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

1细菌特殊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是某些细菌所独有的,具有特定功能。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等就属于这类特殊结构。

2有些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

3有助于细菌鉴定←大小,数量,位置

1.荚膜

1.1 定义:有些细菌在一定营养条件下向细胞壁表面分泌一层松散,透明,粘液状或胶质状的物质,称为荚膜。

1.2 荚膜:微荚膜,黏液层,糖萼,菌胶团。

1.3 化学成分:

1微荚膜成分具有抗原性,种和型特异性→细菌鉴定

2多数细菌荚膜主要是多糖类

少数细菌荚膜主要是多肽类

极少数菌荚膜主要是多糖和多肽类

1.4 荚膜特点

1荚膜遮光性低,不易用普通染色方法着色。

2荚膜的产生是种的特征,并非所有细菌都有荚膜,荚膜也非细菌所必需。

3产生与环境条件有关,在体内,营养丰富的培养基易形成,普通培养基易消失。

4细菌产生荚膜或黏液层可使液体培养基具有黏性。

5培养基上形成表面湿润,有光泽的光滑型或黏液型的菌落。

1.5 功能

1抗吞噬作用,与细菌的侵袭力和致病性有关。

2粘附作用,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

3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保护菌体,避免和减少损伤。

4营养物质的贮藏所和废物的排出处。

2.S 层:一种最简单的生物膜。

3.鞭毛:伸向于菌体表面细长弯曲呈波浪状的丝状物。

3.1 鞭毛分类

根据鞭毛数量和在菌体上的排列,可分为: 一端单毛菌 两端单毛菌 丛毛菌

霍乱弧菌 空肠弯曲菌 周毛菌

铜绿假单毛菌 伤寒沙门菌

细菌是否产生鞭毛,及其数目和排列方式,都具有种的特征→细菌鉴定

3.2 鞭毛成分

1由鞭毛蛋白的单位组成。

2鞭毛具有抗原性-鞭毛抗原(h 抗原)。

3h 抗原具有特异性,常作为血清学鉴定的依据之一。

选:

o 抗原是细菌()成分

h 抗原是细菌() 成分

K 抗原是细菌() 成分

3.3 鞭毛结构

1鞭毛自细胞膜长出游离于细胞外。

2显微结构,由基体,鞭毛钩,鞭毛丝组成。

3毛长;5~20um

3.4 功能

1有收缩性,具有运动功能。

2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3.5 观察和判断细菌鞭毛方法

1电镜能直接观察

2光学显微镜:细菌经特殊染色法染色后方可看到。

染色方法: 碱性复红法,副品红法,结晶紫法,维多利亚蓝 b 法,镀银染色法。

荧光蛋白染色法等 染料沉积在鞭毛表面,增大其直径。

4.菌毛

1与细菌的运动无关。

2菌毛虽然有重要生理功能但并非细菌生命所必需。

3在体外培养细菌,条件不适宜,未必能产生能检测到菌毛。

4.1 定义:大多数 G -菌和少数 G+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毛发状细丝,称为菌毛。

4.2 特点;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3 化学组成:空心蛋白质管,由菌毛素亚单位组成,菌毛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4.4 菌毛种类:(1)普通菌毛 (2)性菌毛

4.4.1 普通菌毛

细菌能借助菌毛黏附于黏膜上皮细胞上,由此可在该处定居,并进一步侵入粘膜,因此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毒力因子)。

无菌毛细菌致病性大打折扣←易被黏膜细胞纤毛的摆动,肠蠕动或尿液冲洗而排除。

4.4.2 性菌毛

功能:传递遗传物质,噬菌体吸附的受体。

4.5 ottow 分类

1菌毛分 6 类,1~6 型

2 2 型菌毛是性菌毛,其余为普通菌毛。

31 型菌毛能使菌体自凝,或能凝集某些种类的红细胞,但此种凝集能被甘露糖所抑制,即所谓甘露糖敏感性血凝。

选:有甘露糖敏感性血凝现象,肯定有 1 型菌毛

4病原菌和动物原籍菌都可具有 1 型菌毛。

5.芽胞

1某些 G+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休眠体

称为芽胞又称内芽胞

2未形成芽胞的菌体称为繁殖体或营养体。

3老龄芽胞将脱离原菌体独立存在,称为游离芽胞。

5.1 芽胞结构及成分

外衣,芽胞壳,外膜,皮质,芽胞壁,内膜,芽胞质。

5.2 特点

1芽胞带有完整的核质与酶系统,保持细菌的全部代谢活动,但其代谢相对静止。

2不能分裂繁殖,当条件适宜时又可发芽而形成新的菌体。

31 个菌体繁殖体→1 个芽胞→1 个繁殖体。

4芽胞不是细菌繁殖方式,而是细菌的休眠状态。

5抵抗不良环境

6不易染色

7细菌芽胞抵抗力强

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和辐射等有较强抵抗力,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并可存活数年甚至数十年,芽胞可耐受 100c数小时,杀灭芽胞的可靠方法是 160c干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

5.3 细菌芽胞抵抗力强的原因

1芽胞含水量少,蛋白质受热后不易变性。

2有多层致密厚膜,理化因素不易进入。

3核心和皮质中含有吡啶二羧酸与 ca2+结合生成的盐能提高芽胞中各酶稳定性。

4含一类特殊蛋白质为酸溶性芽胞小蛋白。

5与芽胞芯髓内的 dNA 紧密结合,使之受辐射,干燥,高温等破坏。

5.4 研究芽胞的意义

5.4.1 灭菌等级

1杀灭芽胞用干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

2杀灭细菌芽胞作为灭菌或消毒是否彻底标准。

5.4.2 芽胞进入机体后可发芽形成新的繁殖体,应防止芽胞污染周围环境,威胁健康。

5.4.3 分类依据(大小,形态和在菌体中的位置)

5.4.4 保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