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这九品中正制实乃祸国殃民之举。”法正先把基调定下,然后接着说道,“此策看似与原先的察举制度不同,但本质并无区别,曹丕采纳此策,目的在于将一部分选拔人才的权力放到世家大族手中,以此来换取他们的支持,虽然短时间内颇有成效,但时日一长,中正之职为世家大族长期霸占,便可形成官职垄断,朝廷也会丧失人才选拔之权。”
虽然从张谦了解到九品中正制来说,并没有法正说的那么不堪。
事实上,在九品中正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先前就有参考状(评语)一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是许劭给曹操的状。曹丕实行这一制度,相当于把民间的一些评论家给招安 了。
而且九品中正制最一开始手中品行,其次看家世,只不过时日一久,中正一职逐渐被人垄断,加上司马家得位不正,为此更加需要笼络人心,于是九品中正制才完成了门阀化的转变。
新兴的盘踞朝廷的世家官僚──门阀士族,由此诞生。
当然,此时作为曹丕的敌人,张谦自然不会去认可对方的举措,哪怕是真的好东西,也得评判一番然后换个名字自己用。
“孝直兄说的对,九品中正制本身就是曹丕对于世家的一种妥协,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张谦坚定的说道。
“那依子让和孝直的意思,国家该如何选拔人才呢?”简雍问了出来,因为简雍担任采风的工作,经常深入民间,因此对于百姓所需要的官吏,也很在意。
“子让,你先说说吧,这一路走来,子让为我举荐了不少的人才,而且每一个都是才德兼备,若论慧眼识人,这天下恐怕没有人可以超过子让了。”刘备十分欣慰的说道。
刘备可是清楚,法正、庞统、阎圃、王连、赵昂这些人可都是张谦挖掘出来的;魏延、黄忠、马良、石韬等辈虽然最一开始不是张谦举荐的,可是其能力也是张谦发挥出来的。
刘备很好奇,为啥张谦看人一看一个准!
张谦呆住!
什么举孝廉,什么九品中正,什么科举,全都弱爆了。
实践制才是最牛的!
只要牛到上了史书,就没有不是大才的!
可是,他要怎么解释?
这时,法正说道:“主公,你这最后一句说的不对,若论慧眼识人,子让只能排第二。”
“哦,还有谁能把子让给比下去?”刘备好奇道。
“嘿嘿,这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自然是主公您了。子让慧眼识才,可是主公慧眼识子让啊!”
众人都对着法正拱手,又连连称赞刘备。
简雍附和道,“孝直所言极是,主公以仁义聚天下英才,这是曹操孙权等人都学不到的本领。”
张谦看着情商都这么高的一众人,有些无语。
说好的能力强的都不会拍马屁呢?这诸葛亮情商高也就算了,你个恩怨分明的法正为啥也这么舔?
还好自己是靠本事吃饭,张谦最是看不起这种邀媚献宠的行为。
一抬头,张谦就对着刘备说道:“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输给主公,我是心服口服啊!”
刘备听不下去了,对着身边人说道:“近来巴地朐忍等县又送了橘子过来,大家都一起尝尝。”
片刻后,皇叔掰了两瓣橘子,说道:“当初子让两次试探于我,我却没有看穿,实在是惭愧。”
“主公虽未看穿,却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决定,说起来,还是我心中多疑,有些多此一举了。”张谦感叹道。
趁着这个工夫,张谦也思考好了先前的问题。
“主公,在下并没有什么独特的识人之明,在下一直认为,天下有才能之人犹如过江之鲫,所欠缺的不过是大展身手的机会,所以遇到合适的人才就给与足够的信任,而他们也不负期望,在做事之中能力就不断提升了。主公与我亦是如此,谦本凡夫俗子,不过有些口舌之能,可是主公委以重任,又不吝谆谆教诲,才有谦之今日。”
张谦十分谦虚的说道。
“子让谦虚了,子让的高瞻远瞩,临机应变,可不是区区‘信任’二字可以说尽的。”刘备表示道。
“主公说的对,若是子让自比凡夫俗子,那愚兄可真是无地自容了。”法正接着刘备的话说道,众人都很赞同,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太凡尔赛了。
“不过子让有一言,我觉得甚为有理,这能力是在做事中不断提升的。昔日高祖麾下三杰,除了留侯乃是公卿之后,酂侯萧何仅是小吏出身,韩信更只是淮阴匹夫,高祖用之,一举推翻秦王暴政,此何异于开天辟地之功?萧相国留下的律令,至今仍由不少还在沿用,其才天生如此乎,不过是日复一日,皆有所进罢了。”
许多道理只要被点破,很容易就可以理解,法正此时就差来一句“活到老,学到老”了。
刘备连连点头,说道:“我听子让先前有句诗,叫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来便是如此了。”
说到这,刘备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道:“不过,子让和孝直说的这更多是用人之法,至于这举(荐)人之法,又该如何呢?”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简雍则是提醒道:“刚才主公提起初见子让之事,我也听主公提起过子让曾说道‘科举’一事,这科举应该就是举人之法了吧?不知是如何个举法呢?”
张谦回应道:“主公,这所谓的举人之法,其核心不过是将人才分层,才高者重用,才低者浅用,才寡者勿用。”
众人点头,这就和九品中正制把人分成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一样。
“只是这人才分层该如何裁定,由谁举,由谁定?要让百姓心悦诚服,就必须做到公平公正,而要公平公正,莫过于考试,由上位之人拟定试题,可以是经史百家,可以是天文术数,亦可以是山川地理,更可以是农工巧技,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以分数分高下,则其优者予以任用。此可谓科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