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内鸦雀无声,只有殿内的沙漏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这时大殿外面,一个面蒙黑纱之人缓步走入殿内跪倒在大殿之上。
“陛下,此为臣搜集到的资料,请过目。”
李俊嗣移步到那人身前,伸手取下那人呈过头顶的奏章。
“伊萨哈、其木格与纳兰依,在朕出兵之日,齐聚兀良哈府上,四人密谋恢复五公议政,这里是你们当天所说的话,一字一句全部记录在案。”
说完,李俊嗣将手中的奏章交给近侍,“念。”
近侍接在手上开始一字一句的逐行阅读。
兀良哈等四人脸上尽是惊惧之色。
如此隐秘之事竟然全部外泄,四人如何不惊。
李俊嗣负手而立,脸上波澜不惊一副尽在掌握的的神情,殿内诸臣无不心下骇然。
每个人的心中都在默想:自己在府中所说的话是不是也被李俊嗣掌握?
“陛下,我等尽是朝中重臣,你如此行事,未免有失公允。”
兀良哈出言打断近侍的宣读,对于奏章所说的事情并未否认。
“朕处事有失公允?尔等身为朝廷重臣,不思为国尽忠,反倒想逼朕退位,难道这就是臣子所为?”
李俊嗣言语冰冷,眼神更是锐如刀锋。
“如果陛下是当代明君,我等何苦如此?”
其木格见李俊嗣咄咄逼人,索性便也反唇相讥。如今形势,只有死扛到底逼迫李俊嗣退位别无他法。
“我铁勒建国一百多年,乌云追纵横天下,即便与玄羽卫对阵也不曾如此惨败,你李俊嗣登基没多久,五万乌云追烟消云散,除了说明你不配作为铁勒皇帝,恐怕不做二想。”
伊萨哈把心一横更是直言不讳。
李俊嗣朗声长笑,对于几人的话语丝毫不放在心上。
“皇权天授,朕既然贵为当今圣上,岂是尔等三言两语便可让朕退位?”
李俊嗣拾级而上坐在皇位上。
“兀良哈,建业三年,毒死其父乃布出,对外谎称其父因病暴毙,驱逐大哥萨其满,以庶子身份承袭公爵之位。对父不孝,对君不忠,此等不忠不孝之人竟然想要恢复祖制五公议政,天理何在?”
“伊萨哈子承父业,将庶母纳为妾室,气死生母,你又有何面目说朕不配为铁勒皇帝?”
“还有其木格,身为国家一等公爵,大肆收受贿赂,卖官鬻爵,整个铁勒官场被你搞的乌烟瘴气,难道你还有资格坐在朕的位置不成?”
李俊嗣一口气将三人所做的龌龊事尽数讲出,听的三人汗如雨下。
“还有纳兰依,你本就是纨绔子弟,整日的游手好闲,胸无点墨,凭你也想恢复五公议政,你配么?”
纳兰依羞愧难当,双膝一软直接跪在殿下。
“朕是打了败仗,可那也是为了祖宗的基业,于私德无亏,凭尔等宵小之辈三言两语便想逼朕退位,怕是打错了算盘。”
李俊嗣侃侃而谈,兀良哈几人心如死灰。
五公议政不但毫无希望,只怕今后在铁勒,也无几人容身之地。
“陛下,兀良哈几人密谋假借恢复祖制五公议政之名,行谋反之实,其心可诛,其罪不可饶恕,臣以为,应当将几人行车裂之刑,以儆效尤。”
一名大臣出班奏道。
“臣也以为这几人德不配位,应当剥夺他们的爵位,交给刑部严惩不贷。”
另一人也出班附和。
李俊嗣坐在皇位上看着自己手下的臣子不置可否。
兀良哈几人逼宫失败,惯于见风使舵的众位朝臣无不借此机会向李俊嗣表忠心。
除了那两位朝臣,其余众人也跳出来指责兀良哈等人。
李俊嗣心中冷笑。
刚刚兀良哈他们逼迫朕的时候,可没见你们为朕说话,如今眼见他们大势已去,这才纷纷跳出来,一手见风使舵被你们玩的倒是纯熟自如,简直无耻至极。
兀良哈眼见无力回天,又被当众说出丑事,急怒攻心之下,大叫一声,一口鲜血喷在大殿,整个人颓然倒地。
伊萨哈与其木格也是脸如死灰浑身如筛糠般抖个不停。
“诸位爱卿的心情我能理解。”李俊嗣脸上波澜不惊,“既然你们都认为这几人意图谋反,朕就依了你们。”
说完,李俊嗣一挥手,不知从何处突然闪出十几位黑衣蒙面壮汉,如鬼魅一般来到兀良哈等人身前,如同老鹰抓小鸡一般将四人擒下押出大殿。
“朕念他们都是朝中重臣,世袭一等公爵,本有心维护,怎奈你们全都要求严惩,朕也是逼不得已呀。”
说完,李俊嗣脸上现出痛心的表情。
“皇上圣明。”
群臣高呼,可是每个人的心中都很清楚,他们的这位主子,实在是想借众人之口行杀戮之实。
一场危机被李俊嗣消弭于无形。
在李俊嗣的授意下,刑部将兀良哈四人押入大牢,严刑拷打之下,四人胡乱攀咬,又交代出了朝中大臣一十八人。
但凡李俊嗣不想留之人尽在名单之列。
通过这一事件,李俊嗣彻底肃清了朝廷之中反对自己的人。
紧接着,李俊嗣接连下旨,命令各处部队进京加强京城的防务以防欣朝军队进犯。
就在铁勒厉兵秣马严阵以待的时候,李重元这边已经做好了战前准备,只带一声令下,大军立刻开拔进攻铁勒。
就在这时,一封密报彻底改变了局面。
密报发自屏州前线,内容却让李重元大吃一惊。
“多婆罗陈兵屏州海边,初时不知我军配有火炮,初战告捷,多婆罗损失舰船数艘。其后多婆罗所有舰船往来游弋轮番开炮,我军损失惨重。希望皇上派兵增援。”
密报为宁无锋所呈。
李重元找来赵长河商议,两人商讨半晌,最终决定放弃北伐,挥师南下,支援屏州前线。
“朕亲率玄羽卫支援屏州,你与隋靖北按兵不动,严密注视李俊嗣的动向。铁勒打败,我军也伤了元气,虽说此时是出兵的好时机,但是屏州危急,朕不得不救。北伐之事,只能暂且作罢。”
虽说心有不甘,可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商议已定,李重元立刻挥师南下驰援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