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当藩王三年,吓坏李世民 > 第11章 李恪早朝答辩,震惊魏怼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章 李恪早朝答辩,震惊魏怼怼!

只见李恪左脚往前一跨,仰头挺胸。

只听!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李恪那清新明亮的声音响彻在国子监内。

也不知道多时,他已经一个字不漏的背下了论语。

接着就是《中庸》、《大学》。

这还好些,整个国子监能够全部背下的人还是有的。

不过也只是一只手能数过来而已。

孔颖达脸上从不信,到震惊,再到欣慰。

此刻他才想起李二说过的那句话。

“恪儿还年幼,但他身上有非常多的闪光点,日后你就明白朕的良苦用心了。”

正当孔颖达还沉浸在欣慰中的时候。

李恪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攻伐。

他开始对《资治通鉴》下手了。

有着系统作弊器的加持。

他想背啥书还不是信手拈来。

只要是在历史长河中存在的书籍他都能查阅到。

此刻他双眼闭着,你以为他是在装逼吗?

非也!

他意念沟通系统空间世界。

只见意念空间内如同一个满天星斗的宇宙。

一本本古籍在眼前飞快的穿梭。

此刻系统正在把《资治通鉴》往他的意识海中传输。

当李恪念了一段《资治通鉴》的内容后。

别人还好,孔颖达以及一些老学究却坐不住了。

他们听的是一篇活了这么大从来没听过的文章。

正当他们听的入神的时候。

“哎呀!抱歉,一时太过专注,背错了,背错了!”

“哈哈,抱歉了各位!”

李恪边说着边向着周围作揖。

【来自孔颖达的怨气值+99】

【来自房遗玉的怨气值+69】

【来自崔神基的怨气值+99】

【来自......】

“什么情况?都说背错了,怎么还怪起本殿下了!”

“三殿下,不知道刚才你朗诵的那篇文章出自何处啊?”

孔颖达这时候也不再端着了。

他朝着李恪拱了拱手,态度很是谦和。

“这,这个嘛!是本殿下一时兴起自己胡诌的。”

“众位千万别放在心上哈,啊哈哈哈......”

李恪往后退了一步,他挠了挠头,脸上一连的囧色。

他用力拨开人群飞也似的跑开了。

不是他怂了。

而是他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过多。

万一让李二知道了。

让他抄写下来,那《资治通鉴》可是三百多万字呢!

有那功夫,三本百万字的爽文小说也整出来了。

第二天,孔颖达和李恪在国子监对战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朝堂。

孔颖达在奏折中大概了写了这件事的经过。

特别的是,他提到了李恪肆意纂改《论语》一事。

事后,李二专门召见了孔颖达问清了事情的大概。

让李二不解的是李恪改的两句为何觉得有些通顺呢?

“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

越是琢磨起来,越觉得很有味道。

当然,孔颖达也提到了李恪的闪光点,他有超强的记忆力,还有知识储备也很丰富。

特别点出了李恪最后背的《资治通鉴》上的一段。

他觉得李恪后面肯定还有不少存货,希望李二能让李恪抽空默出来。

李二很满意孔颖达那满意的眼神。

还记得李恪刚到国子监就开始圈地挖呀挖吗?

那边的工程进展迅速。

李二本想这个家伙挖差不多就收手了。

然后,让人把那片空洞给填平了。

可是没想到,李恪却要求在那边弄个什么游泳场。

这可怎么得了。

国子监那帮老夫子肯定不会同意的。

到时候,他们天天没事跑来找自己麻烦。

所以,李二就一个字,拖!

现在好了,孔颖达来求他,也就是间接地求李恪。

那这件事情就好办多了。

李二觉得让李恪参加明日的早朝。

他要让全场的文武百官做个见证。

到时候,国子监那边再找啥理由,也得掂量掂量。

次日。

显德殿。

今儿个,李恪特意被交代,必须着装正装。

因为是第一次上早朝,不能和平日里那般。

在杨氏的再三要求下,李恪只能勉为其难的穿上了一身皇子装。

“恪儿,你在国子监和夫子比试的事情朕已经知晓了。”

“朕不得不佩服你的智慧。”

“听说你私自纂改了《论语》中的内容。”

“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

“你来和诸位大臣们解释解释这其中的含义吧!”

“父皇,这不太好吧!”

“没事,朕让你说,说的不好也没关系!诸位爱卿认为呢?”

“陛下圣明!”

“那是您让我说的哈,那我可就说了哈!”

“咳咳!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听起来似乎这转折太快了,有点搞笑。”

李恪整了整衣领,已显示他要开始了。

“但是,大家是不是快忘记了,颉利老儿带领20万突厥大军直逼长安的事情了?”

“三皇子殿下,这件事,我程咬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对,这事怎么会忘,真希望能早点去北方把他们给灭国了!”

大老黑尉迟恭和程咬金一唱一和的。

“两位国公大大说的甚是!放心颉利老儿蹦跶不了多久,突厥也会很快被我们大唐灭掉!”

“哈哈哈,三皇子殿下说的对,说的妙啊!”

“咳咳!”

坐在龙椅上的李二重重地咳嗽了两声。

顿时场下安静了下来。

“父皇,儿臣要说的就是这个,颉利若是只带几名随从来我们大唐,我们扫榻相迎。因为我们大唐人的胸襟比天还大!”

“他若是带着大军来攻打我们,那不管你从多远来,都把你们给消灭了!”

“好!”

“好!”

“说的好!”

待李恪话毕,属于武将序列立马叫好一片。

文官一边,长孙无忌显得无动于衷,而房玄龄却是对李恪频频点头。

就连魏怼怼,魏征此刻的脸上也显示出震惊的神色。

排在文官后排的孔颖达眉头时而松开,时而紧皱。

似乎他已经接受了李恪的说法。

但似乎又有什么规矩让他不得不认为李恪是错的。

“嗯!朕觉得你说很不错!还有另外一句呢?”

“父皇,那日儿臣说的第二句后面还有一部分没说!”

李恪看着龙椅上的李二,突然嘴角上挑,似乎又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