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 第147章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回说到杨嗣昌上台主持剿灭流寇之事,采取十面张网的策略之后,在地方上还需要一个督抚大员督师统筹各省军务。

杨嗣昌向朝廷举荐了两广总督熊文灿。

崇祯十年,朝廷命两广总督熊文灿任总理,总督南直,湖广,四川,山西,陕西,河南六地军务。

只朝廷重用熊文灿,只因看中他招抚郑芝龙,平定东南海盗的功绩,希望他利用经验,继续平定内地流寇。

便派了一个太监假装采买药物,路过他处,实是考察。

太监在吃饭时说“如今中原流寇肆虐,今上苦于没有平定叛乱的人才。”

熊文灿当即吹嘘只要他去了,那流寇必定顷刻之间便能平定,如此这般吹嘘一番各种策略之后,太监回报,便定了他。

十一年,以十面张网为基础,他调集大军步步紧逼,将各路流寇逼入湖广北部,河南南部,四川东部山区。

参战各部有十巡抚麾下十二万兵力,外加云南兵龙在田部,左良玉部,北京锦衣卫刘元斌部。

各路大军成功将各路起义流寇逼入包围圈,其中川军秦良玉部,滇军龙在田部十分英勇,连番强攻,多次取得大捷。

到这里外人会以为流寇之乱就要平息了,但是,有些人就不愿意了。

经过多年的剿匪,很多地方军政官员已经将剿匪做成了一门生意。

有起义军,朝廷就要派兵镇压,如果没起义军了,那朝廷岂不是就不需要这么多兵了。

那些利用剿匪之事,上贪军饷下喝兵血的军阀就没了财源,那些利用剿匪刷战绩、政绩的官员,就少了一个爬升的路。

他们也不能领兵抢掠搜刮民财了,因为剿匪而加征的剿饷,练饷就不能加了,总之一句话,就是大家的财路都会少了,手里也没兵了。

我们不知情的人以为打仗就是你死我活,官军追上了流寇就会来一场大战,其实当时有很多时候双方见面了是不打仗的。

大多都是先派人喊话,看有没有亲戚老乡啥的,然后就是谈条件,如果官军占优,流寇就会留一部分财货放地上,然后继续去抢。

官军拿了钱财,又不用拼命,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就成了流寇四处劫掠,官军跟在后面也发财。

所以这次如果继续打,那就是双方厮杀到底,拼命把流寇都剿灭!不打,那就是招安,大家以后继续赚钱。

加上熊文灿本来就是以招安为手段立功升上来的,他就张贴招安告示,所以闯塌天刘国能率部向熊文灿投降了,摇身一变,他也成了明军了。

在白杆兵刚打了个胜仗准备灭了张献忠义子张文秀、张能奇部时,张献忠也投降了,大家都成了明军,也就不用打了。

各部流民军除李自成部从川北翻雪山逃走外,其余如射塌天李万庆部,,过天星张天琳部,混天星等各部主要流寇尽皆投降。曹操罗汝才等部也答应投降。

李自成部逃走后也没轻松多少,遭到孙传庭、洪承畴等人的追击,连败几场,只得逃往甘肃西部躲避。

不过这里有一细节处,就是张献忠的招安有些不同,透露出来招安的猫腻。

原本他是要向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投降的,但是一转眼,他又改变主意,变成向熊文灿投降了。

既然是投降,向谁投降的区别在何处呢?他为何舍近求远向熊文灿投降呢?

那一定是双方给的招抚条件不一样了,熊文灿的招抚条件更好,他不但赦免起义军的罪,还准许张献忠继续统领旧部,给与驻扎地,就是谷城。

后来崇祯十二年,张献忠谷城再反我们才知道,原因是如何。

原来那时张献忠那时接连被左良玉和秦良玉击败,他为保存实力,决定继续投降。

先是联络了洪承畴,双方谈妥了条件,可是又听说刘国能等部投降熊文灿受到的待遇更好,便连忙派人联络熊文灿。

熊文灿官阶比洪承畴高,给他封的官也高,还能保留他部下的人马,可以帮助他向朝廷要军饷,甚至是虚报名额领空饷。

但是,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先拿出银子来贿赂他,后来得到的空饷也得分一半给他。嘴上却不会明说,只说这些都是打点上下需要,分给各级跑腿的辛苦钱。

这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就是写的这一段,她是替贾府行权的,掌管武力。

宝玉还是大明,秦忠隐喻忠于大明的武力,以秦良玉为主,张献忠字敬轩,所以起个法号静虚的老尼隐喻他,她的徒弟智能儿就是张敬轩手下的大西军。

这样我们就可以来看书中如何写的了:

且说王熙凤辞了众人,带着宝玉、秦钟往水月庵来。原来秦业年迈多病,不能在此,只命秦钟前来复命了。

那秦钟便只跟着凤姐、宝玉,一时到了水月庵,净虚带领智善、智能两个徒弟出来迎接,大家见过。

凤姐等来至净室更衣净手毕,因见智能儿越发长高了,模样儿越发出息了,便说道:“你们师徒怎么这些日子也不往我们那里去?”

净虚回道:“可是这几天都没工夫,因胡老爷府里产了公子,太太送了十两银子来这里,叫请几位师父念三日《血盆经》,忙的没个空儿,就没来请奶奶的安。”

凤姐也略坐片时,便回至净室歇息,老尼相送。

此时众婆娘媳妇见暂时无事,都陆续散了,各自歇息,跟前不过几个心腹常服侍小婢,老尼便趁机说道:“我下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

凤姐因问何事。

老尼道:“阿弥陀佛!只因当日我先在长安县内善才庵内出家的时节,那时有个施主姓张,是大财主,他有个女儿小名金哥。

那年都往我庙里来进香,不想遇见了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那李衙内一心看上,要娶金哥,打发人来求亲,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守备的公子的聘定。

张家若退亲,又怕守备不依,因此说已有了人家。谁知李公子执意不依,定要娶他女儿。

张家正无计策,两处为难。

不想守备家听了此信,也不管青红皂白,便来作践辱骂,说一个女孩儿许几家,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状起来。

守备一闻便问,断无此理。此其实是张家惧府尹之势,必先退定礼,守备方不从。此时老尼,只欲与张家完事,故将此言遮饰,以便退亲。

那张家急了,只得着人上京来寻门路,赌气偏要退定礼。

我想如今长安节度云老爷与府上最契,可以求太太与老爷说声,打发一封书去,求云老爷和那守备说声,不怕那守备不依。若是肯行,张家连倾家孝顺,也都情愿。”

凤姐听了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

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也可以主张了。”凤姐听说笑道:“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

净虚听了,打去妄想,半晌叹道:“虽如此说,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

凤姐听了这话,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老尼听说,喜不自禁,忙说:“有!有!这个不难。”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这三千银子,不过是给打发说去的小厮作盘缠,使他赚几个辛苦钱,我一个钱也不要他的。

便是三万两,我此刻也拿的出来。”

老尼连忙答应,又说道:“既如此,奶奶明日就开恩也罢了。”

凤姐道:“你瞧瞧我忙的,那一处少了我?既应了你,自然快快的了结。”

老尼道:“这点子事,别人的跟前就忙的不知怎么样,若是奶奶的跟前,再添上些也不够奶奶一发挥的。

只是俗语说的‘能者多劳’,太太因大小事见奶奶妥贴,越发都推给奶奶了,奶奶也要保重金体才是。”

一路话奉承的凤姐越发受用,也不顾劳累,便开始计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