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的节目录制在继续。
A班的solo曲与九人团体节目被评委叫好,每个人都夸出了花,但接下来的b班两组选手就没有得到相同待遇了。
b班9人分成了Ab两组,演绎的是同一首作品——《活着》。
其中灿美、姜礼、白熙、晓娟四人所在一组选用了二胡配乐;而金娜、苏曼等成员所在的二组选用了电子琴配乐。
这是夏浩洋的故意为之。
洪真英的《活着》作为南高丽当代民谣代表作,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社会共鸣成为现象级作品。
而其中最为点睛之笔就是二胡的配乐。
歌曲虽然是以民谣为基底,但融入了现代流行元素,通过柔和的旋律与洪真英标志性的“微沙哑”嗓音形成强烈反差,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符合大众审美?。而编曲层次丰富,前奏以二胡铺陈情绪,副歌部分加入电子音效和打击乐,配合标志性“打糕舞”形成视听双重感染力?。
整首歌曲以“为生活奔波”的主题在听众中产生共鸣,被誉为“中年打工人的主题曲“,尤其是辅佐以二胡标志性的悲伤语调,让整首歌得到意境中的升华,感动了一大片东亚粉丝。
所以,两组选手的支持率在懂音乐的现场观众那里区别明显,一组当之无愧成为优胜组,而被誉为“全能伴唱”的白熙拿到了mVp。
非战之罪的金娜等二组成员还要承受导师们的“苛责”。
“《活着》这首歌曲与现实生活是有很强关联性的,或许是成员们没有经历过生活的残酷与心酸,像金娜同学,在这首歌曲的情感表达上比起一组的四位同学还是有些欠缺。有时候我们在表达一首作品时应该积极融入自身的情感环境,但如果自己的情感、阅历都不够丰富的时候,我们可以去观摩别人的表达方式。在戏剧或者影视剧的拍摄中也有沉浸式?表演一说,总之就这首歌曲演绎而言,二组的几位同学在情感表达上略微逊色于一组四位同学,现场观众跟导师的投票也说明了这点,你们输的不冤。”
当夏浩洋一本正经的点评之后,金娜为代表的二组同学一起鞠躬感谢导师的指点。
只不过外表一脸愧疚的金娜在内心暗暗嘀咕:我信你个鬼咧,你个胖老头子坏的很。
在赛前,夏浩洋特意跟金娜有过谈话,大意就是可能会在节目中点名“批评”她两句,让其做好心理准备。
之所以找金娜谈话,是因为她是“自己人”,而且金娜也了解自己在公司的定位跟出道计划,进入A班跟随节目组出道不符合个人以及公司利益。但如果没有提前打好招呼直接就批评,夏浩洋又担心如今的小姑娘内心脆弱失了分寸,所以还是提前沟通两句比较合适。
像现在就很好,被批评之后最起码表面看起来金娜、苏曼等二组同学都是一脸坦然。
c班两组同学演唱的是一首节奏劲爆,动感十足的帅气怨妇风舞曲——《cry For me》。
twIcE组合的《cry For me》是一首极具突破性的作品,展现了组合从甜美元气向成熟暗黑风格的深度转型,也就是夏浩洋口中的帅气怨妇风。
在编曲上,以极简钢琴旋律开篇,逐渐叠加电子合成器与重拍鼓点,形成戏剧化的层次递进。副歌部分标志性的\"La la la\"吟唱与骤停的节拍设计,营造出爱恨交织的撕裂感。
调式上也有创新,罕见地采用小调式创作,主歌到预副歌的旋律线呈现压抑-爆发-克制的情绪曲线,突破K-pop传统流行框架。bridge段落的半音阶下行设计,暗喻情感关系的螺旋式沉沦。
对于c班两组学员的演唱,夏浩洋等导师再次回归到温润如水的点评风格,因为除了极个别学员比如朴诗恩需要警惕跟打压,其他选手哪怕最终出道也不影响大局。
“一组的昭君与张林在中低音区开发补全了你们组合的音域版图,若兰首次尝试气声唱法演绎\"Look what you made me do\"展现了病娇感;而二组多声部叠加的Ad-libs处理,形成类似希腊悲剧合唱团的宿命感,这种表达方式很好,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两组的表现都值得称赞。”
高中没毕业就出道成为小辣椒女团主唱的金娜也慢慢开始理解导师的所谓“点评”: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就什么都好,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就打压批评呗,这个胖老头子果然坏的很。腹诽的同时还偷偷抬起头用眼睛白了夏浩洋一眼,鼻子里不屑的哼了一声。
d班两个组的学生演唱的同样是一首快节奏舞曲——tripleS女团的《Girls Never die》。
tripleS女团是由modhAUS娱乐公司于2022年推出的超大型24人女子音乐组合,团体概念是“集结散落在地球各处拥有特殊能力的少女”。
一般来说女团成员人数超过6人,哪怕是tara女团的六人配置时代,就有成员一句solo歌词都分不到,只能在副歌的高潮部分合体献声。
少女时代的门面担当允儿,就曾经在综艺节目里坦诚,哪怕将出道十年发布的所有专辑歌曲都算在一起,自己solo部分的歌词加起来都没有一首3分钟的完整歌曲时间长。
tara组合的全宝蓝也在多年以后的采访中提过:之所以18年之后离开团队,并不是跟姐妹们关系不佳,而是音乐风格的问题,导致自己无法在歌曲里演唱哪怕一句solo歌词,甚至有时候整首歌都不需要戴耳反,彻底沦为了伴舞,因此她只能选择退出。
那么对于一个24人的超大型女团,其中80%的成员只是和声跟伴舞并不新鲜,因此这样的团队抢夺资源或者想要出头的竞争必然十分激烈,或许有人就会走上歪路,也会有人经历过短暂的新鲜之后选择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