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身穿第一天就被发现空间,急!! > 第51章 毕竟古代的刺绣是传统手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章 毕竟古代的刺绣是传统手艺

“阿渊,弟妹,坐!”熊家大哥一见到宁渊两口子,激动得声音洪亮。

他们一家人都是慕强,男女老少都是,别看他们一家身体强壮高大,五兄弟对上宁渊勉强能赢,宁渊的身手那是强得很,一震骨头都震的疼,隔天起来还会酸疼,这就是实力,家里老爷子那可是容不得谁说宁渊一句不好。

“来,弟妹坐这。”熊家大嫂从房间出来,热情招呼,一站到时雨面前,一米七五的身高显得时雨娇小。

好吧,她在这边确实显得娇小,贾思思都和她差不多高。

“熊家大嫂好。”

带着粗茧的手拉过时雨的手“哎呀,弟妹的声音真好听,城里人说的什么黄莺声。”手也比自己的嫩滑。

“哪里,我的声音软了些,没有城里人姑娘的好听。”可不敢和黄莺鸟比,她就是外貌看着明艳点,声音可是软得不行,人称软妹子。

“咦,宁家弟妹,和阿渊出去玩回来啦。”从外面回来的熊家二嫂声音没熊家大嫂大,比起时雨的声音就是大。

“是啊,熊家二嫂好。”

见宁渊和熊家兄弟聊得好,时雨便把注意力放到和熊家嫂子们身上,聊着的时候被小姑娘的坚持劲吸引,笑着过去“芸娘在忙?”

也不知道为什么叫这名字,感觉在叫长辈。

乖乖坐回门口穿针线的熊家二房的女儿熊芸娘,今年七岁,除了身高和外貌,性格是一点没像到熊家,从出生开始就很乖,身上有种文静的气质,喜欢看书、写字、但女红方面就像足了家里人,怎么学都只会个开头,但家里不管大的小的就是喜欢她,觉得家里有不一样的姑娘存在。

“时婶婶好,我在学习绣花。”

小姑娘的声音听着很好听,好像有点软的声线,不仔细听还听不出来。

她笑了,和小姑娘平坐在长凳,单手撑着下巴“芸娘喜欢绣花?”

“嗯,宁奶奶送给奶奶的手帕很漂亮。”要是自己能绣出那么漂亮的花就好了。

“芸娘真好学,现在绣到哪了?”

小姑娘把手中的绣帕递到时婶婶面前,虽然只绣出简单的绿叶,也是自己花了好多天才绣出来的。

指腹在绣线上摸了下“芸娘要不要看婶婶绣花,虽然没有宁奶奶绣的好看,但很适合芸娘现在绣哦。”

得到小姑娘同意,接过绣帕,把绣帕重新固定在圈上,挑开绣好的绿叶,从里向外绣起,针起针落。

说起刺绣,时雨想起了妈妈,她会绣花还是妈妈起的头,无他,妈妈在一家很大的集团上班,集团旗下有服装公司,妈妈从一个实习生生摸爬滚到分公司高管可不只是运气,靠的还有把假期利用起来的努力。

从记事起妈妈就把她带在身边,上旗袍课、刺绣课。

唉,就是上初中时,妈妈去上古装课没带她,学习任务重不能分心,当时应该周末挤挤时间都要去上的!

虽然刺绣没妈妈学得精细,也是够用的,拿出去谁不夸上两句,大一才艺比赛时还拿过二等奖呢。

熊家嫂子们都坐过来,只见时雨拿针的手绣得飞快,一只蝴蝶经过巧手和绣线在绣帕上成了形,展开翅膀飞向粉色花朵,看着就像春天花开时随处可见的风景。

她会的绣法在这里是没有的,毕竟古代的刺绣是传统手艺,在后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不是那么好学的,她学的是稍微简单三分之一的绣法,精美细致肯定比不上传统手艺。

“宁家弟妹,你这绣的也太好了吧,不仅快还好看。”熊家二嫂最先回过神来,细细端摩,虽然他们二房时常在村里,但妯娌之间相处的很好,嫂子和弟妹们会时不时带好玩的回来,其中手帕是不可缺少的。

宁家婶子女拿手女红她是见过的,她见过的任何绣品都比不上宁家婶子绣的,宁家弟妹的的女红虽然比不上婶子,却比县城和府城的更胜一筹,也更快。

“哪里,比起我婆母的差多了。”时雨的脸上漾起柔柔的笑容,本来明艳的面容更加耀眼。

熊家除了慕强,还有优点就是看脸,尤其是熊家三嫂。

“比起绣帕,宁弟妹的脸更好看,我要是男子铁定要争上几番。”熊家三嫂双眼直直看着宁家弟妹,心想:这要是在自家,天天看都不腻。

妯娌之间是最懂的,熊家三嫂可是个看颜的人,只要你长得好看,说什么都是对的。

时雨被看红了脸,热意一直在脸上下不去,好在谈好事的男人看过来,察觉到她的不好意思,过来缓气氛“熊家三嫂饶过我家媳妇,她不知自己的脸好看。”

一堂的人都哄笑,宁渊这是调侃自家媳妇,时雨反应过来暗中掐他的腰,肉没掐到只摸到了硬的腹肌。

“、、、、、、”她怎么忘记了男人根本没有多余的软肉?

从熊家出来,时雨不知道自己收获了一枚小粉。

旁边的视线让宁渊忽视不掉,微低头,眼尾柔情“想问什么?”

“谈好了吗?”

从胸膛传出一笑声“我出马什么事搞不定?”

红唇撇着“是哦,你厉害着呢。”

突然反应过来“嗯?我们不回家吗?”

“忘了我们搬到村长家新房了吗?”

“、、、、、、”好吧,她忘记了。

想着空间里的竹子,时雨拉着人飞快回去,新搬进的房子里没人,一进房间带着人进空间,要赶紧把纸做出来,先去看浸泡的竹段。

“、、、、怎么回事?”按理说就算时间太短浸泡不出效果正常,怎么看着还更绿了呢?

宁渊蹲下空手捞出一竹段,反复观察,过一会说“可能这里的泉水不能用来浸泡竹段,泉水的作用除了解毒,应该是助生长。”可能泡药材会更好,更忙完再和小妻子聊聊。

时雨气馁,深深的叹了声气“白白浪费一晚。”

将手上的水擦干,揽过秀肩“没有浪费,就泡着,等过段时间看看会不会有惊喜,这里浸泡不能用了,那我们就在外面泡,我看院子里有一个石磨,试试第二个方案?”

不用宁渊接着说,时雨的眼睛重新亮起光,接下来的四天里,时雨和宁渊两人什么都不做就做两件事,一件事竹子,另一件是把开荒和建房落实下来。

在第二天,宁父找人看了日子定在五天后,池塘也收工了,时雨抽出时间去看了一眼。

很好,挖得十分大,接下来就是引水入池,这事交给公爹就好了。

回去的路上顺便找顾二龙画了四块板用木棍做成到成人腰间高的提示板,板上写着:池塘水深,请不要下水!

还有一个很大的木板竖立在去池塘的必经之路,同样的字,时雨想着小孩子没读过书看不懂,找来涂料用毛笔在全部板上面都画上容易掉入池塘的危险图,大人小孩都能看懂,更是用一盘凉拌青瓜和酸辣白萝卜聘请顾二龙在村里多宣传掉入池塘的危险性。

做完这些,躺在椅子上,跑上跑下够累的,只望村里的小孩能懂她的一片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