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凯峰故作不解地说道:“大家现在是一家人,公社这边有什么困难,但说无妨,只要我能帮忙,绝对没有二话。

闻言,李朝阳若有所思地看向办公室门口。

公社也想要几辆农用三轮车。

大概看明白李朝阳的想法,林凯峰说道:“李主任,公社是不是也在搞副业生产呀,需要农用三轮车帮助建设?

见林凯峰将话题说开,李朝阳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林凯峰同志,你曾在下面当过几年的插队知青,对咱们当地自然环境应该不算陌生。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但生产队要搞副业,我们这些公社领导,也要想办法开展公社的集体副业。

“我提议利用当地的竹子资源,找几名老手艺人,带领一些心灵手巧的年轻人开展竹编生产。

担心林凯峰不明白,李朝阳索性将林凯峰带离办公室。

来到距离公社办公区,大约两公里外的一个地方。

从外边看,这里像是一栋民房。

进去才发现,这里不是民房,而是一家工厂。

里边还有一个门,挂着一块牌子。

上面写着爱民公社竹编工艺社几个字。

“老王头,你出来一下。”

推门进去,李朝阳冲一名低头干活的老人喊了一声。

老人差不多六十多岁,胡子头发白了一大把。

立刻放弃手里的活,走到门口满脸堆笑地向李朝阳问好。

“李主任,您有什么吩咐?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机械公司的领导,林凯峰同志。

“他跟我一块过来视察工作,工艺社有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好东西,给林凯峰同志瞧一瞧。

老王头恍然大悟。

所谓的瞧一瞧,无非是从各种竹编工艺品中,找出一两件品质较好的工艺品,当成礼物送给领导。

很快,一件工艺品出现在林凯峰手里。

林凯峰露出惊愕表情。

与其说是工艺品,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面前的竹编工艺画拿在手里,轻薄如纸。

宽度五十公分,长度大概有一米。

用竹丝编织成了八仙过海图。

老王头在旁介绍道:“报告领导,这幅八仙过海图,是我带领几名徒弟,用三个月的时间编好的。”

“上面的每一根竹丝都经过防腐,防霉处理,还要进行高温蒸煮,晒干以后,才能进行编织。”

“您放在家里几十年,工艺画都不会出现变质开裂的情况,更不会招虫子。”

林凯峰对手里的八仙过海图赞不绝口,转头说道:“真没有想到咱们公社,竟然有这么多的能工巧匠。”

“这幅八仙过海图拿到广交会,起码能卖到五千块。”

此话一出,李朝阳表情变得古怪。

竹编工业社里有大量精巧的竹编工艺品。

市商业部门的收购价,从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

像这样的八仙过海竹编工艺画,这里还有十几幅。

收购价只有六十块。

六十块对奋斗公社的社员来说,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

壮劳力一年到头,获得的工分兑换成钱,也不过才五六十块钱。

花三个月的时间编织成工艺画,能换到六十块钱,而且风吹不着,日晒不着。

妥妥的神仙工作。

没想到这张画拿到广交会,竟然变卖到五千元。

随即,林凯峰将手中的八仙过海图交给李朝阳代为保管。

走进里边,详细观察着大家的工作环境。

屋内面积大约有一百多平米,随处可见用竹子编成的箩筐。

里面放着大量的细竹丝。

一共有五十多名编织工。

“李主任,公社向我们公司购买农用三轮车,是为了将这些竹编工艺品,运送到市里收购部门吧?”

发现工作间后面还有一个门,林凯峰随手将门推开。

原来是个后院。

后院堆着各种成品竹编工艺品。

都是些竹子编成的椅子,茶几,沙发等大型工艺品。

李朝阳苦笑道:“工艺社的各种工艺品,主要卖给市里的商业收购部门,他们不负责下来收购,只能由我们想办法送过去。”

“拿着这么多大型竹编工艺品挤长途车,车上售票员就算答应上车,也会多收一份票钱。”

“这还算是好的,有时候人家连停车都不停。”

“没办法,大家只能靠最原始的方式,肩扛手挑人力搬运到市里。”

“公社到市里,一来一回起码要两天一夜。”

为了尽快挪动自己的位置,李朝阳是真心想做一些成绩的。

毕竟,只有做了成绩,才能被上级重视。

竹编工艺社就是在他的主导下开设的。

不要以为只有南方地区大量生长竹子。

东北地区也有着一片片竹林。

建国之前,当地不少老百姓靠着这门手艺换取吃穿。

60年代,各种私人商业活动通通被禁止。

谁敢靠编制工艺品换钱,谁就是留尾巴。

是要受到批判的。

这两年,风向有所好转。

李朝阳力排众议,硬着头皮搞起来工艺社。

没承想,效果还挺好。

不过相关问题也来了。

竹编工艺品不仅有小件,更有林凯峰看到的大件。

怎么送到市里,成为首要难题。

靠着肩挑手拿,路程就要两天一夜,还没算路上的吃喝。

乡亲们没有多余的钱住店。

天黑只能睡在荒郊野岭。

每次出去送货,总要有几个人生病回来。

受限于交通运输,工艺社的收益只能维持温饱。

李朝阳想要扩大规模,手里又没有钱。

一旦有了农用三轮车,再大的东西都能装下。

持续不断地送到市里,拿到商业部门给的钱,就能扩大竹编工艺社规模。

对现在的老百姓来说,竹子编成的各种生活用品和家具摆设,才是他们需要的。

像刚才给林凯峰的竹编工艺画和其他小巧的竹编工艺品。

只有部分领导干部,知识分子才会买。

也是因此。

工艺社的主要产品方向,一直放在竹床,竹沙发,竹茶几等大型家具摆设上面。

“竹编……竹子……”

林凯峰走到院里的沙发坐下。

李朝阳跟着一块走进去,小心的说道:“林凯峰同志,你看公社这边,能不能赊几辆农用三轮车?”

林凯峰抬手,示意李朝阳先不要说话。