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仲和思潜都是饱读诗书的人,两位对于荀子怎么看?”
“学博思深!”
“足冠群儒。”
张谦点点头,又问道:“荀子游玩秦国之时,秦昭襄王和相国范雎曾请教过荀子对秦国的感受,荀子是怎么回答的?”
“形胜、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听决百事不留。”
“没错,上下通明,一切井然有序,这样才能保证百姓的利益,而这也是上位者的仁义所在。”
“可是,先生,后来秦国一统天下,百姓反而过的更加水深火热,始皇帝一死,暴秦二世而亡,这又是为什么呢?”尹默再问道。
“同样是因为仁义,因为秦国所谓的一统六国,只是军事上的占有,六国百姓未曾感悟到秦国所带来的仁义,反而让他们过的更加水深火热。而秦灭六国,对于关中百姓来说,他们也未曾享受到其中的利益,反而因为南征百越,北筑长城开启了新一轮的折磨。”
张谦的话带给李撰和尹默一阵深思,而他自己也在思考中。
暴秦之所以二世而亡可不仅仅只是利益分配的问题,权力过于集中在皇帝一人而导致法制破坏才是其中的关键。
若不是始皇帝贪婪之心过重,哪怕六国皆反,秦国也可以退居关中等待新一轮的东出。
可是关中百姓没有得到战前允诺的好处,所以刘邦叩关之时,一向“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老秦人居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那按照先生的意思,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该如何办呢?”李撰问道。
“任何事情都应该结合实情来看,所以一时之间我也想不到好的办法,但归根结底是要让老百姓看到希望。”张谦心中倒是有不少想法,只是有的过于天马行空,有的更需要技术支持,现在流落山野民间,倒是没有一一说出来。
李撰没有因此看不起张谦,反而点头说道:“或许这就是圣人提出了仁义的观点,却没有给出实际措施的原因。”
“先生今日所谓‘百姓之利,即上位者之义’,让我与钦仲深有所悟,愿拜先生为师。”尹
默恭敬的执起了弟子礼。
李撰同样起身,恭敬一礼。
张谦也起身还了一礼,“我等探讨学问,互有所学,请不拘俗礼。”
“谢先生!”
这时,刘封也问道,“先生既言仁义,为何我父素来仁义,却兵败一方;曹操素来残暴,却占据北方呢?”
别看刘封孔武有力,实际上却也读书颇多。
张谦看向李撰和尹默,想看看他俩有何见解。
“这……”李撰回想着张谦刚才所说“百姓之利”的观点,“黄巾猖獗之时,百姓离乱,曹操行屯田之举,安抚百姓,这莫非也是仁义?”
“如此说来,这仁义并非绝对的,而是比较出来的?”尹默看向张谦,也说道。
张谦点点头,“曹操行屯田,于乱世之中确实是一仁义,其他诸侯虽有心效仿,可却始终没有曹操的力度,所以曹操虽然数次兵败,却能依靠不断吸引流民,最终一统北方。”
“难道我父亲的仁义还比不上曹操吗?”刘封难以置信的问道。
李撰和尹默也看着张谦,希望从他口中听出些什么?
“从目前来看,是的!”张谦肯定的回复。
刘封一惊,直接站了起来。
李撰和尹默也没想到,襄阳城中为刘备仗义执言的张谦居然公开承认“刘备的仁义不如曹操。”
张谦摆了摆手,示意刘封坐下。
刘封虽然不服气,可是想到刘备的教诲,还是坐下来,准备先听张谦说些什么。
“诸位觉得徐州陶谦,荆州刘表算的上仁义之人吗?”
“谦谦君子,宽刑爱士,自然称的上仁义之人。”李撰说道。
“可是他们都失败了!”张谦说道,在刘琮投降之后,刘表自然也算失败者,“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仁义只是士大夫之仁,他们的仁义也只是散播在士人君子当中,对于底层的百姓,他们并没有做到广施仁义。当初陶谦广称仁义,却是纵容手下的丹阳兵四处劫掠,徐州兵匪一窝,这样的徐州也怎么抵抗得了外来侵略呢?”
李撰和尹默都点点头,他们游学荆州,自然听过四方英杰的故事,这陶谦治理徐州之时,兵匪不分,像臧霸,张闿这种时而为兵,时而为匪的军阀的确比比皆是,陶谦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对于徐州百姓,陶谦真算不上仁义。
“可刘景升治理荆州多年,民生殷实,百姓安居乐业,难道还比不上曹操吗?”李撰再问道。
“刘景升之仁确实远大于陶谦,可他一样是士大夫之仁,他的仁义也仅仅停留在蒯蔡庞黄等世家大族身上。至于民生殷实,很大的原因是荆州地处南方,雨水充足,且地广人稀,所以粮食产量充足所致。他的这种仁义散播不到北方贫瘠战乱之地。”
“先生的意思是说,我父亲也是士大夫之仁?”刘封诘问道。
“不,主公还没到士大夫之仁这一步,他有的只是君子之仁。”
刘封听了很不服气,凭啥他父亲连陶谦刘表都不如。
“主公虽得徐州,却未及撒播仁义,不到一年时间便遭到曹操吕布的袭击,随后颠簸流离,后虽定居新野,可新野弹丸之地,又如何施展大仁大义呢?”
“那先生为何舍弃曹操而追随刘皇叔呢?”李撰问道。
“因为曹操的仁乃是霸者之仁,而我从主公身上,看到了王者之仁!”
“请先生赐教?”众人皆拱手表示。
“曹操所行仁义,非为百姓,而为屯田之利,一得流民,二得田税,如今北方屯田之民积劳日久,苦不堪言,时有反抗,曹操不思分利与民,而每每强力镇压之,故而我谓曹操之仁乃霸者之仁,非真仁也。”
“再请教,何为王者之仁?”
……
《张子语录·篇四十二·答李撰尹默所问》记载:昭武皇帝困于江夏之际,撰、默二贤随张子求救于川。
时有难民西逃,众皆畏之,唯张子不惧,言:“吾爱百姓,百姓皆吾护卫也,有何惧之?”
后撰、默请教仁义之道。
张子云:“仁有大仁,有小仁;有王者之仁,霸者之仁。”
时人不解,张子教之曰:“小仁者仁于亲近之仁,所惠者不过十指之数;大仁者仁于天下百姓,凡日月所照,皆得其惠。”
时人再问,张子曰:“霸者之仁,唯见其利;唯王者之仁,发乎于心,行之以德,止之以法。百姓未见王者之面而如沐雨露,未闻王者之音而承其教化,未临王者斧钺而规行矩止。”
时人又问:“何者为优?”
“刚不可持,霸不可久。唯王者之仁,乃堂皇大道,可王天下!”
众人遂拜,皆以弟子之礼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