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有太史令,专掌观察天象、推算历法。
一年起于何日,终于何时?
何时春耕,何时秋收?
何时养蚕,何时打猎?
这些都需要借助历法。
古代有农官,汉末多有典农校尉,目的就是为了传达农时,敦促百姓劳作。
值得一提的是,历书,在古代又被称为“皇书”,因为它只能由皇帝颁布,并且昭告天下。
事实上,古代王朝更替,或者皇帝需要发布重大改革时,都会派人重修历法,以示正朔。
汉初实行的是秦朝的历法;
到了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修改并颁布了太初历(八十一分律历),当年改为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西汉汉成帝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实行三统历。
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实行四分历。
……
张谦的这个提议无疑搔到了刘备的痒处。
最关键的是,发布历书不像是登基称帝那么僭越,即便世人品一句“刘玄德之心——路人皆知”,刘备也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别人,他这么做只是为了百姓能够丰衣足食!
而当百姓拿着皇叔印发的皇书时,百姓心中谁是天子还不明确吗?
“如今各地历法不同,有继续沿用三统历,也有使用四分历,我听说几年前常山国刘长史(刘洪)还推算出了新的历法,名为乾象历。子让觉得我们该使用何种历法呢?”刘备问道。
张谦可没研究过这些,哪怕让他把最熟悉的阳历搬出来,张谦也定不出哪一天是元旦。
“主公,我就出个主意,具体是采用旧历,还是研究新历,主公还是找专人负责吧,想来西至巴蜀,东到江东,也不缺少精通天文历算的大才。”
张谦记得阆中就有好几位。
“当务之急,是先修订一部可供明年中原百姓使用的历法,为了防止大部分百姓不认识字,必须把关键的日子,用标志性的图画标出,如此一来,百姓定然知道何时雨水,何时夏至。”诸葛亮说道。
“对对对!”刘备也觉得自己有些着急了,即便要颁布新历,也不用急在一时。
“不仅如此,这历书的空白之处,还可以印上主公的治民之策,包括赋税,水利,惠民,刑罚等等。”诸葛亮补充道。
“这不就是变相的‘约法三章’吗?”马良惊奇的说道。
律法从制定到颁布,再到普及,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但是通过历书潜移默化,却可以很快的深入人心。
而当人心顺从刘备的治理之后,城池又怎么抵挡的住南面的大军呢?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今日始知矣。”刘备感叹道。
有了张谦的这个建议,诸葛亮接下来安抚兖州徐州南部百姓又多了几分把握。
刘备也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紧接着,又聊起对河北用兵的事情。
张谦叹了一口气,“原先和孔明吹嘘拿下洛阳易如反掌,没想到兄长守住了宛城,孔明拿下了江东合肥,我却被于禁所阻,险些还害了孝直性命。”
张谦的话里既带着几分真诚,又有几分炫耀的意思。
“洛阳可不是新野小城,破城岂能以日计算?便是三两年之功,也是正常。子让莫要被以往战绩所惑,若是心中对自己要求过高,难免被心火所煎熬。”刘备劝道。
“主公说的极是。若不是我连累了先生,恐怕洛阳早已被先生攻破。”马良有些自责的说道。
“季常说的哪里话,要不是季常将曹丕大军引与一处,此番又怎么能大获全胜?”
刘备此时是志得意满,看谁都是心满意足。
“主公,季常,你可不要被子让这副假惺惺的样子给骗了,他这么说,定然是心中有了妙计,我看,大家与其安慰子让, 莫不如为夏侯惇祈祷的好。”诸葛亮脸藏在羽扇背后说道,说完就在不停的笑。
张谦握紧了拳头,牙齿咬得生硬,气呼呼的说道:“孔明啊,其实我有一法,不仅可以引来天火,还可以招来雷电,本来刚才你称呼我一声先生,我是准备传授给你的,但是现在,我心情不好就给忘了。”
这下子诸葛亮笑不出来了。
刘备摇了摇头,这二人斗法他是拦不住了,关系越深,斗得越狠。
不过既然诸葛亮这么说,还有张谦也没否认,刘备也对洛阳的战事放心了下来。
“孔明,子让,我听说曹丕重新启用了程昱,似乎大有与鲜卑辽东合作的意思。”
原本刘备得知曹丕重病不起,还十分的高兴,后来听说,曹丕居然好转,还雄心勃勃,这让刘备十分难受。
“主公,如今的鲜卑势力已经超过了匈奴,如果不加以处理,不出五十年,对中原的危害甚至会超过历史上的匈奴最强盛时期,所以此番若是曹丕能说动轲比能出兵,那自然是最好,省的我们去草原上追剿他们。”诸葛亮颇为严肃的说道。
刘备本就是北方人,自然知道北方百姓受异族侵扰的痛。
“那辽东那边?”
“我听说公孙渊还在荆州?”诸葛亮问道。
“是的,据我所察,公孙渊此来不仅有充当说客的想法, 恐怕也存了避祸之心。”马良回答。
张谦对辽东并不熟悉,如果不是来到这个时代做过一点功课,他甚至不知道“怀异”的公孙渊此时还是个少年。
不过从马良说起他与公孙渊接触的一些言语,张谦也察觉的出,此子锋芒毕露,是个野心勃勃之辈。
“辽东往外,还有高句丽,高句丽之外,还有扶余,那里水域辽阔,沼泽丛生,寒冬之际冰寒异常。若是公孙氏开口索要辽东之外的土地,主公或可允诺了他,但是辽东之地,早已列归郡县,岂能再行封国。”诸葛亮说道。
听到诸葛亮这么说,张谦有些诧异,他记得小时候学到的是“棒打狍子瓢舀鱼 野鸡飞到饭锅里”,东北虽然冬天冷了点,但是资源应该是非常丰富的。
不过想想也是,就和现在的南方一样,湖南福建往南,绝大多数地方都不适合人居住,更别说东南亚那些地方了。
张谦心想,等到天下太平,恐怕光是中原恢复人口就得两三代人,然后除非中原的人地矛盾到了一定地步,否则,百姓们绝不会去苦寒湿热地方开拓。
张谦有时候就在想,不是中原的百姓没有开拓进取之心。
而是最强悍的那批中原人一直在抢夺最适合生存发展的土地,只有战败的那些人才会跑去边边角角啊!
张谦在想,现在打天下,众人是同心协力。但等到天下平定之后,他要把人骗去东北、岭南搞开发,那是不是难度有点大?
顺人心事易,逆人心事难!
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