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春,魏国大梁。
今年已经是魏王罃在位的第四十四个年头了,他也已经是七十四岁的耄耋之年。
岁月流转,每一年春天天气回暖的时候,他都会回想起他这些年的经历,有惊险、有荣耀,当然也有遗憾。
他是魏文侯嫡长孙,魏武侯死后,公子缓与其争位,惹来了韩赵两国趁火打劫。危急关头,韩赵两国因为对魏国的分配争议而退兵,魏罃才得以击杀公子缓,即位魏王。
即位之初,秦、齐两国从东西两面进迫魏国,尤其是秦献公,与魏国力争河西,石门、少梁两战而胜,魏国损兵折将,多亏了赵国的援救,魏国才得以稳住局势。
但是没过多久,魏国便与韩、赵两国发生冲突,但是彼时魏国尚在巅峰,韩赵两国自然不是对手。
魏国国都原在安邑,地处河东,受秦、赵、韩三国包围,只有上党山区有一线地可以和河内交通,如果赵、韩联合攻魏,切断上党的交通线,再加上秦的进攻,形势就岌岌可危。因此,在魏罃九年时就迁都大梁了。
迁都之后,魏罃开始与各诸侯重新结成友好关系,并在国内推行改革增强国力。同时他还努力开拓中原,在其压力下,三晋之间调整交换了土地,使得魏在中原的大片土地连成一块,造成十分有利的形势。
魏罃十六年,赵国意图吞并卫国,从而引发了桂陵之战,魏国战败。
这时魏国还保持着强盛的声势,魏王准备以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许多小国举行会盟,图谋攻秦。
这时,已经入秦的卫鞅征得秦孝公的同意后去向魏罃游说,谓“纵十二诸侯”“不足以王天下”,劝说他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小国外,还应北面争取燕国,西面争取秦国,“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
魏罃从之,便“广公宫,制丹衣,旌建九斿,从七星之柱”,“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俨然摆出天子的场面来。
卫鞅这个计谋,使得魏进攻的矛头,从秦转变为齐楚,“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
魏罃二十八年,因为韩国没有参加此前魏国举行的逢泽之会,并投靠了齐国,魏罃便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马陵之战爆发。此战魏又败,大将庞涓战死,魏武卒损失殆尽,魏国国力大损。
当此之时,秦、齐、赵三国纷纷开始攻魏,魏王不得不采用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的建议,变服折节而朝齐。其后惠施又组织了齐魏两国“徐州相王”。这是楚、赵等国所不能容忍的,楚威王为了表示对“徐州相王”的愤怒,亲率大军进围徐州,大败齐军。
其后,秦用公孙衍取魏河西,再之后张仪入秦后,公孙衍入魏为将。
楚威王死,魏王图谋楚之陉山,楚国新王熊槐陉山一战名震诸侯。
他这几十年经历了魏国由盛及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与魏国错失的三个人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三个人是:孙膑、卫鞅、张仪。
孙膑与庞涓一同学习兵法,又一同入魏。因为庞涓的嫉妒与迫害,孙膑逃到齐国,导致魏国衰落的桂陵、马陵两战,孙膑皆是主谋。
庞涓虽然谋略上不如孙膑,但一则他是魏人,二则对于魏王来说,庞涓更容易控制。在当时统兵大将往往动辄带领十万大军出发前去作战,所以拥有如此的兵马控制权的统帅是否还会听从君主的命令将决定双方之间的关系。对魏罃来说他并非不能看出孙膑拥有才能,甚至可以说庞涓害孙膑的结果他也是默许的。那么为什么魏罃会如此的选择,这是因为对他来说一个有缺陷的庞涓远比一个更精明的孙膑更好控制。
孙膑其后在齐国马陵之战后因为齐王猜忌田忌,其便游说田忌反齐便可以看出端倪。
魏王为何不用商鞅?
因为商鞅的改革过于激烈,会彻底动摇魏国政治制度的平衡,这种平衡的变化最终是福是祸魏罃十分担忧,甚至可以说在魏国实行商鞅的变法则有可能造成贵族的反叛,因为一旦官权制度建立,贵族就将受到很大限制,所造成的国家变动将异常激烈,在他看来商鞅与其说是人才不如说是毒药,所以放走商鞅不是魏罃没有意识到他是人才,而是希望卫鞅用他的学说前往各国去主动变法,在他看来商鞅的改革会造成变法国的快速变动,最容易造成的是国家的混乱而不是强大,自己再进行征讨就可以获得很大利益。
而公叔痤却没有看得这么长远,推荐不成便力主魏罃杀掉卫鞅。
然而商鞅前往的秦国为什么却巨变?
这是因为当时的秦国已经接近了崩溃的边缘,君主、大贵族都已经意识到不变法则会造成崩溃,在这种情下君主的强烈支持,始终不渝的坚持变法和后代收获变法好处的支持形成了成功。
那么魏王为何不用张仪?
这是因为在张仪看来魏国的衰落是必然的,而当时的秦国受限于其他国家的围堵,所以通过自己的才能破除围堵就能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也即是说在张仪看来帮助秦国能够创造更大的功业,帮助魏国则是一种维持其地位的结果,在功业上来说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了。
魏文侯时代,各国对于这种变法的改革还没有全面打开,另一方面魏国地缘位置适合发展造成了魏国的快速崛起,但是到了魏罃时代各国都在逐渐改革的时候,他的先发优势就一直在逐渐减弱。
相比之下,各国与魏国国力的差距越来越小,魏国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
无论如何,曾经荣耀过,魏罃依旧想着让魏国重回荣耀巅峰。秦、齐、楚三强鼎立的局势他也已经看清楚。
是以,在他心目中,唯一可以让魏国重回巅峰,让他可以有脸面见先祖的唯一方法便是:三晋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