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的偏执心理来源于从小的自卑。
父亲在他不记事的时候就已经不在了,从小跟奶奶和妈妈一起生活,家里没有多少经济来源。
妈妈街坊邻居做些杂活,家里条件很苦,一直以来都是大院最艰苦的那一列。
然而无论是妈妈还是奶奶,从小对他的要求都很高,都要求他做一个孝顺的、诚实的、本分的、不要攀比的小孩子。
可是谁又知道,小孩子总是会攀比的。
胡勇家里穷,三天饿九顿,更别说买什么衣服了,这样就导致了在同龄人之间抬不起头来,经常被欺负,慢慢的就养成了逆来顺受的自卑心理。
也正因为这份自卑,来自己外界的压力就会积攒在心里不敢说,怕说出来就让奶奶和妈妈不开心,然后滚雪球般的自己也会给自己无形的压力。
心里就产生了一种偏执。
一直想着要出人头地证明自己,并且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取得成功!
跟李家合并成为一家人后,生活条件改善了,但内心的自卑并没有得到改善,相反某些方面还加重了。
别人不会夸赞他,只会说他妈运气好嫁到了李家,然后他也因此沾上了光,别人只会夸李振民多厉害,不会夸他胡勇多争气。
其实,有段时间这种状态也改善了一些,因为李振民的原因,加上李铁国也在家庭方面很强势的原因,一些议论声慢慢的就小了。
加上街坊邻居也没几个人会真的逮着他胡勇一个人使劲的阴阳怪气,绝大部分时候街坊邻居还是懂人情世故的。
所以胡勇的状态也变好了一些,慢慢的变得自信有朝气,随后顺利进入轧钢厂工作,在梁拉娣和阎解成的带领下,工作也很顺利,整个人也越来越自信。
因此也遇到了马兰兰,然后谈了对象。
可胡勇没有注意到的是,自从马兰兰给他谈对象之后,他的状态慢慢的又变了。
马兰兰经常会教胡勇怎么做,提醒他这里不对那里不对,慢慢的胡勇就变得不自信起来,曾经淡化的一些自卑心理也再次显现,并且有加重的迹象。
只不过他没有去想这些是马兰兰带来的。
因为胡勇小时候自卑,所以一直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什么对象,所以对于漂亮的马兰兰一直很包容,记上他有种想要证明自己的大男子主义,所以遇到事情就会先想自己的问题,所以才造成了如今偏执的心理。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胡勇对自己的事情并不是很清楚,但旁观者的李振民对这些曾经观察过一段时间,所以大概也猜得到一些。
这些年胡勇身上发生的有些事情李振民都知道,梁拉娣和阎解成都会时不时的汇报一些,只不过他没空,加上也希望胡勇自己去经历一些东西,所以就没刻意去管。
然而今天看到胡勇这样的表现,李振民意识到问题已经变得严重了,同时心里也忍不住一阵失落。
失落归失落,他也猜不到胡勇此时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只能就此打住。
想了想,岔开话题说道:“对了,我有些事情也想问问你,这些年我比较忙,没怎么关心过你的情况,只是从梁拉娣和阎解成哪里听说了一些,不过具体的一些也不清楚,所以想问问,我让你学习初中的一些课本知识,你如今还在学习吗?”
闻言胡勇不知道是赌气还是什么,语气中明显带上了一些叛逆,回道:“没怎么学了,反正也没多大的用处。”
李振民对此并不意外,也不会责怪,毕竟站在胡勇的角度来说确实是这样。
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我还是希望你好好学一学,再坚持坚持,这份努力会给予你回报的。一个国家总要培养人才的,现代的选拔人才制度就来源于高考,高考虽说因为一些原因停了,但总有一天是要恢复的,不然国家的高端人才就会断层。”
“人才断层,那整个国家就完蛋了,一代人需要多久,从读书开始到大学毕业,不过十七八年时间。”
“也就是说一个高考最多最多只会停这么久,否则就会断层,而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能停这么久。”
胡勇听着这些,忽然来了些兴趣,好奇道:“您的意思是说,高考会马上恢复了?”
李振民点点头:“不出意外是这样的。”
“一个国家刚建立的时候是需要人才的,封建社会就算停了科举,也会有察举制,总要选拔人才,但我们国家停了十年了。”
“人才储备少了十年,但人口生育并没有因此停滞,也就是说,如果还不恢复高考,那么这些年积累的社会青年就会越来越多,人没有接受教育,就会变得容易犯法,会引起社会动荡。”
“所以这也是知青下乡的理由,因为大家都需要安置,而国家这几年正好缺粮食,所以就安置去了农村,算是一举两得。”
“但现在粮食问题缓解了,也不可能将知识青年继续全部押在农村,那势必要想洽谈办法。”
“这十年来,国家各行各业也恢复了一些,知青回城大部分是可以分配工作了,但问题是这些知青文化水平也一般,只能分配一般的岗位。”
“而国家想要继续进步,就必须要尖端人才,加上这些年停了高考后积累的人口压力和人才压力,就势必会恢复高考,更何况上面那位换人了,这一举措就会再次加速。”
“我以前让你读书,就是在等这一天,婉莹也是,不过这件事也不是一时半会就会解决的。”
“学校停课了这么多年,现在立马进行高考,也是筛选不了多少人才,所以国家肯定会给大家恢复的时间,这个时间最迟不会超过一年。”
“等明年这个时候,就会真正的恢复高考。”
“而这一政策上面不会立马放出来,其中缘由你不需要去了解,你只要知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如果在此之前学习好了,那么你很有可能会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等毕业后什么待遇自然不用我说。”
“这也是我之前不赞成你现在转岗位的原因之一,换到人事岗位,更多的是要操心跟人打交道,要耗费的是精神,而现在的岗位,只需要动手就行,心思可以更多的放在学习上。”
李振民绕了一个大弯,将一些道理尽可能通俗易懂的分析出来,尽管说得不是很全面,也带有个人理解色彩,但无论怎么,话题最后又回到了工作一事上,而这种方式也正好是胡勇所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