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穿越六十年代小学渣 > 第137章 树苗换粮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叶晓静很关心父亲,问道:“爸,那要不要开拖拉机去?”

叶青山笑道:“开什么拖拉机啊,你以为是十多斤的大鱼啊?不过就是小拇指粗的小鱼,100尾,一个桶就能提回来。”

“那行,到时候晓静下工完就先来我家,青山叔您拿了鱼苗,直接提回来我家里,晚上也在我家吃饭,咱们喝两杯,庆祝今天抓敌特胜利,保了村民们一个平安。”

叶青山指了指释小北,笑着说:“果然就像晓静说的,你小子还真多花样。不过,你也说得对,确实应该庆祝一下,这一次抓敌特,小北你可是该记首功的,到时就讲讲你的英雄事迹给我们听好了。”

叶晓静也笑嘻嘻地看着他,弄得释小北少有的不好意思了。

到了家,小莲正在下面条,见到释小北他们进来,说:“小北哥,你们先吃,我们这面条也快好了。”

张三在灶头下烧火。

一早上不见,担惊受怕的,估计两个人也少不了要诉诉衷肠了。

小莲和张三还在厨房忙活,叶青山不肯动筷子,说道:“还是等等他们吧!”

释小北心里很是敬佩,这就是世代传承的美德,淳朴的农村人,没有白纸黑字的家规,全是靠着言传身教,把家教一代代传下去的。

过了一会,面条好了,张三端了一大盆过来,是足够吃了。

今天中午,因为有客人来,小莲就临时蒸了一盘腊味,香气腾腾的,非常诱人。

另外还有一个炒五花肉,还有三个素菜。

相较于以前,伙食方面是更收敛了很多,毕竟村里还有很多人家,三餐还在吃着稀饭呢。

小莲做的面条,煮的刚刚好,劲道十足,汤汁浓郁,加了些野味的肉丝进去,还有灵魂大白菜,简直比饭店的大厨做的还好吃。

大家吃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大汗淋漓的,都夸赞小莲厨艺好。

释小北开玩笑说:“晓静,干活你是一个好手,做饭这方面,你要跟小莲多多学习一下。”

叶晓静经过了早上的事,释小北又救了她一命,心里很是感动,听释小北说了,也不急着辩解,说道:“是啊,那我以后就多来你这吃饭,顺便跟小莲学学厨艺了。”

“好好好!”释小北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女孩子,迟早要嫁出去的,确实应该学点厨艺,做饭好吃,去哪里都会受别人喜欢的。”叶青山也发话了。

一大家子,都在欢声笑语中吃完午饭。

叶青山父女回去的时候,小莲早已给他准备了端回去的盆子,里面是面条。

释小北交代过了,叶晓静母亲胃不太好,就让她吃点面条。

当然,小莲在面条完全好之前,就把这盆面条盛起来了。不然,等到大家吃完了,那面条就坨了。

这个时候端回去,刚刚好,不烂又不烫。

现在,释家人都有比较固定的作息了,吃完饭,就都去午休了,小莲和张三也会回去,大概休息两个小时。

释小北也回了房间,躺在床上。

树苗的事情,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存在一段时间了,总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释小北突发奇想,与其满公社满县城去找树苗,还不如发动村民们自己去挖树苗好。

树苗需要90棵,村里有一百多户人家,让每家找一棵树苗,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为了提高村民们的积极性,就用树苗换粮食的办法,算分一点粮食给大家,间接接济一下好了。

眼下时候,正是大家家里粮食最短缺的时候。

集体田地里的粮食,可不是收进自家的仓库的。

释小北又想着,一些村民,可能为了多换点粮食,就会多挖树苗,不仅造成树苗紧张,让其他村民就很难挖到树苗,而且树苗多了用不上,浪费了,还破坏生态环境,所以释小北决定限制下去,每户人家只限挖一棵树苗,要带上泥土的,挖多了也不给换粮食。

释小北对自己的想法很兴奋,觉得这算是一种创新了。

下午,张三来了,释小北把这个想法给张三说了,果然张三乐得直拍马屁,说释小北太神了。

“那张三,就这样做,你把红纸贴出去,我们把树苗的品种数量规定一下,然后把刚才商定的规则写在上面,就行了。”

张三点点头,问道:“那一棵树苗,换多少粮食呢?”

释小北在心里大概盘算了一下,大米虽然充足,但粗粮更多得多。

“这样,也是为了接济一下村民们,都拖家带口的,不容易。一棵树苗,就换10斤大米,20斤粗粮,另外,还是之前的政策,有3岁以下小孩,以及怀孕的家庭,另外多给一份粮食,就5斤大米,10斤粗粮吧!奶粉好像只有一点点了,这次就只发还在吃奶的小孩家庭,让他们把小孩抱来,当做个证明。”

“哇,小北哥,你可真是又一个大手笔啊!”小莲在旁边惊叹。

“小莲,你这就是见识短浅了,小北这是做善事,是造福百姓,你让他们吃饱了,他们就更会拥护你,懂吗?小北在下一盘大棋呢……”

释小北赶紧指了一下张三,叫他闭嘴,说道:“张三,你这张嘴,什么时候能控制一下?什么叫下大棋?我看你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在这屋头里说说还好,要是传到大队干部和其他村民的耳朵里,多不好听,何况,这也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有些事情,可能只是有那么一点意思,或者只是其中一个小目的,但是摆在明面上,就难听了。

另外,不是什么话都能说的,有些事情是能做,而且大家都明白,但是你说出来,就算对方明白,也是让人不爽的。

……

当天下午,张三就把红纸写好了,贴在村口的供销社门口。

傍晚,大家下工回来,看到告示,都口口相传,全村人都知道了。

释小北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其实这个年代农村人的晚上是很无聊的,没什么娱乐活动。要是听着哪里有放电影,或者做杂技,十里八乡的人都会狂奔来看。

何况是这么这么大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