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车上,他塔喇氏也是泪水涟涟,几个儿媳妇都如此孝顺,让他塔喇氏坚定要去盛京的心,都有了一丝动摇。

“你说咱们这一走,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你大嫂能应付的过来吗?还有你二嫂,三嫂,四嫂,也不知她们妯娌之间会相处的怎么样。”

这话是他塔喇氏对悦仪说的。

“额娘不必担忧,大嫂出身富察氏,是满洲八大姓氏之一,着姓大族,米思翰大人的嫡女,自幼便被教养掌家之事,只是嫂子她过于依赖于您,女儿相信她很快就会调整过来的。

至于二嫂,二嫂出身的马佳氏,也是满洲八大姓氏,着姓大族,不说图海大人的教养如何,额娘想想舅母,舅母和二嫂可是同出一支呢。”

想起自家嫂子,他塔喇氏自然是不会有任何异议,悦仪紧接着又说道:

“还有三嫂,那可是宗室格格,额娘是郡王嫡福晋,又出身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在科尔沁的辈分同皇太后一般,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女。

这样的身份背景,三嫂却被养的不谙世事,柔弱单纯。

三个嫂子的性格教养都是极好的,家世也都是一顶一的好,都好相处的人,自然会相处的很好。

至于刚刚进门的四嫂,时间太短还观察不出她的脾气秉性,不过女儿觉得她是个聪明人,会同几位嫂嫂好好相处的。”

他塔喇氏点点头,事已至此她也只好放宽心了。

三官保外放为官,她是必须要一道同去的,既然把京中事务都交给了几个媳妇,她就只好放宽心,让她们放手去做了。

路遥马慢,此行一去,还不知多久才能返回故地。

盛京,天上已经飘起了片片雪花,不一会儿地上便披上了一层洁白。

“额娘,京中来信,三嫂有了两月身孕。”

悦仪从外面一路小跑着进来,穿着的大红斗篷两边和背后都绣着折枝花图样,斗篷的兜帽和袖口,衣襟等位置都嵌上了上好的兔毛。

红白相间,让悦仪显得更加娇俏可爱,活泼灵动。

斗篷上还沾染着片片雪花,他塔喇氏一见直接上前解开了悦仪的斗篷道:

“都已经是大姑娘了,怎得还如此不稳重,外面下着雪,你这样跑来可别受了风寒。

快来烤烤火,喝杯奶茶暖暖身子,女孩子家家的,受了寒气可是要遭罪的”

悦仪见状也不反驳,虽然她已经快要筑基了,不过可以享受母爱的情况下,还考虑什么其他的呢。

于是咧嘴一笑道:

“额娘,京中来信,三嫂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了。”

刚拉着悦仪坐上炕床,他塔喇氏才反应过来悦仪说的是什么,也跟着高兴起来。

“这可真是太好了,你三嫂都进门快一年了,就连老四媳妇都有了五个月的身孕。

她体弱,我害怕她心思重,有压力,如今好了,可算是怀上了。

不论是生男生女,她的心总可以放到肚子里了,郡王府也可以放心了。”

“额娘说的是,不论男孩儿女孩儿,都是郭络罗家的后代,三嫂如今既已开怀,就不愁生男生女。”

他塔喇氏也是笑的合不拢嘴,拉着悦仪就往库房走去,也不管外面是不是正值风雪,修行之人顾忌那么多做什么。

“走,咱们娘俩一起去库房挑些东西,给你三嫂送回去。”

什么东西能有她空间内带着灵气的好,不过为了不打消他塔喇氏的积极性,悦仪还是笑呵呵的跟着一起去库房挑东西了。

时间转眼到了康熙十二年,随着罗多里媳妇曹氏诞下一女的好消息,一同传来的是朝堂动荡的消息。

康熙这时已有明确想要撤藩的意愿,目前还只有朝堂重臣,和他的几个心腹知晓,这其中就包括悦仪的三位兄长。

群臣中地位最显赫的两位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与中和殿大学士图海都反对撤藩。

刑部尚书莫洛、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等则力请徙藩。

而诸王则意见不一,没能得到统一结论。

道保在此事上追随岳父米思翰的意愿,曾私下向康熙透露撤藩才是正确的意思。

多普库知晓康熙必撤藩的心意,自然是与岳父图海的意愿相悖,也向康熙表达了会去劝解岳父的意思。

特普库那里就热闹了,宫中太皇太后明确表示不愿此时撤藩,平郡王福晋自然是同太皇太后在一处的。

平郡王罗科铎则是按照康熙的意思走,撤藩才是正确的。

而后平郡王夫妻两个就开始争取上自家姑爷这个皇帝心腹的意思,今儿平郡王叫特普库过府叙话,明儿福晋叫茉雅奇回家相聚,一时间热闹极了。

还好郡王福晋叫茉雅奇回家的时候较少,大多时候还是亲自到郭络罗府上去看望女儿。

言谈之处也大多是关注女儿的身体,提起朝堂之事倒是很少了。

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为引线,正式在朝堂之上引发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论。

不久吴三桂、耿精忠的请求撤藩的上书也相继递上,康熙帝便在朝堂之上令户部、兵部一起商议。

某些文官认为:军需浩繁,政局刚稳,百姓厌战,不胜负担,反对出战。

一批武官认为:枯草野火,不扑不灭。

满汉官员各述已见,汉官提出近监州府调兵罚之,满官认为州府驻兵有限,兵力不足。

此时,米思翰力持撤藩之见:

“兵监城下,出兵御敌,合情合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如不及时扑灭,可酿大祸。

贼势猖獗,非州府兵力所能制服,宜以八旗劲旅会剿,彻底扑火,以绝后患。

关于军需浩资,内外协济,足支十年,无可他虑。

对于三军资需我愿请缨。”

为着撤藩之事,朝中重臣又争论了好些日子,最后才终于有了结果。

原本不同意撤藩的图海,在多普库的劝导下,站在了皇帝的一头,同意撤藩。

因着图海的在朝堂中的份量,目前支持撤藩的重臣居多,加上皇帝的坚决,撤藩一事渐渐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