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 > 微生物知识点(2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血琼脂平板 双环溶血(内环β,外环a溶血)

(3)牛奶培养基“爆裂发酵”→被此菌感染,肚子鼓胀,像气球样

·牛奶培养基“爆裂发酵”

1本菌最为突出的生化特性,也有例外的菌株

2什么是“爆裂发酵”?

产气荚膜梭菌于接种牛乳培养基中培养 8~10h 后,发酵牛乳中的乳糖,使牛乳酸凝,同时产生大量气体使凝块破裂成 多孔海绵状,严重时被冲成数段,甚至冲出管外。

毒素与菌型

1以菌体抗原进行血清型分类意义不大,且菌体抗原与以毒素分型之间没有明显关系。

2依据主要致死性毒素与其抗毒素的中和试验可将此菌分为 A、b、c、d 和 E 5 个型,A 型和 c、d 型的某些菌株可产生肠毒素。

3 毒素以小写希腊字母表示,有 15 种,均为蛋白质,其中a、β、e和 l 是主要致死毒素。

2.致病性

2.1 致病物质(会出现广泛出血,死的很快)

1a毒素:以 A 型菌产量最大,引起血管通透性升高,伴大量溶血,组织坏死,肝心功能受损,在气性坏疽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2β、e和 l 引起组织损伤坏死和血管通透性升高

3肠毒素

2.2 所致疾病

1气性坏疽:主要由 A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致病条件与破

伤风相同。潜伏期短,发展迅速,病情险恶,

死亡率高,以组织坏死,气肿和全身中毒为特征

1组织坏死,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

上升,导致出血、水肿、局部坏死

2分解糖类产气,压迫软组

织、血管,加重组织坏死

3分解组织,病情迅速扩散,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2食物中毒:食入大量细菌污染的食物(多为肉类)

3肠毒血症(软肾病)

2.3 各型产气荚膜梭菌所致病(需掌握仔猪白、黄、红、黑痢病原,螺旋体那章归纳)

1A 型菌:

主要是引起人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的病原,也引起动物的气性坏疽,还可引起牛、羔羊、仔猪、家兔等的肠毒血症

2b 型菌:

主要引起羔羊痢疾,还可引起犊牛、羊的肠毒血症或坏死性肠炎

3c 型菌:

主要引起绵羊猝狙的病原,也能引起犊牛、羔羊、绵羊、仔猪的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以及人的坏死性肠炎

4d 型菌:

引起羊、牛以及灰鼠的肠毒血症

5E 型菌:

可致犊牛、羔羊肠毒血症,但很少发生

3.微生物学诊断

1本菌 A 型所致气性坏疽及人食物中毒微生物学诊断,主要依靠细菌分离鉴定。

2其余各型所致的各种疾病,均系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致,细菌本身不一定侵入机体;同时正常入畜肠道中常有此菌存在,在非本菌致死的动物也很容易于死后被此菌浸染。因此,从病料中检出该菌,并不能说明它就是病原。

所以细菌学检查只有当分离到毒力强大的此菌时,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鉴定本菌的要点为:

1革兰阳性粗杆菌、不运动

2厌氧生长、菌落整齐、生长快

3有双层溶血环

4引起牛奶爆裂发酵

5胸肌注射鸽越夜死亡,胸肌涂片可见有荚膜的菌体

肠内容物毒素检查

其方法为取回肠内容物,加适量灭菌生理盐水稀释,经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分成两份,一份不加热,一份加热,分别静脉注射家兔或小鼠。如有毒素存在,不加热组动物常于数分钟至数十小时内死亡,而加热组动物不死亡。

为确定致死动物毒素类别及其细胞型别,须进一步做毒素中和保护试验。

其方法为将前述上清液分为 6 份,分别加入适量此菌各型抗毒素及生理盐水(对照)混合均匀后再 37c下作用 40min,然后各静脉注射小鼠或家兔一组,观察 24h记录各组动物死亡及存活情况,并按表 14-6 判定菌型。

4.免疫防治

预防羔羊痢疾、猝狙、肠毒血症以及仔猪肠毒血症等,可用三联菌苗或五联菌苗,参见腐败梭菌病免疫防治。

肉毒梭菌

(1)本菌是一种腐生性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海洋和湖泊沉积物、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的肠道,饲料以及食品中。

(2)对人畜的致病性:所有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对肉毒素均有感受性,在家畜中以马最为易感,猪最迟钝。自然情况下:

1A、b 型毒素引起马、牛、水貂等动物饲料中毒和鸡软颈病

2c 型毒素为各种禽类、马、牛、羊以及水貂肉毒中毒症的主要病因

3d 型毒素是南非和澳大利亚牛、绵羊肉毒中毒的病因

4A、b、E 及 F 型毒素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5G 型(阿根廷梭菌)毒素的致病性还不十分清楚

6F 型肉毒梭菌可能与幼儿腹泻有关

破伤风梭菌

本菌又名破伤风杆菌,是引起人畜破伤风 病原。本病以骨骼肌发生强直性痉挛症状为特征,故又称为强直症,此菌也因此称为强直梭菌。

1.主要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及染色特性

1本菌为两端钝圆、细长、正直或略弯的杆菌,长度变化很大。多单在,有时成双,偶有短链,在湿润琼脂表面上,可形成较长的丝状。

2无荚膜,多具周鞭毛而能运动

3在动物体内外均能形成圆形芽孢,位于菌体一端,偶尔有卵圆形或次端生者,横径显着大于菌体,而使芽孢体呈鼓槌状。

4革兰阳性,培养 24h 以后常常出现阴性染色者。

1.2 培养特性

1此菌为严格厌氧菌,接触氧后很快死亡

2最适生长温度为 37c,在 37c和 45c生长微弱或不生长

3最适 ph 7.0~7.5

4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即能生长。在血琼眼平板上生长,可形成直径 4~6mm 的菌落,常常伴有狭窄的溶血环。

5生长表现

(1)在一般琼脂表面不易获得单个菌落,尤其是在培养基湿润的情况下,扩散或薄膜状覆盖整个平板表面,边缘呈卷曲细丝状,用高浓度琼脂可抑制其扩散生长。

(2)在厌氧肉肝汤、庖肉培养基和 pYG 肉汤中,轻微浑浊生长,有细颗粒状或黏稠状沉淀,肉渣部分消化且微变黑,产气并散发特殊臭味。

2.致病性

2.1 致病条件

1造成此病发生的创伤必须具有厌氧环境。

2当创伤内发生组织坏死时,坏死组织能吸引游离氧而形成良好的厌氧环境。

3其他需氧菌的混合感染,也有利于厌氧形成。

2.2 致病因子(被钉子钉到→打抗毒素)

1此菌产生两种毒素

(1)破伤风痉挛毒素:毒力非常强,是蛋白质,由两个亚单位组成,大亚单位结合细胞受体,小亚单位发挥毒性作用,可引起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和骨骼肌痉挛。

(2)破伤风溶血素: 不耐热,对氧敏感,可溶解马及家兔红细胞,其作用可被相应抗体血清中和,与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无关。

2破伤风梭菌毒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用它制成类毒素,能产生坚强的免疫,非常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3在自然情况下,本菌可感染很多动物

马属动物的易感性最高

其次是牛、羊、猪、犬、猫间或发病

禽类和冷血动物不敏感

4幼龄动物比成年动物更敏感。实验动物中家兔小鼠、大鼠、豚鼠和猴对破伤风痉挛毒素易感。

5人易感

3.微生物学诊断

1破伤风临床症状特征,一般不需微生物学诊断。

2如有特殊需要,可采取进行毒素检查,其方法为小鼠尾根皮下注射 0.5~1.0ml 观察 24h,是否出现尾部和腿强直或全身肌肉痉挛等症状,且不久死亡。

3进一步还可用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进行毒素保护试验。

4.免疫防治

1主动免疫预防可用明矾沉淀破伤风类毒素,注射后 1 个月产生免疫力,免疫期 1 年。若第 2 年再注射 1 次,则免疫力可持续 4 年。

2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可用于紧急预防(例如发生严重创伤时或进行大手术之前)及破伤风治疗,效果不错。此被动免疫力产生迅速,但仅能维持 14~2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