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生活散记·一席话改变了我多年的看法
易中生
昨天一个机会与堂妹夫坐在一起。堂妹夫一直在乡间生活,早年主要是在近乡的几个小集镇骑自行车或摩托穿梭贩卖一些农产品,比如苎麻辣椒之类,虽然赚钱不多,但小本生意不至于亏损,起码常有几个活钱在手,一家在农村过着还算过得去的日子,本来人还高挑,但黝黑,几乎就是常说的劳碌命。他农村常见的麻将卜克不上桌,也就是在农村一个老实而有一定谋生头脑的凡人。
昨天他与我说,他现在种了两百多亩田,不要怎么劳累,一年几万元的纯收入没有问题。这一句把我说懵了,两百多亩地,这是早年一个生产队的田啊,怎么现在成了你一个人的呢?他说,现在集约租种,而田地都是政府投入搞平整,种田很少用到纯人工,比如耕地栽禾打禾都是机械化,机械自己没有的话,可以租,就说收割机,本地不够或没有,hEb省一带会有大量的机械在这里代收,打起谷子后也不用晒,直接有人来收,一元一斤,如果自己晒干,一元二角一斤。自己要吃的粮食也很少自己储藏,要吃到时候临时到市场购买。在这整个过程中,自己只是一个协调员和放水员。
现在不用交公粮,政府每亩田还补助百多元给这责任田的主人,另外还有几十元补助给耕种土地的人。早年很多地方看到的荒地现在几乎看不到,早些年各自种好一亩三分的责任田,只管自己够吃的状况可以说成为了历史。再现在种子也好,早前一亩田产七八百斤就很不错了,现在都是翻番。
我就在这几年还会说到这粮食会成为大问题,有时还安慰自己,我们这里种得少,别的地方会种得多,新闻中也常报道粮食大丰收,心里总是犯嘀咕。这次洋人对我们大开限戒,我也总是想,你怎么限制都可以,只是不要搞得我没有饭吃,人一日不吃可以,十日不吃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活下来。所以,在这事上管理方一直有底线思维,饭碗中一定是自己生产的主粮。现在经常报道这事,但一直都疑虑,能保证吗?这样的疑问在网络上在相关报道之后总能看到这样的担心。现在从我堂妹夫的口里说出这样的活,给我宽慰不少。
他这一席话改变了我多年的看法。
20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