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夏瞻刚收到任命的旨意,来嘉树殿谢恩时,刚好赶上武帝在端看外面新传上来的诗歌,见他进来便顺势招呼他过来一起品鉴,夏瞻应声走到桌前看向长卷上摘抄的文章,其中末尾几句尤其显眼,
“江左工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仙鹿贞圣,重乎气质。清绮则文占八斗,气质则胜比龙麒。”
夏瞻从未见过这篇文章便望向卷头,只见上面写着《燕阁集序》四个大字,心下明了便抬头回复武帝,“这行文用词似是晋楚有名的才子之首曾收的文章啊,可臣在外却从未见过这篇文章,想必这是陛下才得来的吧?”
由于刚审完王功原一案,所以武帝看夏瞻正是欣赏欢喜之时,此刻听了这话指着他笑道,“你反应倒快,这是前日他们燕阁集会上曾收作的序,三皇子便抄了一份给朕解解闷儿。”
一般权贵世家除了养一些谋士还会为了美名收一批文人墨客,而三皇子府上便有这么些人,晋楚有名的才子之首——曾收便是其中之一。
说到曾收,晋楚几乎男女老少家喻户晓,此人文采灼灼但于功名仕途上却是一窍不通,连着几年名落孙山之后索性也不考了,醉心于诗词歌赋,如此几年之后却因为写就的歌赋才华横溢,才名便也流传开来。
后来武帝也有意收编他,此人志向不高还谢绝了武帝,就愿意做个逍遥闲人,喝喝酒写写诗,本来他不爱功名利禄,既然已经有了名气还干嘛再在官海浮沉呢。
这篇《燕阁集序》夏瞻略有耳闻,听闻前几日三王桓天泓就在京郊燕山的阁台上召集上京文人名士攒了个集会,其中领头的当属他府上一呼百应的有名才子曾收,京城才子齐聚一堂写就的文章肯定高绝,京城还没有流传开,夏瞻就先在武帝这里看到了。
武帝拿起茶杯饮了口热茶,见夏瞻矗立在那里不说话,因为夏瞻前些阵子处理案子果敢决断,武帝觉得颇有他当年的风范,所以对夏瞻也颇有好感,便随口提议,
“不知夏卿诗赋如何啊?不妨借着此兴也吟一首?”
果然来了。
夏瞻连忙摆摆手,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臣只是一介小小文官,如何有曾收之才,只不过……”武帝料到了夏瞻不会题诗,本来也只是随口一说,刚准备放下茶盏便听夏瞻的话改了个过儿。
“只不过陛下兴致所至,臣便竭力思索一首,词不押韵文不达意,还望陛下莫怪罪。”
武帝没想到看着直来直去的夏瞻还会吟诗,顿时也来了兴趣,放下茶杯兴致勃勃地看向夏瞻,“夏卿只管说便是,朕倒也想听听夏卿作的诗。”
夏瞻藏在官袍里的手暗暗捏紧,说出了来之前就想好的那首诗,
“环山寻神鸢,霞夕做饔飱。
吐露辩真意,形消验实骨。
鸾翎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诗吟到最后一句武帝刚刚的笑容已经逐渐消失,面色由轻松变为严肃,夏瞻看到武帝表情骤变便知道这一步棋走对了,随着武帝面色的不善他的心却放松下来。
武帝面色沉下去后没有多说什么,但明显刚刚的轻松气氛瞬间消失殆尽,只挥挥手让夏瞻退下,夏瞻目的达到便也赶紧退出了嘉树殿。
房檐上一个身影看见夏瞻从嘉树殿内出来,便轻盈地闪过消失不见,一路飞檐走壁奔回到了朝瑰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