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阴嫚和李凌皆是一愣,不明白孔鲋为何如此说。
她们迅速交换了一个困惑的眼神,然后齐齐拱手行礼:“孔老,您言重了。”
孔鲋这才发现法首的女儿李凌也在,心中的怒气更盛,果然公主嫚就没有把儒家放在心上。
李凌敏锐地察觉出了孔鲋的气场变化,连忙告辞。
“孔老,嫚儿,既然你们有要事商谈,我就不在这里打扰了。”
孔鲋将眸光看向它处,没有理睬李凌。
嬴阴嫚一瞧这情况,只好朝李凌点了点头,示意其离开。
原本她计划拉着李凌一起与孔老好好谈谈的,现在看来只能靠自己见招拆招了。
在李凌离开后,孔鲋转眸看向嬴阴嫚,沉声问道:“嫚儿,你今日定要给我儒家一个解释。”
“孔老,这里面一定有误会,您请坐,我们慢慢聊。”说着,嬴阴嫚侧身伸出左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在两人于桌前落座之后,嬴阴嫚拿起桌子上的陶壶亲自倒了一杯茶水放在了孔鲋的面前。
“孔老,先喝口水,有话慢慢说,嫚儿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孔鲋见嬴阴嫚一脸真诚,也知道儒家现在是不可能与对方闹翻的,于是借坡下驴,伸手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又轻轻放下。
“嫚儿,老夫听说,你将东序给了墨家,成均给了农家,瞽宗给了医家,上庠给了兵家,可否属实?”
嬴阴嫚笑着点点头:“确实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农医墨兵四家关系到大秦的各方命脉,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现在是农医墨兵这四家的首领。”
此话一出,孔鲋瞬间都懵了,前半句他听懂了,这后半句是什么意思?
飞白那个老家伙不是说公主嫚是墨家的新巨子吗?什么时候公主嫚还是农医兵三家的首领了?
他这真的只是给弟子授了几个时辰的课吗?这变化也太大了,有种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错觉。
还是说现在各家之首都这么不值钱了?
“嫚儿,此话当真?”孔鲋不禁有些惊疑地问道。
嬴阴嫚为了打消孔鲋的疑虑,也不废话,直接将随身携带的四家之首的信物拿了出来,一一摆在对方的面前。
“这是农家的,这个是医家的,这个是墨家的,这个是兵家的。”
看着四块古朴的令牌,孔鲋整个人都麻了。
所以这农、医、墨、兵四家,使用了首领之位为各家换取了一座学院吗?这个太狠了!一点节操一点脸面都不要了!
这也太过分了,这些人竟然趁他不在先下手为强,他现在用儒首的位置换取辟雍学院还来得及吗?
怕是来不及了,刚刚出去的可是法家之首李斯的女儿。
孔鲋深吸一口气定了定心神,声音有些干涩道:“嫚儿,你要如何安置儒家?”
“儒家在嫚儿心中重于泰山,自然要给儒家安排一个极好的去处。”说着,嬴阴嫚将桌面上的首领信物一一收了起来。
孔鲋轻哼道:“是要儒家屈居在法家之下吗?”
嬴阴嫚微微一愣,满脸诧异地问道:“孔老,何出此言啊?法出于儒家,儒家自然不能屈居于法家之下。”
孔鲋点了点头,这才像话,法家虽然盛行于大秦,但若是追根溯源,法家诞生于儒家正统旁支大儒子夏等人之手。
当初孔夫子门下,设有四科即德行、言语、政事以及文学,大儒子夏带着众多从学者,将孔夫子的政事一科发扬光大,慢慢才有了现在的法家。
“你当如何?”孔鲋沉声问道。
嬴阴嫚淡淡笑道:“儒法就像铜钱的正反面,本就是一家,自然要并重。”
“如何并重?大秦一向重法轻儒,想当初你家先祖可是直接将孔老夫子直接拒之国门之外的。”孔鲋继续追问道。
嬴阴嫚点了点头,她知道孔鲋说得是孔子带着一众弟子周游列国之时,在其它六国都对孔老夫子礼遇有加情况下,秦国却将对方拒于国门之外,不许对方进入任何一个城池进行讲学。
根据她上辈子经验,站在上帝的视角来看,大秦先祖的选择没错,当时儒家确实不适合秦国,但现在大秦需要儒家。
若是把大秦比作一辆汽车,法家就是油门而儒家就是刹车,缺一不可。
“坦诚地讲,现在法家势盛,儒家势弱,想要在整个大秦实现儒法并重,确实还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
“这一段路,我们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儒家放下学派之争,朝廷放开胸怀,让现有的儒家弟子,多出仕为官,增加朝中儒家出身的官吏。”
“第二步,辟雍是专设的皇家学院,会招收权贵子弟入学,接受儒法两派的教学,可以为大秦培养儒法并重的下一代掌权者。”
“这两步互不冲突,可以同时进行。”
“第三步,五帝之学只是官学重启的第一步,后续会向大秦所有的郡县推广。”
“以后大秦的教化模式会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
“整个过程会以儒法两家的思想为核心,其它学派为辅助……。”
“以后的大秦,人人皆会识字读书,有儒家的道德之感,有法家的律法意识,又能以其它百家之所长安身立命,安居乐业。”
听完嬴阴嫚的讲述,孔鲋已经是目瞪口呆,脸上的震惊之色没有半点掩饰,心中更是不禁地对嬴阴嫚升起一股敬意。
嬴阴嫚所描述的未来,跟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远超过他的想象。
孔鲋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道:“嫚儿,你所描述的未来,确实令人向往,但真的能实现吗?”
嬴阴嫚知道就差一步就成功说服对方了,于是一脸坚毅地回道:
“为何不能?”
“今日之前,孔老可曾想到我会是四家之首?”
“几天前,孔老可曾想到我会是五学之长?”
“十几天前,孔老可曾想到来明月庄学习方块字儿?”
“一个月余前,孔老可曾想到百家会欣然同意加入五学?”
“几个月前,孔老在老家讲学时,可曾想到会有纸张和印刷术的出现?”
听到嬴阴嫚一连串的反问,孔鲋心中不禁一震,仔细回想起来,这一段时间的经历确实如同做梦一样。
“恍然如梦。”孔鲋长叹道。
听到孔鲋感慨,嬴阴嫚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孔老,人间世事多变化,我们要顺势而为,尽人事听天命。”
顺势而为?尽人事听天命?
孔鲋的眼睛亮了起来,今日不同往日,并在不断地日新月异,拼上一把或许真的能实现美如梦幻的理想国。
就算没有实现,也无妨,大不了,儒家再重走来时路。
想到这里孔鲋缓缓起身,拱手向嬴阴嫚行礼:“老夫受教了,儒家愿意听从一切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