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猪痘病
猪痘病(variola suilla;swine pox)可由两种形态学极为相似的病毒感染引起。
一种是猪痘病毒(Swinepox virus),感染仅能使猪发病,只能在猪源组织细胞内增殖,并在细胞胞质内形成空泡和包涵体。
另一种是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能感染猪和其他多种动物,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牛、绵羊及人等胚胎细胞内增殖,并在被感染的细胞胞质内形成包涵体。
本病以皮肤(偶尔有黏膜)发生痘疹和结痂为特征。
【流行病学】
猪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痘苗病毒。
猪血虱(hematopinus suis)是猪痘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蚊、蝇等其他昆虫也可起到传播媒介作用。
猪痘病多发生于4~6周龄仔猪,成年猪有抵抗力。
痘苗病毒感染可引起各年龄段猪发病,常呈地方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温暖季节。
饲养管理不当和长途运输可以促使发病。
【临床症状】
患病猪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鼻、眼有浆液性分泌物。
痘疹主要发生于无毛或少毛处,如鼻盘、眼皮、肢内侧和乳房等处,有时也发生于背部、体侧和耳廓。
痘疹开始为深红色的硬结节,突出于皮肤表面,略呈半球状,表面平整,迅速变成丘疹、水疱和脓疱,形成棕黄色痂块后脱落,遗留白色斑块而痊愈,病程一般为10~15d。
本病多为良性经过,病死率为5%左右,如饲养管理不当或有继发感染,常使病死率增高,可达10%以上,特别是仔猪。
【病理变化】
本病一般不引起猪死亡,内脏器官也无肉眼可见病理变化,而以皮肤出现痘斑和黑色结痂为特征,如症状部分所述。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感染猪痘病毒的细胞内出现由微细丝状物组成的核内包涵体,或在胞质内包涵体的附近见有带有横纹的纤维丝样结构。
【诊断】
一般根据病猪典型痘疹和流行病学材料即可做出现场诊断,但应注意与类似疾病相区别。
猪痘病也可通过组织学检查,在有病理变化的皮肤细胞中若检出典型的胞质内包涵体即可确诊。
由于猪是猪痘病毒唯一的自然感染宿主,因此猪痘病毒与痘苗病毒的病原鉴别较为困难,必要时可进行病毒分离予以鉴定。
【防控】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灭猪血虱和蚊、蝇等。
新购入生猪要隔离观察1~2周,以防交叉感染。
病猪及时隔离,必要时可用康复期猪血清治疗,其他治疗方法与绵羊痘病相似。
对病猪污染的环境及用具要彻底消毒。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但康复猪可获得坚强免疫力。
(四) 牛痘病
牛痘病(variola vaccina;cow pox)由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或牛痘病毒(coupoz virus)感染引起。
以乳房或乳头上局部痘疹或全身症状为特征。
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均隶属正痘病毒属,性状和宿主范围相似。
两者感染牛后的临床症状亦相似,但可用交叉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抗体吸收试验等予以鉴别。
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均可感染多种动物,但常见于乳牛,小鼠、豚鼠、家兔和猴等也易感染。
牛痘病传染源是病牛,一般通过挤奶工人或挤奶机传播。
人受感染多因接触病牛乳房或乳头,人与人间的传播非常罕见。
牛痘病的存在可增加人患痘病的概率,常见于挤奶工人,多表现为手、臂,甚至脸部发生痘疹,通常可自愈。
牛痘病潜伏期4~8d,病牛体温轻度升高,食欲减退,反刍停止,挤奶时乳头和乳房敏感,不久在乳房和乳头(公牛在睾丸皮肤)上出现红色丘疹,1~2d后形成豌豆大小圆形或卵圆形水疱,疱上有一凹窝,内含透明液体,逐渐形成脓疱后结痂,10~15d痊愈。若病毒侵入乳房,可引起乳房炎。
根据临床特征和流行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
确诊可采取病变部位组织做包涵体检查,或采取水疱液做电镜检查。
也可将水疱液接种鸡胚、单层细胞或做实验动物感染试验。
为区分牛痘病毒和痘苗病毒,可进行鸡的皮肤试验,痘苗病毒可在接种处发生典型的原发性痘疹,而牛痘病毒则无接种反应。
在诊断时应注意与伪牛痘相区别,其临床症状与牛痘病极为相似,只是在水疱或脓疱上少见凹陷。
另外,还应与口蹄疫、水疱性口炎、牛溃疡乳头炎、牛结节性皮炎等相区别。
预防该病应注意挤奶卫生,发现病牛及时隔离。
在牛痘发生流行时,可用痘苗接种于易感动物(在会阴部划痕或皮内接种)。
治疗可用各种软膏(如氧化锌、磺胺类、硼酸或抗生素软膏)涂抹患部,促使愈合并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