心道:“好家伙,这是搞上末位淘汰制了。”
“谁不行,谁就下,这样能更大的激发将士们的训练。”
“始终让众将士保持一个高度的训练状态,随时可出征。”
姚广孝道:“阿弥陀佛。”
“此举甚好,这样想必陷阵营众将士必定所向披靡,无人可战胜。”
李恪笑道:“这个方法不错,你们决定就好。”
“本王只要能作战的将士,可以战胜任何敌人的军队。”
白路远羡慕道:“如果我不是安陆营的将军,吾都想去陷阵营了。”
“统领这一支强悍的军队,是多少将军的梦想。”
“尤其是那次亲身带领,真真切切的体会到陷阵营的厉害。”
李恪笑道:“你也不差,无需羡慕。”
“毕竟于谦将军的年纪比你大,你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未来也定会可以统领超过陷阵营的军队。”
白路远正色道:“嗯,路远一定不会让王爷失望。”
心里则是暗暗发誓,“义父正在天上看着我,吾不能丢义父的脸。”
“不能辱没义父传授自己这一身本领。”
李恪很是高兴,所有事情都向着自己规划的路而前进。
......
此时远在倭国的郑和与沈万三,乘船告别于谦众人。
郑和道:“启航!”
沈万三心道:“新罗、百济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