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没有任何亲人,闲暇时间最喜欢小皇子云轩,云轩十四五岁,乖巧懂事,安义相国每次遇见小皇子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看看小皇子就很满足。
南园即将举办皇太后的寿辰、选太子妃,这些都是举国的大事,安义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似乎对他来说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这么多年他小心翼翼,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的,忍辱负重这么多年,这一次,属于他的不属于他的,他都要一次性拿回来。
每当夜幕降临,夜深人静的时候,每个月安义都会出宫一次,这么多年从未间断。
他来到一间农家小院去看一位十四五岁的小男孩,每次去都会给他送些银两和衣物,而且他逗留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临走时,他都会叮嘱小男一家即便不愁吃穿还不能露富,不要让邻居发现他们有钱。
忍气吞声在宫中这么多年,安义觉得现在是时候索取回报的时候了。
安义一直在默默的寻找机会,皇太后的寿辰,选太子妃,还有皇后和戴妃之间的矛盾,这些能好好利用,他的目标就能实现在这之前,可得让一个人有“功劳”傍身才行,只是这么短时间内如何才能在皇帝面前露脸还立下功劳,看来只能走一步险棋了。
富贵险中求,手段不狠地位不稳,在深宫大院求生,唯有把权利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王道,一朝得势,鸡犬可升天。
否则,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了。没有人比他更能深刻体会权利的重要性,他为了得到它失去的已经太多太多。
皇帝经常会出宫微服私访,皇帝习惯了安义相国的陪伴,又知道相国没有亲人,所以外出都会带上相国,也好让相国出来散散心。
这久因皇太后生辰将至很少外出,相国居然主动提议出去转转,国宴的事情有皇后和戴妃操办,不会有问题。
皇帝想想也对,已经很久没出宫,出去走走也好。
集市上人来人往,每次皇帝外出身边的侍卫不过四五,主要是不想太招摇暴露身份,那样就达不到私访的目的。
出宫回来一两天,相国就会找不同的理由让皇上出宫,每次也都会平安回来。不是去吃哪里新开的地方风味小吃,就是去转转街道的繁华。
这天刚好皇帝又出来了,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叫卖声彼此起伏,皇帝看着龙颜大悦。
这时突然跑出一名刺客,朝皇帝心脏刺去,旁边有一对父子在卖草鞋,那儿子反应快,迅速起身挡在皇帝面前,刀子刚好刺在他胸口,刀刺得有点深他昏迷了过去
皇帝也受到惊吓,侍卫反应过来时,刺客见刺杀失败,当场自杀,皇帝急忙摆驾回宫,救皇帝的少年被送往附近医馆紧急救治,若刀子再深一点伤及心脏就性命不保了。
等皇帝恢复平静,想起救他的小男孩,叫来相国询问是哪家孩子,相国细细禀报道:“救驾之人为许氏,是翡戴城一户农家,平时靠编草鞋卖补贴点家用,日子过得十分拮据,救皇帝的那少年叫许庭,十四五岁左右,长得清清秀秀的,只是看起来有点胆小,也不怎么爱说话。”
相国问皇帝如何封赏许氏,皇帝觉得必须要重赏,毕竟救了皇帝一命,具体如何封赏,上早朝再议。
早朝的时候,皇帝问道:“想必各位爱卿都知道了,朕出宫遇到不测,许氏之子许庭救驾有功,各位爱卿觉得朕该如何封赏?”
大臣们意见也是各有不同,有的建议赏赐金银珠宝,有的建议赐一官半职,有的则建议赏赐房屋良田。
众臣议论纷纷,也没个结果。相国一直沉默不语,皇帝问道:“相国你的建议呢?”
“臣觉得可以封护国大将军。”相国话音刚落,就有不少大臣出来反对。
大臣们觉得护国大将军官职实在太高,而且许庭也才十四五岁,他既无相匹配的学识,更无征战沙场的经验,实在担不起护国大将军的称谓。
皇帝也觉得大臣们说得对,相国早就知道大臣们会反对,解释道:
“许氏年龄尚小,确实难当此大任,可救了陛下性命这是事实,这件事说起来也事件南国的头等大事。
我提这个建议也是考虑过的,赏他金银珠宝太过迂腐,赐个一官半职他又无学识,赏赐房屋良田一时有没有合适的地方。
不如就封个名誉的护国将军,既不参与带兵打仗,也不赐府封地,等有合适的良田在赐予一二,也好让他安个家,国民知陛下对救驾有功之人如此厚待,也会深感陛下仁德。”
听完相国的解释,大臣们也没有再反对了。名誉护国大将军,倒也担得起,毕竟救了皇帝的性命。
许庭因救驾有功,被皇帝封为护国将军,小小年纪就封将军,这在南国也是头一回。
封了将军,还没有赏赐土地,南国分为十城以后,土地大都掌握在各个城主手里面,国都的土地只有皇子可以受封,所以许庭就在翡戴城找了间稍微宽大的民房暂住。
回到家里,许庭如做了梦一般,还没回过神来,已经是将军了,换了大宅,有了佣人,一下子过上了上等社会的生活。
想想当时安义来找他,把派人行刺皇帝再由他挺身而出救驾的计划告诉他时,许庭整个人都是抖的,万一出点什么纰漏,可是灭九族的大罪。他知道安相国一直很照顾自己,待他如亲生儿子,绝对不会害他,但是他从小出生在市井,没见过什么世面,更别说行刺皇帝了,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只是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如做梦一般,在安逸的安排下,许庭真的做到了。
安义相国哼着小曲,手里端着美酒,遥望着夜空,第一次感觉身在皇宫是这般的惬意,仿佛自己就是主人一般,脸上露着笑意,走到自己摆好的棋局边,拿起一个棋子放下道:“该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