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 > 第4章 猪的传染病 非洲猪瘟(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章 猪的传染病 非洲猪瘟(2)

非洲猪瘟的特点:

·特点之一:宿主涉及家猪、野猪和软蜱。

保藏宿主——储主

疣猪、丛林猪、巨型森林猪等非洲野猪;钝缘(软)蜱

终末宿主

家猪、欧亚野猪、北美野猪(wild boar, Feral Swine)即猪科猪属家猪种的成员(Sus scrofa或称 Susdomesticus)

传染源:

携带病毒的软蜱,特别是钝缘软蜱(储存宿主)。

隐性感染的疣猪、非洲野猪、丛林猪(储存宿主)。

感染的猪(家猪、欧亚野猪、美洲野猪)的分泌物,排泄物。

·特点之二: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多种多样。

传播方式:

直接接触—密切接触

间接接触—污染物

污染的饲料(泄水、猪肉制品);

污染的设施工具(车辆、人员装备、注射(手术)器械);

软蜱叮咬;

其他节肢动物的机械性传播。

感染途径:消化道、呼吸道、血液。

·特点之三:条件具备时易形成自然疫源地。

·特点之四:临床诊断上易与古典猪瘟混淆。

临床特征与猪瘟极其相似:

淋巴器官、网状内皮组织、肾脏、皮下广泛出血,脾脏肿大,母猪流产。

注意:猪瘟免疫猪群出现类似急性猪瘟症状时,应怀疑非洲猪瘟。

·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率达到100%;

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易感动物;

死亡率因基因型毒力的不同而异;

范围在5%~100%;

所有年龄的猪均易感;

亚急性的死亡率在30%~70%;

在野猪中也许表现为无症状。

临床症状

潜伏期:

5~21天(直接接触后),蜱虫叮咬后<5天;研究表明猪只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4天可在扁桃体中检测出ASFV,在1~4天可在口鼻拭子中检出ASFV,而在血液中检出ASFV的时间与出现临床时间相近(Zsak et al.,2005;Guinat et al.2016)。病毒血症通常在感染后4-8天出现。

ASFV感染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经过口、鼻和上呼吸道系统进入猪体,在扁桃体、下颌淋巴结和巨噬细胞中进行复制和增殖,通过淋巴和血液病毒迅速蔓延全身,4~8天出现病毒血症。

其他途径叮咬、皮肤损伤、注射等,ASFV主要在单核吞噬细胞内进行复制。

导致出血性病变的原因尚未完全确定,凝血机制的严重破坏起主要作用,病毒从上呼吸道和含有血液的分泌物中排出。

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最急性型-突然死亡。

·急性型:

高致病性潜伏期短死亡率100%亚急性型。

中等毒力可急性发病死亡率50%左右慢性型,

耐过动物转为慢性带毒,

症状不明显,病程2~5个月,

死亡率30%左右。

1、急性型

高热、厌食、嗜睡、虚弱、趟卧;

体表皮肤发绀出血、腹部耳部红斑坏死;

出血(皮肤、鼻子);

腹泻、便血;

呕吐;

流产;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流鼻涕)

死亡(7-10天)

鼻腔和结膜分泌物增多和神经症状也有报道,在实验室测试中可以检测到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

2、亚急性型

中等毒力毒株引起,和急性型相似的临床症状,较轻。流产,发烧等。

短暂的血小板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症。

感染的猪通常在3~4周内死亡或者康复。

3、慢性型

间歇性低热、食欲减退和精神不振;

有些猪可能只是出现消瘦和发育迟缓;

有些出现呼吸障碍和关节肿胀;

常见咳嗽,也可能出现腹泻、偶尔呕吐,皮肤发红或隆起的坏死皮肤病灶;

血清转阳,慢性非洲猪瘟也可能致命。

各毒力的毒株均可能导致流产,胎儿可能全身水肿,胎盘、皮肤、心肌或肝脏可能有淤血点。

·病理变化

多数的内脏器官不同程度的出血(不同毒力),最急性死亡动物的尸体通常无明显变化。

内脏出血主要见于脾脏、淋巴结、肾脏和心脏等;

皮肤出血、蓝紫色发绀;

出血性腹泻;

强毒株感染:

脾脏变大、易碎、呈深红色或黑色。

中等毒株感染:

脾脏增大但不易碎,颜色接近正常。

·常见的病理变化

淋巴结:肿胀、出血(看起来像血块),常见于胃、肝和肾淋巴结;

扁桃体:肿胀、变红;

肾脏:肾脏的皮质和切面常见瘀斑,有时也见于肾盂,可能出现肾周水肿。

其他组织:出血,出血点(瘀点)和出血斑(瘀斑),包括膀胱、肺脏、胃和肠道;

水肿:肺脏和胆囊水肿,肝脏充血和水肿;

脑和脑膜:出血,水肿;

胸膜、心包、腹腔可能出现积液(淡黄色或血色)。

慢性感染病理变化消瘦;

局灶性皮肤坏死,皮肤溃疡;

肺实变,干酪性肺炎;

非感染性纤维素性心包炎,胸膜黏连;

全身淋巴结病变和关节肿胀;一些病变可能由于继发感染导致。

脾脏:肿大、易碎、暗红色至黑色。

淋巴结:尤其胃、肝、肾各部位淋巴结肿胀,出血。

水肿:

肺、肝、膀胱;

胆囊充盈;

结肠肠系膜。

出血:瘀点、瘀斑。

?鉴别诊断

经典猪瘟:临床上经典猪瘟与非洲猪瘟没有区别,经典猪瘟脾脏不肿大,脾脏边缘出血性梗死。

其他具有类似非洲猪瘟症状的疾病包括:

急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丹毒、沙门氏菌病、附红细胞体病、放线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伪狂犬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华法林中毒、重金属中毒和其他全身性败血症或出血性疾病。

采样:

发现疑似动物采集样品之前,应联系相关机构。样品在安全条件下送至授权实验室,防治疾病传播。

采取措施:

立即上报(快速反应对于控制ASFV至关重要)立即通知兽医主管部门。隔离可疑动物,直到收到确定的诊断结果。

诊断:

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检测:病毒分离—血细胞吸附试验、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SFV、普通pcR和荧光定量pcR、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ASFV。

血清学检测:间接ELISA测定ASE特异抗体、阻断ELISA检测ASF特异抗体。

?冶疗

目前尚无ASF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要尝试任何对疑似ASF猪的治疗。

目前也尚无可用的疫苗。

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确诊病例采取安乐死,保护其他区域的猪群;

对可疑猪群采取隔离和限制活动。

?预防

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1防止直接接触传播

采取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

隔离病猪;

防止与野猪接触;

引进猪隔离至少30天。

2防止间接接触传播

避免向猪饲喂未煮熟的猪肉制品、禁止饲喂厨余垃圾;消毒,包括车辆、设备、衣物和鞋等;

妥善处理猪的粪便和尸体。

3防止虫媒传播

控制软蜱和其他节肢动物。

?控制措施

一旦怀疑,必须努力控制疾病的传播,并确定其来源。报告主管部门。

隔离、快速的诊断、调查病毒来源。

成功的根除需要快速的诊断;安乐死受感染的动物;

动物尸体的妥善处理;

环境消毒;

隔离;

避免与野猪接触。

如何有效防控非洲猪瘟:

·1、禁止使用泪水及血浆蛋白、血粉等危险物污染源喂猪。

·2、密切注意周边地区的疫情动态,做好相应防范措施。

·3、不到外引种和引精液,采用封闭饲养。如果引猪也要从非疫区,并有当地检疫证明。

·4、加强人员和车辆隔离消毒,做好猪场生物安全,

包括灭蜱、灭鼠、灭蚊蝇、灭鸟等措施。

·5、划定疫点疫区。疫点内生猪全部扑杀,全面封锁消毒,无害化处理。

·6、长期驻场人员进场要脱掉所有衣物,沐浴隔离三天后才能进场;临时进场人员,要穿戴整齐一次性防护服,并经严格消毒后可短暂停留,但要远离猪群。

●练习题

单选题

1.急性型非洲猪瘟在发病后期最可能发生()。

A.融合性支气管炎

b.出血性角膜炎

c.出血性肠炎

d.化脓性关节炎

E.化脓性脑炎

正确答案:

1.A

解析: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症状与猪瘟相似,以高热、皮肤发绀及淋巴结和内脏器官严重出血为特征。

死亡率可达100%。

急性型非洲猪瘟表现为突然高热,持续3~4d后有些猪死亡,有些猪继续高热。

在发热初期,病猪表现正常,能继续采食。

后即表现厌食,显着委顿,站立困难,行动无力,呼吸急促,时有咳嗽,皮肤充血并发绀,尤其是耳部、肢端和腹部皮肤,呈范围广泛不规则形的淤斑、血肿和坏死斑。

病后期常发生严重的出血性肠炎,可出现腹泻和血便。

死亡常在出现高热的7d内发生,在死亡前24h内,常见体温显着下降,病猪昏迷不醒。

2.育肥猪,6月龄,突然发病,高热。剖检可见淋巴结、肾脏点状出血,脾脏充血、肿胀为原来的6倍,呈黑紫色。该病传播媒介可能是()。

A.蚊子

b.库蚊

c.蝇

d.螨

E.钝缘蜱

正确答案:

2.E

解析:

非洲猪瘟病猪通常有以下典型症状:

1高热、呕吐、虚弱、腹泻或便秘,有的便血;

2体表不同部位(尤其是耳、鼻、腹部、臀部)皮肤呈红色、紫色或蓝色,有的咳嗽、呼吸困难;

3母猪流产、产死胎或弱胎;4病死猪脾脏显着肿大,一般情况下是正常脾的3~6倍,颜色变暗,质地变脆;

5淋巴结增大、水肿以及整个淋巴结出血,形态类似于血块;

6肾脏表面有斑点状出血;

7非洲猪瘟的传播媒介是钝缘蜱。

3.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后,对患病猪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疫苗紧急预防

b.使用抗菌药物

c.严格入境检疫

d.封锁、扑杀、消毒消毒

E.使用抗病毒药物

正确答案:

3.d

解析:

2018年8月我国已发生了非洲猪瘟,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后,对患病猪采取的措施是封锁、扑杀、消毒。

(特别说明:本题原题为:日常防止非洲猪瘟传入我国的最主要措施是A项为免疫,b项为封锁,c项为检疫,d项为消毒,E项为隔离。原答案选c。但由于2018年8月我国发生了非洲猪瘟,原题已过时,为更适合考生备考,故对原题做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