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实事闲说 > 人在深圳纪实·深圳生活琐记(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在深圳纪实·深圳生活琐记(2)

人在深圳纪实·深圳生活琐记(2)

易中生

带饭

这个星期天和上个星期天出去到仙湖和东湖公园玩,我们都是带饭,觉得很实用的。

一是到点可以按时吃饭,不用担心玩与吃饭的矛盾。二是如果只是带零食代替,尽管有的零食还爽口,但把它当正餐,在我们的生活习惯上还是不舒服。三是公园里并没有餐馆,要不就到外面去寻找,要不就挨饿。所以如果整天在公园玩,带饭解决午餐起码现在觉得是最合适的。

当然带饭要注意吃得舒服,比如不能冷了,家里早年就买了一个保温的饭桶,在三五个小时之内,能保温成食用合适。再就是饭菜要能吃得下去,早前去欢乐谷带过煮熟的面条,当然也可以,但不怎么管饱,现在是蛋炒饭,既解决了菜的问题,又炒了之后,饭菜都比较香,也就合口味了。

昨天,一家人到仙湖的时候,就11点了,如果没有带饭,就要考虑在进公园之前在门口附近找饭馆吃饭,或者在里面转一个圈抓紧时间出来吃饭,或者回家吃饭,这样都不舒服。而昨天,到公园后,或坐或卧,休息片刻之后,开始吃饭,饭饱有精神后,再绕仙湖转,看了仙人掌园和化石森林园,真是游哉悠哉,不觉时间已晚,在地铁上近两个小时,就是在家接着弄饭吃,也没有人嚷着要吃饭。所以带饭外出并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情。古语说,投亲不如落店,落店不如带饭。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2021.12.13

口味

最近,儿子带我们去吃过几个不同风味的菜肴:泰国风味,韩国风味,西部牛仔风味和西北烧烤风味,这些菜肴的材质并没有大的区别,只是在配料和制作方法上不同,当然价钱都不菲,与我们常吃的家常菜不可比,但就是在吃的时候,吃完之后,甚至到现在,都谈不上有什么好感和回味。这只能说是我们的感受。就是在刚说的这些店堂,我们去吃的时候大多是客满,甚至还要在门外等叫号才能进去就餐。可能别人也像我们一样,管它好吃不好吃,尝尝总是有必要的,任何一个有特色的店,只要有一定比例的人进去,不要有回头客,在深圳这样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是不愁客源的。

但像我们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要去适应其他口味确实很难。不要说洋口味,就是我们周边的其他口味都难适应。比如别人津津乐道的什么馍,什么肉串,吃了一次后,再也不会想着去吃第二次。

像在广东一带,特强调煲汤,几乎什么食材都可以用来煲汤,曾看到有一个品牌三及第特强调说从来不炒菜,也就是只做汤汤水水的菜,像我们一向吃炒菜的人,实在难以适应。还有一次在福建的一个地方住了几天,那邻居看到我们在炒菜,她说,你们在煮菜啊。当时听到就很奇怪。后来得知他们这里几乎都是煮菜,如果到当地人家去参加宴请,一桌子的菜,很可能找不到一个合口味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还有一方人传统习惯生活习气也不容易改变,所以在生活中,有时候尊重他人比劝导他人适应更重要。

2021.12.14

测体温

测体温在现在这新冠疫情的情况下是常见的事情。乘公交,坐高铁,进入室内公共场合几乎都需要这样。现在测体温几乎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比如乘公交,上车之时只要用手腕往测体温装置前一放,嘀的一声,正不正常一下就明了了,坐高铁,在进入候车室之时前侧面有一个显示屏对着进去的人,体温多少在屏幕你的头顶就显示了,进入公共场合,穿过一道方框门,监控就知道你体温是否正常。现在这测体温实在是方便了,也需要这方便,否则在现在这需要大面积测体温的情况下,要误多少事?而这样的变化,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

早前测体温可没有这样方便,一根水银温度计,要小心地夹在腋下,最少也得五分钟才知道结果。而这样测体温到底延续了多少年,我不清楚,起码我知道有测体温开始就是这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当然是现实需要,有需要就会有人去研究制作,如果有借鉴,可能马上就有人拿过来,如果没有先例,就可以按其原理和达到的效果去开发,不说别的,谁先制作出来,谁就先占领这市场。

记得有一次坐火车,一深圳小伙子口水四溅地说着深圳的科技实在不怎样,大多是把别人的拿过来组装或稍作改动后就当做自己的东西上市,这样既少花脑筋,又来钱快。现在这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起码增加了拿的难度,而市场又需求旺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真的相信,这些别人有的我们没有的,过不了多久就会充斥市场,进而别人没有的也可能自己会有,只要有市场,市场在这里面起到动力的作用。我前面说的这测体温的装置就是市场改变着这前面不知多少年的历史。

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