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另一个大铁锅里的大米已经煮开到夹生了,苏晓赶紧把米饭过滤好乘进甑子,用盆将米汤舀起来收进空间,取了备用热水很快就煮开了,甑子放进去盖上锅盖开始蒸米饭了。
另外又把洗净的笼屉放到烧热水的备用锅上,打算先蒸一些土豆和红薯做饼子,幸亏杂物间里的笼屉够多,她全部洗净了晾着,一会可以轮换着用。
这期间她频繁从空间和厨房之间切换,因为需时不时用锅铲翻翻锅里的肉块,防止粘锅。
至于在空间里的事情就多了。
首先将五花肉切好,调料也一起准备好了。
然后把箩筐里的几个缸和罐子都洗干净了晾着,其中一个罐子用来装猪油正合适。
感谢韩大哥送这些给她,真是大大的及时雨,完全送到了她的心坎上。
白花花的肉在锅里翻滚着,逐渐榨出油变成油渣,猪油的香味一点点飘出来。
虽然门窗紧闭,但苏晓还是万分庆幸知青点跟村子之间有点距离,附近人烟稀少,要不然就这香味都遮掩不住啊。
看着金黄的猪油渣,她脑中又出现了很多关于它的美食,趁今天机会难得做多一点放在空间,做哪种好呢?
瞄见一旁洗好的野菜叶子,要不,做一个野菜猪油渣酥饼?
正好做饺子馅也要野菜,干脆烫多些。
这时,米饭的香味混合着猪油的香味,溢满整个厨房,真香啊,此刻她的心是满的,立志把空间塞满,她就不用忍饥挨饿了。
也许在现代她从来没有这一概念,可是穿来才十多天,她早已把温饱问题当作生存的第一大事了,所以,看见这么多的食材时,她忍不住就想屯吃的,屯得越多越好。
要不是只有这一些肉,她还可以屯得更多!
不过,虽然猪肉难买,可这山上不是有野鸡野兔嘛,这些做起来也好吃呀,等以后空了还可以去山上看看嘛,现在这些,估计可以吃好一段时间了。
她把米饭出锅用盆子装好放进空间,洗干净锅准备给野菜焯水。
野菜直接吃的话口感比较苦涩,焯水后会好很多,也可祛除杂质。
很快水开了,她抓起篮子里的野菜放进锅中,烫了10秒左右就捞起来沥干水分。
重新换上水准备蒸饺子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先看看灶里的烤红薯如何了。
她用火钳把烤红薯扒拉出来,外皮全部黑糊糊一层了,收进空间先放一边一会看。
又往灶洞里扔了几根红薯,再加了两根大柴,大火烧锅,锅里的水很快开了,苏晓就把笼屉放进锅里蒸了。
笼屉里已经放满满了葱馅饺子了,她觉得这个笼屉很实用,她刚才数了数,一次竟然能蒸80个饺子,上面大笼屉蒸50个,下面小笼屉可以蒸30个。
饺子蒸上,盖好锅盖。
这时猪油已熬至全部出油了,油渣变得金黄金黄的。
抽掉柴火,她先把油渣滤好捞起来放在一边的盆子里,熬好的猪油先晾一晾,等放凉一点再装进罐子里,在凝固前再加少许白糖和盐就可以了。
加了白糖和盐猪油的颜色会更白,兼之也没那么容易变质。
趁这空隙,苏晓端着油渣进了空间准备做野菜猪油渣酥饼。
面刚才就已揉好发酵,野菜做馅都只取了鲜嫩的叶子。
她将适量切碎的野菜叶子倒入大海碗中,加少许盐,接着放入切碎的猪油渣,加适量的白糖,将猪油渣和切碎的叶子搅拌均匀,放在一边备用。
这时候就不需要再往里放油了,煎的时候猪油渣会融化出油,再加上野菜的中和口感就刚刚好,不然再加油吃起来就会腻得很。
很快面饼就做好了,满满一盆从空间端出来。
饺子的香味也逸散出来了,她把蒸好的饺子收进空间,又放了满满一笼屉饺子蒸上。
锅里猪油的温度也刚刚好,苏晓拿了勺子把猪油舀起来装进罐子里,撒上少许白糖和盐,充分搅拌均匀,放在一边晾着。
这时灶洞里只剩下些烧得红彤彤的零星炭火了,苏晓把灶里的红薯扒出来收进空间,才往里面塞了些干草,先把火引起来往里添了一根柴,煎饼的火小火就行。
看火慢慢烧起来了,她赶紧从空间扒拉了几根红薯放进去。
唔,刚刚她在空间剥了一根红薯来吃,剥去焦黑的外皮,里面就露出黄澄澄的肉,咬一口香甜软糯,可好吃了。
想到这,她揭开后面的锅盖看,红薯和土豆还没熟,唔,应该还要再焖一会儿。
锅里的温度也慢慢升起来了,苏晓准备煎酥饼了。
煎饼脆不脆,火候的掌握很重要,所以要时刻注意着火候。
由于刚刚熬了猪油,锅里还油汪汪的,就不用放底油了。
她往锅里放入面饼,饼皮接触到油滋滋的响着,全部煎至表面起脆皮后,才在饼面上又刷上一层油,翻面继续煎至表皮金黄酥脆,这时酥饼的香味也慢慢逸出来了。
夹了一个试了试熟度,煎好的猪油渣野菜酥饼,外皮看着又薄又脆,苏晓咬了一口,嗯,好吃,猪油渣和野菜馅吃起来咸甜,一点不油腻!
她用筷子迅速夹起来,一个一个垒在盆里。
非常完美,就这样,她一边煎饼,一边蒸饺子,忙得不亦乐乎。
土豆和红薯蒸熟了,她放在盆子里放凉,打算一会剥皮后碾成泥做饼子,又放了一些上锅继续蒸,这一锅打算放着直接吃。
很快煎饼做完了,全部收进空间,喝了几口西瓜汁,土豆饼和红薯饼还没做好,只能刷锅先做红烧肉。
这期间,苏晓已经收了好几波烤红薯了,现在在时间的把控上越来越到位了,明显后面的烤红薯火候掌握得比前几次要好,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体现在口感上,一开始焦黑部分较多,能吃的红薯肉少,现在基本焦黑的就是表皮,一剥开里面全是黄橙橙的红薯肉,香甜美味。
她很满意这个状态,反正空间红薯多,这么好吃的东西,她得多烤些。
看了灶里的柴火,保持小火状态,五花肉已切成麻将块大小,把五花肉块直接下锅煎至两面金黄出油后,把油捞出来,加葱姜等调料炒匀,这时再给灶里加几根柴火,加水,大火烧开后,小火收汁就可以了。
红烧肉要做得好,肥而不腻,软烂入味,火候很重要。
这过程苏晓紧紧盯着,就怕浪费这一锅好肉,不过,幸好结果是好的。
炖红烧肉需要时间,这期间她在空间做好了野菜肉馅饺子,又做了红薯饼、土豆饼和玉米饼,等红烧肉做好时饺子也已蒸好,最后蒸包子和馒头。
蒸包子时,开始煎各种饼子,大铁锅够大,火候适中,饼子煎的很快。
饺子各种馅的她都尝了一下,前两种她经常吃,但没觉得啥稀奇,唯有最后的野菜肉馅,现代很难吃到这么纯正的美味,感觉很新鲜,野菜鲜嫩微甘,确实好吃。
更不用说煎得酥脆的各种饼子了。
红烧肉味道也很好,炖够了一个小时的红烧肉,足够入味,肥而不腻,香甜松软,入口即化,属绝佳上品,她用饭盒单独装了一盒出来,剩余的装满了大海碗,嗯,很好,红烧肉大米饭,够她吃好久了。
煎完饼子,最后煮云吞,反正空间放着不会变化,想吃随时乘上一碗就可以了。
这些都做完,先把各种盆子罐子收进空间,准备整合一下,放到合适的地方,把知青点的盆子餐具清理出来。
累瘫。
还要收拾残局。
呼,两个小时她感觉像是过了一天,赶紧进空间查看她的劳动成果。
忙忙碌碌了一下午,但看着空间里摆在地上的大木盆罐子缸子,她还是很满意的。
盘点了一下,三种馅的饺子一共450个,每一锅都是蒸80个,最后还剩下的一锅是50个,所以她记得很清楚,不用再去数。
云吞的话大概是200多个,200几她也不清楚,数到后面她没耐心了,煮云吞的时候,她还在里面加了些野菜,别说,这汤尝起来就没那么腻味了。
各种饼子一共做了600个,全部煎了,她打算玉米饼和野菜饼给韩大哥送一些,其它两种就留着自己吃吧。
肉包和馒头各50个。
蒸红薯和土豆若干,烤红薯若干,额,太多了,就是一堆都懒得去数了。
另外还做了红烧肉,白米饭,还剩一海碗的猪油渣。
烫的野菜还剩下一些,她灵机一动,做了一个凉拌菜,用一个大碗装了起来。
她把要给韩瑾正的清点出来,其它都收了起来。
这个大澡盆派上大用场了,她在底部铺了一层油纸,饺子、饼子、包子、馒头放了满满一盆子,一个缸装米饭,一个缸装蒸红薯和土豆,云吞带汤乘了满满一盆。
把知青点所有的东西恢复原位,用了的笼屉、甑子晾干了放回杂物间,又从柴房补齐用了的柴火,锅盆刷干净。
厨房收拾好,打开门窗散味,一身油烟味她赶紧用剩余的热水洗了个澡,顺便把衣服洗了晒好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屋,看了桌上放着的小闹钟一眼,一看时间五点十分。
唔,看着快下工了,得赶紧给韩大哥送过去,还要去记工分,苏晓觉得这下午她好忙啊。
提着篮子她从屋后绕了过去,这条小路是中午韩大哥送她回来时告诉她的,确实人迹罕至,一路上她一个人都没遇见,苏晓松了口气,这样也好,省得自己还要挖空心思去解释。
提着个空蓝子走到大宅院门口,看着门上没有挂锁,嗯,那韩大哥应该是在里面。
她赶紧从空间里把东西放进篮子里,径直推开大门走了进去。
韩大哥说了,门没挂锁的话说明他就在这里,直接进去就好。
不过推开大门进去后,苏晓关上门时还是往里面喊了几声,“韩大哥,韩大哥?”
“我在这里。”男人低沉好听的声音在厨房传来。
额,竟然在这,那她刚才还喊那么大声……
算了算了,只要我自己不尴尬就行。
苏晓厚着脸皮做完心里建设,若无其事的往厨房方向走去。
进了厨房,却没看见人,咦,刚刚明明是厨房方向传来的声音啊?
“韩大哥?”苏晓小心翼翼地问。
“嗯。”听见从后面传来的声音,苏晓立刻转身,却看见男人从厨房左边的方向走了出来,她近前两步一看,这里竟然,有一扇门?
苏晓好奇的凑上前,男人侧开了身子,让她看清里面的情形,“是不是想进去看看?”
小姑娘点点头,提着篮子一脸好奇的走进去。
韩瑾正看到她手上提着篮子,便顺手接了过去,苏晓理所当然地放手了。
喔,看小姑娘提得挺轻松的,没想到还挺沉,他黑眸沉了沉,紧跟在小姑娘身后进了里面的隔间。
准确的说,这应该是个饭厅,中间摆着一张四四方方的桌子,四边各摆着一张条凳,角落放着一个碗柜,看着都有些破旧,应该是有些年头了,而且因为久未使用,表面腐败得很明显。
此时碗柜柜门大开,里面空空如也,旁边放着一个大米缸,苏晓走上前一看,里面也是空的,但都擦拭得干干净净的。
她疑惑的问,“韩大哥,这?”
韩瑾正把篮子放在桌上,“如你所见,这是一个饭厅,这些都是之前就有的。中午来得匆忙,也没注意到这里。”
之前他来都是清理院子和那个放东西的大房间,厨房和厕所也仅仅是看了一下,并没仔细观察,才漏了这么一个地方。
苏晓这下知道自己当时看到这个地方的违和点在哪里了。
一个厨房一个饭厅。
厨房是后来才有的,原本这个位置应该是空的,她看过的那些古建筑的结构大多如此,饭厅的位置应该就是原来门房的位置,这样一来就都说得通了。
只能说改造这里的人也是个人才,物尽其用得如此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