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和苏家因为有两个好榜样,两家的孩子们都非常上进。
村里人自然也是听说的,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况且有些墙本来就透风啊!
张凤真是越看他们越生气,为什么?明明她才是重生,她应该是女主的剧本啊!
是,没错,她一年级确实考的很好想要直接考六年级,校长倒也没说什么,只是想看看她的成绩。
张凤自认为对为小学的教材已经非常熟知了,翻了一遍就觉得自己肯定能稳操圣眷了。
确实,考的还可以,她自认为。
但事实上是,她忘了她七岁的手写字慢不说,写字还不太好看。
她哪里知道重生回去,还要练字啊,字写的很难看,这就导致会扣书面分。
而拼音她本来小学的时候就是那么稀里糊涂的过的,普通话又不标准,这就导致拼音这块她要扣分。
小学还是有很多需要背诵的知识的,张凤看的时候感觉自己都会,可是做题的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一场考试下来,说真的,比起同届生考的还不错,但是真到了跳级,她就升不了那么多了。
校长说,最多给她升到三年级,不说别的,字实在是太丑了,弄得判卷老师都不想给她判啊!
还有作文,真就是小学生作文啊,但写的大人不是大人,小孩不是小孩的,有点违和。
总之,最后是让张凤跳级了,但没苏柯的记录高,什么都被苏柯压一头,张凤卒!
……
对于叶不为专门去学按摩这个事情,苏柯觉得好笑。
不过,对于他这么细心,对她又好,她觉得哎呀,自家的崽终于长大了,知道疼麻麻了。
只是这件事,她也只是想想,要是说出来,叶不为估计能气死。
高三初三过年只放了一周时间,其他时间都在补课,刷卷子。
每个班的气氛都非常紧张,就连下课休息时间,大家还在讨论题。
苏柯就显得比较轻松了,毕竟初中对于她这个大学生本科的学生来说,真的是小儿科啊!
只是有些背的东西要重新拾起来了,但是,她惊喜的发现,以前初中背的那些东西,她读一遍,竟然还能背下来。
她真是太感谢她上一世的初中老师了,因为初中的老师个个都非常严厉,每天都要求他们背。
晚自习都放出去在树林里背书,谁背完到老师那里过关就可以回家。
当时他们可没少骂老师,可是现在想来,真是不知好歹啊!
开始大家看苏柯刚转来,天天该干嘛就干嘛,下课就去玩,自习课甚至还是画画。
同学们心想,还真是个小孩子心性呢,还有心情去玩,去画画。
可第一次模拟一发成绩,同学们都懵了,不是,那小孩天天也没比他们多学多少啊!
人家该学学,该玩玩,自习课还做别的,可人家成绩居然全班第一,哦,不对,全年级第一。
这就是传说中的神童,学霸?
“苏柯,你是怎么做到门门一百的啊?”
有同学忍不住下课了跑去问苏柯,苏柯能告诉她吗?
显然不能啊!
她笑了笑说道:“可能我年纪小,记性好。”
某同学:“……”这是赤裸裸的显摆啊!可他们无力反驳啊!
他们没一个比她小的,人家就是最小,有什么办法。
这就是没法模仿的呗!得,自己去学吧!
叶不为听到苏柯说这件事,觉得好笑。
有人再问他的时候,他也这么说,果然气的那些人,再也不来问呢!
这年龄可是没法比的啊!
周晨昀听着两个小不点在那儿互相交流这方面的经验,也是非常无语啊!
随着高考时间越来越近,连卜外公都开始注意了。
饮食每天早上都加鸡蛋,牛奶,中午和晚上也是变着法的买些有营养的东西。
杨军看这情况,他的肉得供上啊!还有骨头汤,喝骨头汤,补钙补脑子。
一顿补,苏飞也跟着吃胖了不少呢!
……
张凤也想去乡上上学,最好去镇上,可是张父张母显然是不会同意的。
不会去镇上他们要找什么关系吧,就说去镇上后,住哪?吃啥?哪一样不得花钱。
倒是乡上还可以考虑一下,但是也只能等他哥哥到乡上上学后才能让她去。
不然没自行车啊!单独给张凤买一辆那是不可能的。
即使张凤现在学习好了,张父也不可能特别照顾她。
农村的观念本来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会不管花多少钱,将来都是别人家的人。
能让她上完高中就不错了,还想有那么多要求。
就是因为这样,张凤上一世才一直扒着钱诚,找很多备胎,甚至给自己的池塘养鱼。
除了钱诚,她池塘里当然也有其他鱼。
只是钱诚人傻愿意给她多花钱罢了,而钱诚有些钱还是从苏柯身上扒的。
不是以苏柯的名义问家里要钱,就是问苏柯借钱,借了又不还。
苏柯懒的理他,借两次不还,下次再借,不好意思没有。
钱母一心想让钱诚拿下苏柯,只得不停的给钱诚被窟窿。
还故意跑到苏柯家,说苏柯花钱诚多少多少钱了,苏妈直接甩给她欠条和账单。
上面是钱诚借苏柯的钱和苏柯给钱诚买东西的账单,前世苏柯就不喜欢钱诚。
钱母非要把他们绑在一起,苏柯堵了一口气,那就拖。
可她对钱诚,该防的还是防着。
钱母一看这些,还有什么不知道的,感情钱诚是两边骗啊!
当然钱母不知道钱诚还脚踏两只船,一边跟张凤卿卿我我,一边缠着苏柯。
苏柯想起那对恶心的母子就想吐,真是没见过这样的。
……
苏子昂收到苏柯信的时候,已经过完年了,港城的股灾让整个港城都蒙了一层雾。
今年的春节过的并不是很好,陈家虽说因为苏子昂的父亲损失少了很多。
可他们公司也大量缩水,经济萎缩。
这个时候,苏子昂跟他爸提出,去内地发展,去羊城,甚至京城。
他是去过一次的,他觉得羊城和鹏城这两个城市发展迅速,现在是最好的投资机会。
虽然不懂投资,但苏子昂从小耳濡目染,对经济是非常灵敏的。
苏子昂父亲听了他的话,先是一愣,深深的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