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张松年的名字,知夏愣了一愣,离开家这么多年,除了父母,她心中最挂念的也就是张松年了。
她与张松年是青梅竹马,小的时候张松年和几个哥哥一起玩耍打闹的时候,她就跟在他们的身边。
小的时候家里都穷,张松年常常自己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干粮,给她吃,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从小她也认定了非张松年不嫁。
可是一面是青梅竹马的情意,一面是顾绮岚对她的恩重如山,这如何让她权衡?
知夏微微叹了口气:“劳烦爹娘与松年哥说一声,终是我对不起他了。”
知夏爹摇了摇头:“你这孩子。”
知夏伸手拭去眼角的泪花,“不说这个了,二林把东西拿进来。”
等在门外的二林将东西抱了进来。
“放这。”
二林将东西放在了桌子上,退了出去。
知夏将盒子一个个打开,又将包袱打开。
“这些都是小少爷让我带回来的,这些都是上好的布料,这藏青和石青色的就留着给爹和几个哥哥们做新衣裳使,我见着这松香色的倒是适合娘,留着给娘做衣裳,至于这几匹桃红杏红的就留着给嫂嫂们做衣裳。”
知夏娘伸手抚摸着布料,十分顺滑,道:“这布料摸着就滑溜,是丝绸的吧?这一匹不得几百文钱?”
知夏笑道:“娘,这是杭绸,一匹可是要一两银子的。”
知夏娘赶紧缩回了手,急忙掸了掸那布料,生怕自己的手脏了那布料。
“这也太金贵了,咱庄稼人啥时候穿得上这样的好衣服?”
一匹布一两银子,这一两银子可够他们庄稼人小半年的开销了,这料子太金贵了。
知夏道:“娘,这是小少爷的一片心意,您放心穿就是了。”
知夏爹道:“毕竟是唐小少爷的好意,他娘好生收着,等到过年的时候,做上两身好衣裳。”
“哎。”知夏娘将绸缎用包袱皮好生的包好,放回里屋。
知夏捧着一个点心匣子道:“这些点心果子是从钧州拿来的,在台州可吃不着,爹娘也尝个新鲜。”
刘家老夫妇尝了两块,连连称赞,不过老人家年岁大了,吃这些甜腻之物,怕克化不动,将这一匣子点心都给了孙儿们,小孩子们倒是对这些甜腻之物喜欢的紧。
顾府。
逸谦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青竹听见声音,起身披了件衣裳,走到床边,见他还没睡,问:“哥儿,怎么还不睡?”
逸谦道:“明儿个我们启程回钧州。”
青竹一脸疑惑:“明个儿就启程啊,姑姑还没回来呢?那我明儿一早就让小厮去刘家村接姑姑。”
逸谦摆了摆手:“不,不要告诉夏姨,我们明天辞别外祖父,就启程回家。”
青竹问:“我们不带姑姑回家了吗?”
逸谦笑道:“这才是夏姨的家啊!”
青竹恍然大悟,他原以为逸谦年纪小,肯定不舍得知夏的,不会让知夏离开他的,他没想到逸谦小小年纪,竟然如此深明大义。
辞别了顾老太爷,逸谦一行人踏上了归程。
知夏回了家,怕碰见张松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一直没有出过家门,一直在家中陪着爹娘。
在家里住了几日,放心不下逸谦,这孩子是自己一手带大的,交给别人带她还是不放心,又回了顾府。
回了府,才知逸谦在她回家的第二日就离开了台州。
知夏坐在房中,打开了顾老太爷交给她的锦盒,锦盒里面是一百五十两的银票,还有几件首饰,这是唐老夫人和顾绮岚给她准备的嫁妆,还有一个小小的银镯,是逸谦留给她的,那是他满月的时候带的银镯。
拿着那小小的银镯,知夏伏在桌上放声痛哭。
顾老太爷对她说,逸谦在她回刘家村的第二天就返程回钧州了,他也是故意在这个时候让她回家的,目的就是要让她留在家中。他知道因为他,她一直不肯回家,如今终于回了家,他才想了这个办法让她留在家中,让她去过自己想要的日子。
她一直以为她的哥儿年纪还小,不懂人情世故,她也从来没有在他面前说过什么,他也从来没有问过。可是这孩子不是不懂事,是太懂事了,他宁愿自己委屈,也不愿让她委屈。
她刘知夏何其有幸,能够遇上顾绮岚这么好的姑娘,逸谦这么好的小少爷。
知夏将银镯放回盒中,朝着北方跪下,重重的磕了三个头:“愿菩萨保佑哥儿一生顺遂,百岁无忧!”
唐府。
逸谦走了二十几日,终于从台州赶回了钧州,回了唐府先去凝晖堂向老夫人请安,才回了幽兰苑。
进了芷兰堂,逸谦站在堂中,站了许久。
青竹将行李归置好,见逸谦还在堂中站着,走上前问:“哥儿不是累了吗?怎么还在这站着,不回卧房歇着?”
逸谦抚摸着堂中黄花梨的桌椅,看着堂中的四君子图,缓缓道:“将我的东西收拾收拾搬出去,把芷兰堂上锁。”
青竹不解:“哥儿这是为何啊?”
逸谦道:“娘亲不在了,夏姨也回家了,愈发显着这芷兰堂空荡了,我之前就瞧着竹园不错,清幽怡人,以后就住竹园吧。”
“是,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